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幼儿吧小学教育网小学数学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 正文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

[04-02 13:02:43]   来源:http://www.youer8.com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阅读:8404

概要:数学游戏 这是围绕“2,5的倍数的特征”设计的数学游戏,通过游戏加深学生对2,5的倍数的特征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好数字卡片,卡片可以放在袋子内,也可以放在信封内(或者直接将数字卡片反放在桌子上进行游戏)。游戏可以分层次进行:第一轮游戏可以先让学生任意摸一张数字卡片,与“5”组成两位数后,再判断组成的数是不是2的倍数。在此基础 www.youer8.com上,开展第二轮游戏,要求学生在摸之前先说说“摸出几和5组成的两位数是2的倍数”,然后按照摸数、组数的判断顺序进行。第三轮游戏,先讨论“摸出几和5组成的两位数是5的倍数”,再进行游戏,逐步让学生体会摸出任何数与5组成的个位是5或0的两位数,都是5的倍数。当然,在学生比较熟练的基础上,也可以调换卡片,如把已知的卡片“5”换成“6”,这样可以继续开展游戏。 第3题 本题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运用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的方法去研究9的倍数的特征。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按教材上的几个问题分层次展开研究。 答案:(1)这些数各位数字之和是9的倍数;(2)9,18,27,…,8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标签: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学设计,http://www.youer8.com
数学游戏 
这是围绕“2,5的倍数的特征”设计的数学游戏,通过游戏加深学生对2,5的倍数的特征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好数字卡片,卡片可以放在袋子内,也可以放在信封内(或者直接将数字卡片反放在桌子上进行游戏)。游戏可以分层次进行:第一轮游戏可以先让学生任意摸一张数字卡片,与“5”组成两位数后,再判断组成的数是不是2的倍数。在此基础

www.youer8.com 上,开展第二轮游戏,要求学生在摸之前先说说“摸出几和5组成的两位数是2的倍数”,然后按照摸数、组数的判断顺序进行。第三轮游戏,先讨论“摸出几和5组成的两位数是5的倍数”,再进行游戏,逐步让学生体会摸出任何数与5组成的个位是5或0的两位数,都是5的倍数。当然,在学生比较熟练的基础上,也可以调换卡片,如把已知的卡片“5”换成“6”,这样可以继续开展游戏。 
   第3题 
本题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运用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的方法去研究9的倍数的特征。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按教材上的几个问题分层次展开研究。
答案:(1)这些数各位数字之和是9的倍数;(2)9,18,27,…,81等,这些9的倍数的排列特征是:排在一条斜线上;(3)这些数在90,99这一条斜线上。教学时,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经历涂、画、想等过程,使学生获得丰富的体验。
 第2题 
先让学生自己找一找18的因数和21的因数,并用不同的符号做好记号,然后让学生说说找因数的方法。最后,说说哪几个数既是18的因数,又是21的因数。 
第3题 
利用数形结合,进一步体会找因数的方法。 
第5题 
可以引导学生用找因数的方法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将想到的方法列出来,在交流的基础上,使学生经历有条理思考的过程。
答案:因为48=1×48=2×24=3×16=4×12=6×8,所以48有1,2,3,4,6,8,12,16,24,48这10个因数,就有10种装法;而37=1×37,只有2个因数,只有2种装法。 
  探索活动 
第1题 
本题是利用古老的“筛法”设定的情境,引导学生用“筛法”寻找100以内的质数。教学时,教师应根据教材呈现的过程引导学生有步骤、有目的地操作、观察和交流,找出100以内的质数。结合操作的过程,教师可以适时地告诉学生:我们今天采用的研究质数和合数的方法,是两千多年前古希腊数学家埃拉托塞尼提出的研究质数的方法,被称为“筛法”。现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这种操作方法可以编成程序让计算机进行操作。这样,可以使学生了解数学发展的历史,感受到数学文化的魅力,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认识,激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和兴趣。 
第2题 
本题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探索规律。通过第(1)(2)题,学生会发现这些质数都分布在1和5这两列中,这时,学生肯定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在这两列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察讨论:因为2,4,6三列除2以外,其他的数都是2的倍数,这些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至少有“2”这个因数,所以不是质数。第3列除3以外都是3的倍数,这些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至少有“3”这个因数,所以也不是质数。第(3)题,不作全面要求,可以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探索。这个结论是对的,主要理由是:用6除一个大于6的自然数,如果余数是0,2,4,这个数肯定是2的倍数;如果余数是3,这个数肯定是3的倍数。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即使不太完整,教师也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练习一 
第1题 
先让学生找15的因数和6倍数,交流找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15最大的因数是几,6最小的倍数是几。 
第2题 
可以让学生先列出9的倍数(54以内):9,18,27,36,45,54。再列出54的所有因数:1,2,3,6,9,18,27,54。然后再回答问题。 
答案:这个数有4种可能:9,18,27,54,对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要求,不一定要所有学生把4种全部找出来。 
第3题 
要引导学生交流判断的方法。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分层次进行,先填奇数和偶数,再填质数和合数。 
第4题 
 本题是对本单元所学概念的理解巩固与综合运用。第1项结论是5,第2项结论是13和2,第3项结论是36或92。在完成本题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本单元知识自己编一些这样的题,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第5题 
先让学生解决第一个问题,并交流是如何思考的,一般可以从每盒瓶数是不是90的因数考虑,也可以用除法来解决,6,5,3都是90的因数,能正好装完,8不是90的因数,不能正好装完。第二个问题是引导学生思考90还有哪些因数,同时还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如每盒2瓶、9瓶、10瓶等都较合理,每盒90瓶就不太合理。 
第6题 

◆ 单元教学内容
1、数的世界(认识自然数和整数,倍数与因数)
2、2、5的倍数的特征             
 3、3的倍数的特征
4、找因数                       
 5、找质数(质数与合数 )
6、数的奇偶性(奇数与偶数)
◆ 单元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景,经历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认识倍数和因数。
2、能找出 10 以内某个自然数在 100 以内的全部倍数,能找出 100 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知道质数、合数,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或合数。
3、经历 2 ,5 ,3 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索过程,知道 2 ,5 ,3 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2 ,5 或 3 的倍数。知道奇数和偶数,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或偶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小学数学 -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上一篇:小数五(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