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学习内容: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一学期P32学习目标:1、加与减的关系,减是加的逆。2、通过看图说故事,实施数学交流。3、说故事,实施数学交流。4、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有意识的培养的发散思维。学习重点:1、加与减的关系,减是加的逆。2、通过看图说故事,实施数学交流。学习难点:理解加与减的关系,减是加的逆。课前2分钟:10以内的口算学习设计:(一)引入阶段:1、启发谈话,创设情境。小朋友在前两节课中我们已经学会了根据图和算式编加法和减法的数学小故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先比一比看谁编的小故事又准确又完整。(出示课本第34页第1题)2、四人小组交流,集体汇报。故事一:树上原来有6只小鸟,又飞来了2只小鸟,一共有8只小鸟。6+2=8故事二:树上原来有8只小鸟,飞走了2只小鸟,还剩6只小鸟。8-2=6(二)探究阶段:1、观察、比较加减法算式。(1)小朋友的故事讲的可真好听,你们还为数学故事列出了加减法的算式真不错!仔细观察刚才故事中的两个加减法算式,你发现其中有什么秘密吗?①都使用了2、6、8这3个数。②2、6、8在加法算式中的位置不一样。
上海一年级数学上册:《加与减》,标签:一年级数学课程同步大全,http://www.youer8.com
学习内容: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一学期P32
学习目标:
1、加与减的关系,减是加的逆。
2、通过看图说故事,实施数学交流。
3、说故事,实施数学交流。
4、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有意识的培养的发散思维。
学习重点:1、加与减的关系,减是加的逆。
2、通过看图说故事,实施数学交流。
学习难点:理解加与减的关系,减是加的逆。
课前2分钟:10以内的口算
学习设计:
(一)引入阶段:
1、启发谈话,创设情境。
小朋友在前两节课中我们已经学会了根据图和算式编加法和减法的数学小故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先比一比看谁编的小故事又准确又完整。(出示课本第34页第1题)
2、四人小组交流,集体汇报。
故事一:树上原来有6只小鸟,又飞来了2只小鸟,一共有8只小鸟。6+2=8
故事二:树上原来有8只小鸟,飞走了2只小鸟,还剩6只小鸟。8-2=6
(二)探究阶段:
1、观察、比较加减法算式。
(1)小朋友的故事讲的可真好听,你们还为数学故事列出了加减法的算式真不错!仔细观察刚才故事中的两个加减法算式,你发现其中有什么秘密吗?
①都使用了2、6、8这3个数。
②2、6、8在加法算式中的位置不一样。
③加法算式中的和可以作为减法算式的被减数,而加法算式的加数可以作为减法算式的差或者减数。
④在原来的基础上添上东西我们可以用加法来算,在原来的基础上去掉东西我们可以用减法来算。
(2)小结:对了在这里的两个加法和减法算式象这样的两个加减法算式
(三)应用阶段:
(1)出示两幅图讲故事、写算式。
双色片翻一翻,书P32/2
说一说,列算式
(2)根据刚才学习的加减法的关系请你完成下面的填空。
6+3=5+2=()+5=
9-3=7-2=()-5=
独立练习后全班质疑:刚才有两位小朋友填写了第3题我们来看看
(3)+5=(8)(4)+5=(9)
(8)-5=(3)(7)-5=(2)
他们填的对吗?为什么呢?
(第1组小朋友填的对,他是根据加减法的关系来填写的,第2个小朋友虽然填写的算是没有错,但他没有根据加减法法关系来填不符合题目的要求。)
(3)小老问说的真好,根据加减法关系我们要把加法的和放在减法算式的被减数的位置上,比一比看谁填得的又对有快。(书第34页第3题)
2+3=()7+1=()2+6=()7+3=()
()-3=()()-1=()()-6=()()-3=()
3+5=()2+7=()6+2=()4+5=()
()-5=()()-7=()()-2=()()-5=()
(四)拓展阶段:
问:请你做小老问在这张空白的纸上开展你想象画一幅能写出有关系的加减法算式的图。
开展想象力可以自画字自编,也可以组成小组画好后请别的小朋友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