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方案(2) 教师在黑板上贴出9个黑点子,再贴出5个黑点子。问:一共有多少个点子?怎样计算?让学生说出算式。 9 + 5 = ( )个 让学生动手把1个白点子移到黑点子中去,并把它圈起来,这样就凑成了10个,5个白点子还有4个。10个加4个就是14个。 同样的方法学习青蛙图和相应的算式。 通过学习操作,进一步熟悉“凑十”的过程。 2、第2题。 数学游戏 分小组练习,4---6人一组,做说加法算式的游戏,对20以内进位加法进行巩固练习。 教师应先说明活动的要求和规则:说得数11的算式,就要把得数是11的算式全部找出来;说9加几的算式,就要把9加几的算式全找出来。还可以补充说得数是12、13、14、15等的算式;除了说9加几的算式,还可以说8加几、7加几等的算式。该游戏应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活动中注意引导学生尽量有条理、按次序地说算式。 3、第3题。 通过找朋友连线,巩固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教师要先让学生明白小袋鼠和小猫为什么连起来了,知道得数相同的是朋友。 将这一道题制作成算式卡片,在同学之间进行类似的找朋友游戏,让学生练得生动有趣。 4、第4题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一册备课,标签: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学设计,http://www.youer8.com
方案(2)
教师在黑板上贴出9个黑点子,再贴出5个黑点子。问:一共有多少个点子?怎样计算?让学生说出算式。
9 + 5 = ( )个
让学生动手把1个白点子移到黑点子中去,并把它圈起来,这样就凑成了10个,5个白点子还有4个。10个加4个就是14个。
同样的方法学习青蛙图和相应的算式。
通过学习操作,进一步熟悉“凑十”的过程。
2、第2题。
数学游戏
分小组练习,4---6人一组,做说加法算式的游戏,对20以内进位加法进行巩固练习。
教师应先说明活动的要求和规则:说得数11的算式,就要把得数是11的算式全部找出来;说9加几的算式,就要把9加几的算式全找出来。还可以补充说得数是12、13、14、15等的算式;除了说9加几的算式,还可以说8加几、7加几等的算式。该游戏应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活动中注意引导学生尽量有条理、按次序地说算式。
3、第3题。
通过找朋友连线,巩固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教师要先让学生明白小袋鼠和小猫为什么连起来了,知道得数相同的是朋友。
将这一道题制作成算式卡片,在同学之间进行类似的找朋友游戏,让学生练得生动有趣。
4、第4题。
方案(1)
第4题是练习进位加法的口算题。算式是按9加几、8加几、7加几、6加几的次序排列的。教师可先让学生进行口算,填写得数,在订正结果之后,让学生观察、比较算式,初步体会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变化,和也随着变化的关系。不要求学生说清楚规律,只要能有体验就可以了。
方案(2)
将口算题制成卡片,开火车形式,让学生进行口算练习。练习时,教师可补充小数加大数的算式。
5、第5题。
方案(1)
同学们做得非常好,表现得都很棒。现在我们轻松一下。教师出示“小白兔拔萝卜”的挂图,让学生看图编数学故事,解决数学故事中出现的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学生可能会列出不同的算式,如:7 + 4 =11 、8 +5 = 13,这时可让学生说出列算式的理由,只要有充分的理由,就是正确的。
方案(2)
给学生创设“拔河比赛”情境,每边都有啦啦队。让学生通过活动自己找出身边的数学问题并解决。
6、 第6题。
出示小朋友在游乐场里游玩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图中的数学信息。可先解决“一共有多个学生”的问题,由此进一步激发兴趣,启发学生提出“一共有多少棵树?”,“一共有多少棵花?”——引导学生讨论解答,逐步培养自觉提问题,独立解答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自己做了哪些游戏,看到了哪些画面,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你们玩得高兴吗?
教学反思:
教后记: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加强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掌握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口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能利用所学知识,在教师指导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一年级数学76—81页内容备课
第一课时 领饮料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运动会插图,使学生得到很多信息,提出数学问题,通过列式计算,进一步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计算,使学生知道在加法运算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3、能利用所学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谁参加过运动会?在运动会上热不热?渴不渴?热了渴了都喝什么?能喝多少?好,今天我们学习《领饮料》这一课。板书课题:领饮料
二、创设情境,引导观察。
出示“领饮料”课件,引导学生观察。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画面上画的是什么地方?都有谁?有几组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
先同桌交流,再指名回答。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说说每个组都领的什么饮料,各是多少?
指名学生回答。一组要8瓶矿泉水,7瓶可乐;二组要3瓶雪碧,4瓶可乐;三组要9瓶雪碧,5瓶矿泉水。
三、提出问题,自主探索。
1、观察图形,根据插图提供的数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如“一组一共要多少瓶饮料?”
小组讨论。
2、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二组一共要多少瓶饮料 ?三组一共要多少瓶饮料 ?三个组一共要多少瓶饮料 ?一组和二组一共要多少瓶饮料 ?一组和二组一共要多少瓶可乐 ?............)
学生提出问题的同时,引导学生列出算式,教师板书算式。
对提出较多问题的同学要及时进行表扬。
根据学生列出的算式指名学生说说计算方法。(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小结:同学们真聪明,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列出了这么多的算式。谁还有问题把它放在问题口袋中,以后我们再讨论。
四、自主练习
活动一:
做77页的第一题:
分组写算式:北边的学生写7加几的算式,南边同学写4加几的算式,看谁写得又对又快。
写完后指名学生作业进行展示,全班同学交流。
活动二:做77页的第三题:
教师用多媒体出示多种商品图及价格:钢笔7元、圆规5元、水壶9元、订书机6元、笔记本8元、铅笔1元、三角板2元、储钱罐4元。然后让学生说出,你想买哪两样东西,其余同学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活动三:做78页的第5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Tag: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小学数学 -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上一篇:青岛版一年级上册《小小运动会》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