当前位置:幼儿吧小学教育网小学数学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两位数加法(第三课时)》教学设计—冀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正文

《两位数加法(第三课时)》教学设计—冀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04-02 00:23:45]   来源:http://www.youer8.com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阅读:8891

概要: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2、13页。教学目标:(1)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经历自主进行估计简单加法结果的过程,感知估计的方法,培养估算的意识,初步体验估算在生活中和计算中的应用。(2) 2、能比较熟练的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能发现加法计算钟的错误,并及时改正。a) 3、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增强自觉进行环保的意识。同时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b) 教学设计c) 设计意图d) 备课随笔一、 1、谈话导入教师介绍知识窗“电池的危害”引出组织回收旧电池的活动,进行环保教育。 2、出示本校一二年级学生回收旧电池的情况统计。 二、 自主探究反馈交流1、 尝试估计25+48的结果 2、 更准确的估计25+48的结果 3、 准确的计算出25+48的结果 4、 引导归纳教师小结。 二、综合练习巩固深化1、完成13页练一练第1题。 2、完成13页练一练第2题。 3、完成

《两位数加法(第三课时)》教学设计—冀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标签: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学设计,http://www.youer8.com

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2、13页。

教学目标:

(1)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经历自主进行估计简单加法结果的过程,感知估计的方法,培养估算的意识,初步体验估算在生活中和计算中的应用。

(2)        2、能比较熟练的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能发现加法计算钟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a)    3、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增强自觉进行环保的意识。同时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

b)    教学设计

c)    设计意图

d)    备课随笔

一、            1、谈话导入

教师介绍知识窗“电池的危害”引出组织回收旧电池的活动,进行环保教育。

 

 

 

 

 

 

 

 

 

 

 

 

 

 

 

 

 

 

 

 

 

2、出示本校一二年级学生回收旧电池的情况统计。

 

 

 

 

二、   自主探究反馈交流

1、 尝试估计25+48的结果

 

 

 

 

 

2、 更准确的估计25+48的结果

 

 

 

 

 

3、 准确的计算出25+48的结果

 

 

 

 

 

 

 

4、 引导归纳教师小结。

 

 

 

 

二、综合练习巩固深化

1、完成13页练一练第1题。

 

 

 

2、完成13页练一练第2题。

 

 

 

 

 

 

 

3、完成13页练一练第3题。

通过了解电池的危害,促使学生采取各种措施进行废旧电池的回收来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

 

 

 

 

 

 

 

 

 

 

 

 

 

 

 

 

 

 

 

 

让学生看清楚统计表,理解合计的含义并且列出算式。培养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让每一个学生经历简单加法估计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

 

 

让学生体会和理解更加准确估计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体验算法多样化 。

 

 

 

 

帮助学生了解估计的作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并在实践中应用。

 

 

进一步了解学生估算时是怎样想的,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估算的方法。

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用竖式计算应该注意的问题。通过多种形式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游戏的形式,学生喜欢,引导学生看懂要求,分析信息,进一步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价值。

教师谈话:(出示一节电池)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电池)

你们知道电池有什么用吗?学生可能说出:

手电筒里放上电池能够照亮。收音机里放上电池能够收音……

教师:的确,电池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给人们带来很大的方便,用途很多。但是,你们知道用完后的电池都有哪些危害吗?学生可能回答:如污染环境等。

教师具体介绍1节电池的危害程度。(知识窗的内容)

教师:废旧电池能够给我们的环境带来这样大的危害,所以我们不能随便乱仍旧电池,要把它收集起来集中处理来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

我们学校就开展了这样的回收旧电池的活动。下面就是一二年级同学们回收旧电池的统计情况。

教师:通过看这个统计情况你都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得出:一年级回收了25节,二年级回收了48节,合计就是求两个年级共回收多少节电池?列出算式是25+48

教师:两个年级大约回收了多少节电池?请大家先估计一下。引导学生估计后汇报交流(说出自己估计的方法)。可能得出:大约60多节;大约70多节或不足80节等……

教师:大家估计后得出了这些结果,哪一个结果更准确一些?说一说理由。

引导学生说出:20加40等于60,5加8超过10(不足20),所以有70多节(不足80节)

究竟有多少节,我们大家来算一算。先独立计算,然后汇报交流。说出各自算法。可能出现这些算法:

48+20=68  68+5=73

40+20=60 8+5=13 60+13=73

25+40=65   65+8=73

   5

    41  

(1)              3

教师:经过我们刚才的估计和计算,我们知道了一二年级共回收了73节电池。估计70多节更准确。也就是说如果能够准确的估计,能够帮助我们判断计算是否正确。

下面我们就利用这样的方法进行练习,看谁估计的更准确,然后在计算出来。(以小组为单位估计、交流、计算)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教师出示第2题几幅图片:同学们这几个小动物都生病了,你能够来当小医生,看看它们都得了什么病,帮它们治好病吗?

(可以逐个出示判断,也可以一起出示给学生,让学生判断后先在小组内交流在集中汇报。)

教师出示第3题图,找几名同学当青蛙(小蝌蚪的妈妈),其他同学当小蝌蚪(每个妈妈身上有一个数字,小蝌蚪身上有一些对应数字的算式)来左右自小蝌蚪找妈妈。


Tag: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小学数学 -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上一篇:《两位数加法(第四课时实践应用)》教学设计—冀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两位数加法(第三课时)》教学设计—冀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