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课时备课卡 课题信息窗3 体积和容积练习课时7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93~98页。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试验、思考,使学生初步建立“体积”和“容积”的概念,知道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计量容积要用容积单位;认识常用的体积和容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和毫升;知道他们的实际大小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2、使学生知道计量物体的体积,就是要看它所含体积单位的多少,能选择恰当的体积单位估算一些常见物体的体积。过程与方法在动手操作、实际测量中,理解容积与体积的联系和区别,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索未知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探究活动的态度。 学习重点计量物体的体积,就是要看它所含体积单位的多少,能选择恰当的体积单位估算一些常见物体的体积。学习难点计量物体的体积,就是要看它所含体积单位的多少,能选择恰当的体积单位估算一些常见物体的体积。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用具本子 课本备课人 二次修改人 教 学 过
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下第7单元信息窗3 体积和容积练习教案,标签: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http://www.youer8.com
课时备课卡
课题 |
信息窗3 体积和容积练习 |
课时 |
7 | |||||
教学内容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93~98页。 | |||||||
学习目标 |
知识与技能 |
1、通过观察、试验、思考,使学生初步建立“体积”和“容积”的概念,知道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计量容积要用容积单位;认识常用的体积和容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和毫升;知道他们的实际大小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2、使学生知道计量物体的体积,就是要看它所含体积单位的多少,能选择恰当的体积单位估算一些常见物体的体积。 | ||||||
过程与方法 |
在动手操作、实际测量中,理解容积与体积的联系和区别,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 |||||||
情感态度价值观 |
在探索未知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探究活动的态度。 | |||||||
学习重点 |
计量物体的体积,就是要看它所含体积单位的多少,能选择恰当的体积单位估算一些常见物体的体积。 | |||||||
学习难点 |
计量物体的体积,就是要看它所含体积单位的多少,能选择恰当的体积单位估算一些常见物体的体积。 | |||||||
教学方法 |
小组合作 | |||||||
学习用具 |
本子 课本 | 备课人 | ||||||
二次修改人 | ||||||||
教 学 过 程 |
二次修改 | |||||||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收集了像饮料瓶、药水瓶之类的物品,请同学们仔细看一下外面的商标纸,它们的净含量分别是多少? 学生交流。 师:这些净含量都是以什么做单位的? L ml 毫升 升这些都是容积单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容积和容积单位。(板课题:容积和容积单位) 二、自主探索,理解新知: 1、实验操作,揭示概念: 谈话:老师准备了两盒牛奶,哪个奶盒装的牛奶多一些? 师: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然后设计一个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看看哪个小组的方法巧妙。 学生讨论,汇报实验方法,接着教师选择一种实验。 师:像奶盒、杯子这样能盛东西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容器。不同的容器盛东西是有多有少的,在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容器?哪些容器盛的东西多,哪些容器盛的东西少?(生例举生活中的容器。) 师:哪一个容器盛的东西多,我们就说哪个容器的容积大。下面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容积? 学生汇报。 师:请同学们看一下,这时候这个杯子所装的牛奶的体积是不是杯子的容积?(大半杯牛奶) 师:应该装多少才是表示这个杯子的容积。生说,师把杯子倒满,强调“所能容纳” 。 2. 观察对比,深化认识。 (出示两个体积相同,容积不同的盒子,) 师:现在同学们知道了什么是容积,下面请同学们猜一猜,这两个盒子哪一个容积大? (生猜) 师:说说你的理由?(教师揭晓谜底) 师:看来这两个盒子的容积是有大有小的,这是它们的不同,那有没有什么相同呢?(休积相同) 师:怎么又相同了,刚才不是说不同吗?(故意装做没听懂) (一个是容积,一个是体积,不一样。体积是从外面量的,容积是从里面量的。引导学生发现:一般情况下,“容器的容积比体积小”。) 小结:一般说来,物体的容积比体积小。拿起一只薄纸盒,说:有的时候,容器的壁比较薄,像这只纸盒,我们在做题目时,题目通常有要求:壁的厚度忽略不计那么,这时候,就可以说,容器的容积就是这个容器的体积。 3. 认识容积单位。 (1) 谈话: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那么计量容积要用容积单位。 请同学们自学书96页下面的内容,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还想进一步研究哪些问题?(学生可能提出1升、1毫升分别是多少) (2) 谈话:1升和1毫升的水有多少呢? 师取出一个正方体容器(里面棱长是1分米),提问:这个正方体容器的容积是1立方分米,有办法用它量出1升水吗? 师量出1升的水,再把1升的水倒入纸杯里,看一看1升的水大约有多少杯? 教师接着拿出一个装有10毫升的药水的药瓶,谈话:这是一个10毫升的药瓶,你能用它想象一下1毫升的药水有多少吗? (3) 谈话:我们已经知道1升和1毫升的水大约有多少。那么1升里面有多少毫升?你是怎样推算出来的? (4)谈话:我们已经知道了容积单位之间的关系,现在来检查一下: ( ) ( ) 立方米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
升 ( ) 毫升 三、 分层练习,巩固深化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在( )内打√,错的打"X"。 ①容器的体积大于容积。( ) ②冰箱的容积就是冰箱的体积。( ) ③游泳池注满水,水的体积就是游泳池的容积。( ) 2、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自主练习4)
学生独立思考填写后进行集体交流。 四、 全课总结: 今天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还存在哪些疑惑?
|
||||||||
教学反思: 1、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体现了现实生活是数学学习的源泉。 数学学习内容的组织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本节课实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拓展认识,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掌握。 2、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 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而不是靠接受获得。在空间观念的形成过程中,视觉、触觉为大脑思维提供了直接的、丰富的素材,因此要让学生的手、眼、脑协同发挥作用。在本课中,容积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所以在教学中我重视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理解它们的意义,借助实验操作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通过实验研究“哪个奶盒的牛奶多一些”,在学生感受容器容纳物体体积的大小的基础上,揭示容积的概念。整个教学都是在师生共同实验的过程中,边观察、边思考、边表达,逐步建立起容积的概念,发展了学生对空间的理解,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