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7詹天佑导学案(沪教版)【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7段。2理解课文4~7段,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精神和创新精神。3学生收集资料,加深对詹天佑及京张铁路的理解。【学习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走出家门,放眼了望世界,湍流上架桥,险山中凿路,地底下通车,在如今已不是什么稀罕事,而在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哪怕是造一条普通的铁路都被外国人垄断着,更何况要在险峻的山势间造一条铁路。(学生齐读)“当时,清朝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想进一步控制我国北部。”他们讥笑中国人(学生齐读)“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但是却有这样一个人,让中国人骄傲,让外国人折腰,他就是詹天佑。2板书课题:詹天佑(学生齐读)3通过预习,请同学们交流詹天佑的生平事迹和京张铁路的简况。4不论历史的车轮走多远,这个名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牢牢记住。再响亮地读课题一遍。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通读课文,读准字音。2思考:课文哪几个语段是具体写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3交流。三精读课文4
7詹天佑导学案(沪教版),标签:六年级语文课程同步学习,http://www.youer8.com7詹天佑导学案(沪教版)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7段。
2理解课文4~7段,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精神和创新精神。
3学生收集资料,加深对詹天佑及京张铁路的理解。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走出家门,放眼了望世界,湍流上架桥,险山中凿路,地底下通车,在如今已不是什么稀罕事,而在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哪怕是造一条普通的铁路都被外国人垄断着,更何况要在险峻的山势间造一条铁路。(学生齐读)“当时,清朝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想进一步控制我国北部。”他们讥笑中国人(学生齐读)“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但是却有这样一个人,让中国人骄傲,让外国人折腰,他就是詹天佑。
2板书课题:詹天佑(学生齐读)
3通过预习,请同学们交流詹天佑的生平事迹和京张铁路的简况。
4不论历史的车轮走多远,这个名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牢牢记住。再响亮地读课题一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读课文,读准字音。
2思考:课文哪几个语段是具体写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
3交流。
三精读课文4、5、6小节。
1出示学习策略单,四人小组学习。
(1)质疑问难,理解文章重点。
(2)通过朗读,体会人物品质。
(3)动手演示,化解文章难点。
2交流学习第四小节。
(1)用曲线划出詹天佑具体做的语句。
(2)出示詹天佑做的句子。
①指名读,思考:这句话中哪些词语是令你最感动的?(抓住“狂风怒号、坠入深谷、始终……)
②男生读,思考:你们眼前浮现了怎样的景象?
③说话练习,我看到了,我感到。
④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内容。
(3)詹天佑说的和做的一个样,他也有信心完成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教师引读第四小节。
3交流学习第5、6小节。
(1)詹天佑在修筑铁路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
(2)指名答,小黑板出示:
①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
②八达岭隧道长1100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3倍长。?
③铁路经过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
(3)如果你是工程师詹天佑看到这些困难你会怎么想?写一写。
(4)交流,(参考)怎样才能把这么厚的岩层凿穿呢?
如此长的隧道怎样才能够尽快凿开呢?
火车怎样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
(5)再读文章5、6小节,思考:詹天佑怎么做?
(6)交流,(可以读一读,也可以通过动手演示来理解)
四总结升华。
1从詹天佑的言行中你领略到什么?
指名答,师帮助总结板书:满腔的爱国情怀
超群的智慧
大胆的创造
2总结:正是由于詹天佑有着满腔的爱国情怀,超群的智慧和大胆的创造,使这条铁路(引读第7小节1、2两句)
3如今到八达岭,过青龙桥车站,看到詹天佑的铜像和京张铁路这伟大的工程,都会惊叹不已,我想学完课文每个同学都会从内心深出发出感慨,请写下你的内心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