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幼儿吧小学教育网小学语文小学六年级语文六年级语文课程同步15. 山居秋暝导学案» 正文

15. 山居秋暝导学案

[10-19 15:54:19]   来源:http://www.youer8.com  六年级语文课程同步   阅读:8684

概要:【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王维,体会王维诗歌的特点。能力目标:抓住意象,品味意境,培养学生鉴赏唐宋诗词的能力。情感目标: 体会诗人寄情山水的感情和追求高洁的人格志向。【学习重点】1、理解并背诵诗歌;2、明确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步骤。学习难点:1、抓住意象,品味意境,理解诗情;2、培养学生鉴赏唐宋诗词的能力。学习过程:一、导入(多媒体展示山水图)如果在这样一个山美水美的地方修建一栋别墅让你居住,你愿意吗?(同学自由发言)在唐代,也有这样的一个人像我们一样希望居住在这样的地方,他就是我国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代表——王维,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他笔下那美丽的天地。二、介绍诗人王维(701~761),字摩诘,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与孟浩然并称“王孟”,有“诗佛”之称。(见多媒体)三、分析诗歌(一)1、提问:大家认为,解读一首诗歌应该从何着手?(同学畅谈)教师明确:第一步:解读诗歌的题目能从题目中获取的信息:了解题材,揣摩情感;点明时间、地点;点明主旨、目的;点明环境、背景、主要事件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别诗:一

15. 山居秋暝导学案,标签:六年级语文课程同步学习,http://www.youer8.com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王维,体会王维诗歌的特点。

  能力目标:抓住意象,品味意境,培养学生鉴赏唐宋诗词的能力。

  情感目标: 体会诗人寄情山水的感情和追求高洁的人格志向。

  【学习重点】

  1、理解并背诵诗歌;

  2、明确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步骤。

  学习难点:

  1、抓住意象,品味意境,理解诗情;

  2、培养学生鉴赏唐宋诗词的能力。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展示山水图)如果在这样一个山美水美的地方修建一栋别墅让你居住,你愿意吗?(同学自由发言)在唐代,也有这样的一个人像我们一样希望居住在这样的地方,他就是我国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代表——王维,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他笔下那美丽的天地。

  二、介绍诗人

  王维(701~761),字摩诘,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与孟浩然并称“王孟”,有“诗佛”之称。(见多媒体)

  三、分析诗歌

  (一)1、提问:大家认为,解读一首诗歌应该从何着手?(同学畅谈)

  教师明确:第一步:解读诗歌的题目


  能从题目中获取的信息:了解题材,揣摩情感;点明时间、地点;点明主旨、目的;点明环境、背景、主要事件

  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别诗: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

  《征人怨》(边塞诗:是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

  唐代边塞诗:这一时期的边塞诗主张以诗歌来反映边塞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表现从军边塞、杀敌报国的意志;讴歌边塞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抒发御敌建功的愿望和安边定远的思想;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代表诗人有:王昌龄、高适、岑参等。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等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宋代的边塞诗:更多地表现出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如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咏史怀古诗:咏史怀古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或喟叹朝代兴亡变化,或感慨岁月瞬息变幻,或讽刺当政者荒yin无耻,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怀古伤今的忧患意识)

  2、那从《山居秋暝》我们能获取哪些信息?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补充:题材:山水田园诗;时间:秋天的傍晚;地点:深山;情感(主旨):表现诗人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对现实的不满、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闲适淡泊、悠然自得的心境

  (二)第二步:寻找意象

  “一切景语皆情语”

  勾画意象(景、物)

  本文意象:山、雨、月、泉、竹、莲

  (三)第三步:捕捉情语

  (提示:尽可能寻找用来修饰意象的词语,当然,非常明显的表达情感的词语是绝对不能放过的)

  空、新、明、清

  随意:任凭(体现作者对山林生活深深地喜爱之情)

  (四)第四步:品味意境(学生分析)

  展现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

  四、总结全诗的情感:

  全诗通过对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五、归纳分析诗歌的方法和步骤

  第一步:解读诗歌的题目

  第二步:寻找意象

  第三步:捕捉情语

  第四步:品味意境

  六、课堂练习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提问:这首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这首诗通过旅夜所见星变、月涌的壮阔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自己生不逢时、漂泊无定、报国无门的感情。)


Tag:六年级语文课程同步六年级语文课程同步学习小学语文 - 小学六年级语文 - 六年级语文课程同步

上一篇:14. 黄鹤楼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