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我学会了吗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学会了吗 教材简析: 这是一幅草原牧场的综合情境图。辽阔的草原牧场包含了丰富的数学信息,重点让学生充分利用这一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对自己学习的知识进行自我检测。让学生综合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乘除混合运算提出并解决实际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丰收园”栏目内的评价提供依据。 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图中所展示的信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巩固、梳理本单元所学知识。 2.能利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习数学、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1.呈现情境 谈话: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让我们一同走进辽阔的草原牧场,领略那里的迷人风光。(课件出示情境图) 2.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从图中第一条信息“有21匹马,平均每匹马每天吃26千克草”,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指名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三、美丽的街景《我学会了吗》教案,标签: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学设计,http://www.youer8.com
我学会了吗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学会了吗
教材简析:
这是一幅草原牧场的综合情境图。辽阔的草原牧场包含了丰富的数学信息,重点让学生充分利用这一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对自己学习的知识进行自我检测。让学生综合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乘除混合运算提出并解决实际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丰收园”栏目内的评价提供依据。
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图中所展示的信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巩固、梳理本单元所学知识。
2.能利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习数学、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1.呈现情境
谈话: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让我们一同走进辽阔的草原牧场,领略那里的迷人风光。(课件出示情境图)
2.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从图中第一条信息“有21匹马,平均每匹马每天吃26千克草”,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指名学生说)
3.独立解决问题
这个问题(这群马每天吃多少千克草?)你能自己解决吗?请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后全班交流。
4.你能根据情境图中的两条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1)有多少只羊?
(2)马和羊一共有多少只?
(3)这些羊一天能吃多少千克草?
(4)这些马和羊一天能吃多少千克草?
(5)这些马和羊一个月能吃多少千克草?
……
教师有选择的把有关问题板书在黑板上。师生共同分析:
(1)哪些问题能根据两条信息解决?
(2)哪些问题补充信息?
(3)需要补充什么样的信息?这样补充合理吗?启发学生合理补充信息,例如每只羊平均每天吃草11千克、12千克或者10千克。
学生独立列式后全班交流。
5.再补充一条信息:如果每3只羊平均每年产羊毛12千克,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先把信息3和问题完整地表达出来,然后用你自己的方法独立完成。
“有4只羊,如果每3只羊平均每年产羊毛12千克,照这样算,这群羊每年可产羊毛多少千克?”
全班完成列式后交流不同的方法,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1)84÷3×12
(2)84×(12÷3)
6.你还能提出或编出一个什么问题?
二、回顾反思 总结收获
1.谈话: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我们都可以用本单元学习的知识来解决,想一想,在这一单元中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比一比谁想得最多,说得最全。可以看书,用自己的方法整理知识。要求先独立回顾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1)独立思考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归纳总结。(教师巡视,指导方法)
(2)组内交流
提出要求:交流时要注意交流的顺序,还要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组长做好总结,准备参加全班的交流(学生交流时教师参与到小组活动中)。
(3)全班交流
每一小组的代表在班内谈自己小组整理知识的方法和内容以及自我评价情况。
2.谈话:同学们学了这么多知识,现在一定很想解决这些问题了(指黑板上的问题),请选择你喜欢的问题做在练习本上,然后把自己解决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1)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
(2)组内交流
学生交流时教师参与到小组活动中
(3)全班交流,订正答案。
三、拓展延伸 巩固成果
(课件出示练习题)
1.口算大王擂台赛(可出示卡片)。
30×20= 40×50= 14×30= 5×800= 32×30= 34×11=
2.填空
(1)最大的两位数和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 )
(2)42个49相加的和是( )
(3)18的23倍是()
(4)96÷4→()×20→()
(5)在()里填上“>”“<”或“=”
37×46()46×37 29×50-29()29×49
(6)39×91≈() 87×29≈()
3.我当公正小裁判。(正确的画“√”,错的画“×”)
(1)在含有乘除的混合运算中,应该先算乘法后算除法。()
(2)25×60末尾只有一个0。()
(3)两位数乘两位数,因数的末尾没有0,积的末尾也一定没有0。()
4.竖式计算: 60×83 98×52
5.脱式计算: 56×(284-216) 462- 348÷4
6.18个班的学生要去青岛极地海洋世界参观,平均每班有37名学生参加。旅行社派来9辆大客车。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四、多元评价 归纳总结
www.youer8.com
>
1.谈话: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何?有何感想?你认为自己哪几个方面做得好?用你喜欢的颜色涂一涂“丰收园”中的苹果,然后在小组中说一说,并评一评小组内其他同学的表现。
2.小结
谈话: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大家都有不同的收获,你觉得还有哪些方面做得满意或者不够满意呢?(指名学生自我评价)希望大家收获的红苹果越来越多,遗憾越来越少。
课后反思:
通过“我学会了吗” 情境图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结合具体的情境灵活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口算、笔算和简单的乘除混合运算,并会验算。学生能利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学会认识自我、评价他人,初步形成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Tag: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小学数学 -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上一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十单元单元备课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三、美丽的街景《我学会了吗》教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