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幼儿吧小学教育网小学语文小学二年级语文二年级语文课程同步43 初冬导学案(三)» 正文

43 初冬导学案(三)

[01-21 19:53:40]   来源:http://www.youer8.com  二年级语文课程同步   阅读:8702

概要: www.youer8.com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初冬季节的自然界的一些景物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2.指导学生学习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方法,培养学生理解词句的能力。3.指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4.继续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能力,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学习重点: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方法,培养学生理解词句的能力.学习难点:知道初冬季节的一些景物特点,理解课文中太阳、田野和树林在雾中、雾后有什么不同。学习安排:1课时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1.教师先引导学生回忆:一年有几个季节?师: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人们不知不觉中走来,万物发生了变化,欢笑留在了每个人的脸上。现在正是深秋时节,过些日子冬天即将来临,那冬天刚刚开始的这段时间叫什么呢?巧妙的引出课题。2.教师板书课题 《初冬》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路。1.学生自己读一遍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指名读生字词:初冬田野庄稼耀眼 光芒柿子模糊白茫茫3.配上音乐,教师范读课文

43 初冬导学案(三),标签:小学语文课程同步,http://www.youer8.com

www.youer8.com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初冬季节的自然界的一些景物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指导学生学习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方法,培养学生理解词句的能力。

  3.指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4.继续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能力,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学习重点:

  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方法,培养学生理解词句的能力.

  学习难点:

  知道初冬季节的一些景物特点,理解课文中太阳、田野和树林在雾中、雾后有什么不同。

  学习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教师先引导学生回忆:一年有几个季节?

  师: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人们不知不觉中走来,万物发生了变化,欢笑留在了每个人的脸上。现在正是深秋时节,过些日子冬天即将来临,那冬天刚刚开始的这段时间叫什么呢?巧妙的引出课题。

  2.教师板书课题   《初冬》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路

  1.学生自己读一遍课文

  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指名读生字词:

初冬

田野

庄稼

耀眼

 

光芒

柿子

模糊

白茫茫

  3.配上音乐,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做到:

  1)标出自然段序号

  2)评价老师朗读情况

  三、细读课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

  (一)第一自然段

  1.自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茫茫。

  1)这样大的雾,课文中用什么词语形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茫茫)

  2)读白茫茫,要求:慢一些

  3)看电脑演示,进行品读。

  (二)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数一数有几句话,想一想有什么没读懂的地方?

  2.根据学生的问题,指导学生理解词句。

  1)隔着我们和田野、树林间的这层纱,指的是什么?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模模糊糊

  3.思考:这两句话中为什么前一句用“望”,后一句用“看”?

  4.指导朗读,看电脑演示,试着把模模糊糊的感觉读出来。

  (三)第三自然段:

  1.师生分别读一遍,然后比较读的情况。

  2.指名谈体会,理解文章内容,帮助学生体会词语。

  3.看电脑演示,体会:发出淡淡的光,然后在感悟的基础上练习读。

  (四)小结:

  1.课中练习:让学生口头练习

  1)下雾时,远处的塔、小山都(  )了。

  2)下雾时,近处的田野、树林都(  )了。

  3)下雾时,太阳像个红球,(  )淡淡的光。

  进行评价:

  1)下雾时,远处的塔、小山都( 望不见  )了。

  2)下雾时,近处的田野、树林都( 看不清  )了。

  3)下雾时,太阳像个红球,( 发出  )淡淡的光。

  2.总结学法:刚才我们在理解词句时,运用了结合生活实际的方法。在读书读报时遇到读不懂得词句,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平常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或者做这些事情的情况,这样就可以读懂了。

  (五)第四、第五自然段:

  1.观察下雾时和雾散后的两幅图。说说自己的感受。

  2.自己读四、五自然段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雾散后,太阳(  )光芒来。

  2)雾散后,远处的塔、小山都(  )了。

  3)雾散后,近处的田野、树林也(  )了。

  3:电脑演示下雾时和雾散后景色的对比,体会后练习朗读。

  (六)第六到第八自然段:

  1.小组自学。要求:

  1)一个同学朗读。

  2)其他人结合一段内容谈体会。

  3)同学间相互补充。

  2.汇报学习成果

  3.看录像体会初冬景色的特点。

  四、再读课文,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

  2.师生共同介绍有关初冬景色的资料

  3.总结 :在学习这一课的过程中,我们运用结合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了词句;在学习的同时,同学们不仅读懂了课文,而且领略了初冬的景色,收获真不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二年级语文课程同步小学语文课程同步小学语文 - 小学二年级语文 - 二年级语文课程同步

上一篇:43 初冬导学案(二)

《43 初冬导学案(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