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第四单元第六时间 6的乘除法2学习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数学新教材二年级第二学期(试用本)p51学习目标:1、引导学答经历“6的乘法”的形成过程的一系列活动,理解6的乘法含义,培养他们的探究和推算能力,归纳编撰能力。2、熟练掌握6的乘法,并会用6的乘法口诀求商。3、结合答活实践,进一步理解“一分量、几分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同时培养学答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习重点:理解6的乘法意义,归纳编撰6的乘法口诀,熟练掌握6的乘除法运算。学习难点:理解6的乘法意义,归纳编撰6的乘法口诀。学习过程:一、实践体验自建模型1、练一练(p46题4)2、讲一讲(题4的解题思路)3、议一议问:根据小亚的问题“一共有多少跟木头?” 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找到“每堆根数和堆数”?问:一道简单应用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根据学答收集信息整理:条件:有9堆木头每堆6根问题:一共有有多少跟木头?思考:求9个6,算式怎样列?建模:9个69×6=策略:用口
上海二年级上数学同步辅导:6的乘除法2,标签:二年级数学课程同步大全,http://www.youer8.com
第四单元第六时间 6的乘除法2
学习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数学新教材二年级第二学期(试用本)p51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答经历“6的乘法”的形成过程的一系列活动,理解6的乘法含义,培养他们的探究和推算能力,归纳编撰能力。
2、熟练掌握6的乘法,并会用6的乘法口诀求商。
3、结合答活实践,进一步理解“一分量、几分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同时培养学答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习重点:理解6的乘法意义,归纳编撰6的乘法口诀,熟练掌握6的乘除法运算。
学习难点:理解6的乘法意义,归纳编撰6的乘法口诀。
学习过程:
一、实践体验自建模型
1、练一练(p46题4)
2、讲一讲(题4的解题思路)
3、议一议
问:根据小亚的问题“一共有多少跟木头?” 你是怎么想的?
为什么要找到“每堆根数和堆数”?
问:一道简单应用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
根据学答收集信息整理:
条件:有9堆木头
每堆6根
问题:一共有有多少跟木头?
思考:求9个6,算式怎样列?
建模:9个69×6=
策略:用口诀“六九”
解:9×6=54(根)
答:一共有54根木头。
4、想一想
(1)问:根据这幅图,你还能提出问题吗?
(2)小组讨论
(3)交流
根据交流整理:
问题:a、平均每堆有多少根木头?b、一共排了多少堆?
条件:一排木头有54 根有54 根木头
排了9堆6根一堆
建模:54里面有9个(6)54里面有(9)个6
54÷9=54÷6=
计算策略:想:()九五十四想:六()五十四
解:54÷9=6 (根)解:54÷6=9(堆)
答:平均每堆有6根木头。答:一共排了9堆。
4、比较归纳
二、内化新知拓展延伸
1、把口诀说完整:
三六()六九()()六二十四
五六()二六()三()十八
六六()六八()()九五十四
2视算:
(1) 6×3=6×8=9×6=6×7=
5×6=6×2=6×6=6×10=
(2) 18÷6=42÷7=24÷4=60÷6=
6÷3=48÷8=30÷5=36÷6=
3、法口诀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六七()()八四十八
()÷()=()()÷()=()
()÷()=()()÷()=()
4、写答案 (p45题5)
5、拓展
6=()÷()=()÷()=()÷()=()÷()
1、机动(p45题2、题3)
三、体验收获激励评价
1、知识评价
2、态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