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幼儿吧小学教育网小学语文小学六年级语文六年级语文课程同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六)» 正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六)

[01-22 00:33:46]   来源:http://www.youer8.com  六年级语文课程同步   阅读:8981

概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学情分析】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理解,分析人物的形象应该可以在合作中完成。对于文字间隐含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束缚教师要进行点拨。【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运用对比突出文章中心的写法。2.研究品味,抓住文中语言分析评价人物。3.了解旧式教育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闭性和落后性,感悟鲁迅先生希望儿童健康成长的情怀。【重点】学习本文运用对比突出文章中心的写法。【难点】感悟鲁迅先生希望儿童健康成长的情怀。【学习过程】一、课前学习1、三味书屋中的布局是怎样的?­­­­­­­­­­­­­­­­­­­­­­­­­­­­­­­­­­­­­­­­­­­­­­­&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六),标签:六年级语文课程同步学习,http://www.youer8.com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

  【学情分析】

  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理解,分析人物的形象应该可以在合作中完成。对于文字间隐含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束缚教师要进行点拨。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运用对比突出文章中心的写法。

  2.研究品味,抓住文中语言分析评价人物。

  3.了解旧式教育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闭性和落后性,感悟鲁迅先生希望儿童健康成长的情怀。

  【重点】学习本文运用对比突出文章中心的写法。

  【难点】感悟鲁迅先生希望儿童健康成长的情怀。

  【学习过程】

  一、课前学习

  1、三味书屋中的布局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如何评价自己的老师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味书屋中有乐趣吗?具体是怎样的乐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堂导学(六步导学):

  1.“自主学习”,成果展示:

  2.情景预设,导入课题

  百草园给作者带来无穷无尽的乐趣,在他不明原因的情况下,作者依依不舍的来到的三味书屋,这里的生活怎样呢?今天我们就来真切的感受一下。

  3.自主学习:

  分析第二部分: 三味书屋的生活。

  (1)默读12—24节,归纳:课文写了有关“我”读书生活的哪些事?

  明确:读书生活片段一: 读书生活片段二:

  读书生活片段三: 读书生活片段四:

  (2)结合重点语句,圈划出重点词语,概括三味书屋的生活。

  (3)分析对先生外貌的描写 :我对先生的印象怎样?字里行间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4.小组交流,教师点拨:小组交流讨论自主学习内容,重点对第二个问题予以讲解。

  5.基础训练,知识运用 人物形象分析 寿镜吾先生是一位怎样的人?

  文章中对老师采用概括介绍和重点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让我们比较全面的认识了寿镜吾老先生,请你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用自己具备的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对这个人物进行分析。

  6.课堂提升,合作讨论

  文章采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主题?(学生思考讨论,提示:将百草园中的生活与三味书屋中的生活情形进行对比)

  三、课堂检测: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脑髓(   ) 收敛(   ) 倜傥(   ) 宿儒(   ) 蝉蜕(   )

  2、对下列语句(加点词语),你是怎么理解的。

  (1)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

  (2)“仁园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和“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这两句话为什么前一句没有标点,后一句有标点。

  3、阅读P46第一节,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结构上看,本段文字在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全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和木莲们!”这个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4)选文中三个“也许是……”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ag:六年级语文课程同步六年级语文课程同步学习小学语文 - 小学六年级语文 - 六年级语文课程同步

上一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及练习答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