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生:坐别人剩下的不是正好吗,干吗要抢呢? …… 2007 年 9 月 19 日 ,利用“中国教师研修网”提供的“教师聊聊”工具,笔者与吕老师进行了远程网络议课: 陈大伟: 吕老师,很感谢您拿出了这样一个自己认为不成功的案例来一起讨论,有效的观课议课需要这样“直面问题”。 对这一节课反思,你得到了“细节决定成败,备课容不得半点马虎”的经验,已经很不错。但我想问你,就这一节课的教学,你觉得什么地方马虎了?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如果下一次教,该在什么地方改进? 吕艳霞:这正是我不太清楚的,所以拿出来和你讨论。 陈老师,你是怎么看的? 陈大伟:我觉得你在反思中已经想到了,问题就是“恰好剩下这么一个位置”。你看,抽到( 5, * )的同学发现在第五 列剩下一个位置,抽到(* , 3)的同学发现在第三行剩下一个位置,在他们坐下以后,抽到( * , *)的同学又只剩下了唯一的一个空位置。第三次,当你问学生“如果我让( 5, *)先坐,怎么办”的时候,学生因为心中预先已经有了一个固定的位置,所以也觉得不困难。 吕艳霞:是的,他们的位置已经是唯一的了。 陈大伟:学习“确定位置”的目
怎样有效议课——有效观课议课之四,标签:教师培训总结,教师培训计划,http://www.youer8.com
生:坐别人剩下的不是正好吗,干吗要抢呢?
……
2007 年 9 月 19 日 ,利用“中国教师研修网”提供的“教师聊聊”工具,笔者与吕老师进行了远程网络议课:
陈大伟: 吕老师,很感谢您拿出了这样一个自己认为不成功的案例来一起讨论,有效的观课议课需要这样“直面问题”。
对这一节课反思,你得到了“细节决定成败,备课容不得半点马虎”的经验,已经很不错。但我想问你,就这一节课的教学,你觉得什么地方马虎了?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如果下一次教,该在什么地方改进?
吕艳霞:这正是我不太清楚的,所以拿出来和你讨论。 陈老师,你是怎么看的?
陈大伟:我觉得你在反思中已经想到了,问题就是“恰好剩下这么一个位置”。你看,抽到( 5, * )的同学发现在第五
列剩下一个位置,抽到(* , 3)的同学发现在第三行剩下一个位置,在他们坐下以后,抽到( * , *)的同学又只剩下了唯一的一个空位置。第三次,当你问学生“如果我让( 5, *)先坐,怎么办”的时候,学生因为心中预先已经有了一个固定的位置,所以也觉得不困难。
吕艳霞:是的,他们的位置已经是唯一的了。
陈大伟:学习“确定位置”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它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呢?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寻找位置,需要确定位置的方法?
吕艳霞:我认为,是在不知道位置、位置不能确定的情况下需要确定位置的方法,需要学习确定位置的方法。
陈大伟:就是这样。确定位置是因为位置很多、不确定。这时,需要学习确定位置的方法,把需要的位置标示出来,找出来。我个人认为,这里有在“多”中确定“一”的思想和方法。
吕艳霞:我明白了,我的设计实际上给了学生“一”中找“一”的空子。我设想的应该是未知“*”在实际情境中却成了唯一的、确定的。这样,它需要一个确切的数字的探究和讨论已经失去了意义。它就不是“多”中确定“一”,而是“一”中找“一”了。
陈大伟:我同意你的看法。就在这个课堂上,就在这个情境中,当问题出现的时候,想一想,有没有改进的办法,可以让学生意识到必须知道“*”是一个具体的数时,才能找到位置?
吕艳霞:这我倒没有想过。你是怎么想的呢?
陈大伟:确定位置不是“多”中找“一”吗?是否可以这样:在第五列几位同学坐下的时候,我不是让抽到( 5, *)的同学去找位置,而是去找人。我对他这样说:“第五列坐了五位同学,老师现在要找一位坐在你手中卡片标明的位置的同学,你帮我找一找?”这时,学生能够找到吗?
吕艳霞:应该不能。
陈大伟:为什么?
吕艳霞:因为在第五列已经坐了五位同学。
陈大伟:这时,就可以问一问学生:“要找到这位同学,你还需要什么?”
吕艳霞:对,这里就有了“多”,问题就变成了“多”中找“一”。这时学生就会意识到,要找到老师想找的人,就需要老师提供“*”是什么数字的信息。这样,就可以从困境跳出来了。
陈大伟:你前面的课我不知道。现在我想问,学生一开始看到( 5 , 3 )就能找到位置吗?“ 5”和“ 3”表示什么,学生知道吗?
吕艳霞:这个我说过。前面的数表示列,后面的数表示行。
陈大伟:你的列是从什么地方开始的?行从什么地方开始数?
吕艳霞:这是一个习惯,列从进门口向窗口数,行从前往后数。
陈大伟:这是谁的习惯?有没有数学方面的意义?
吕艳霞:我们大家都习惯这样处理,老师和学生都能够理解,而且教学时间又很紧,我觉得没有必要花时间。
陈大伟:也许你是对的。我给你说一说我听另外一位老师上同样内容遇到的问题。老师这样导入:“中期以后,我们要召开家长会。因为教室不大,家长来了,你就不能坐在教室了。为了让家长多了解你在学校的情况,我们希望每位家长就坐在自己子女的坐位上。想一想:你回去怎么给家长说清楚你在教室里坐在什么位置?然后让家长能很快找到你的座位?”
你
www.youer8.com
怎样看待这个导入?
吕艳霞:这个设计很有生活情趣,体现了数学在生活中,在生活中学习有用的数学的思想。
陈大伟:我同意你的意见。老师的问题出来以后,第一个学生很清楚地说:“我是从前门进来的第 1组的第 4个”。老师很高兴。但老师只关注了“第 1组”和“第 4个”并板书,“从前门进来”的意义和价值老师没有意识到。教学进行到后面,麻烦就出来了。在讲( 3, 2)这一数对里,老师说“ 3”是代表横向的数字(方格),“ 2”是代表纵向的数字(方格)。学生纠缠:“为什么不可以‘ 3’是代表纵向的数字(方格),‘ 2’是代表横向的数字(方格)?”老师解释这是规定的,学生又问为什么这样规定?为什么不可以改?老师解释一阵,学生很不满意。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吕艳霞:我也只能说,这是数学规定,约定俗成的。
陈大伟:我认为,第一个学生的说法已经包含了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很多信息,用好了问题也就解决了。 “ 从前门进来”是什么意思?它表示确定位置必须先有起点,也就是必须首先明确从什么地方开始。只有明确了起点,后面的数字才有意义。比如,“我是从前门进来的第 1组的第 4个”中的“第 1组的第 4个”是以“从前门进来”为基础的,只有以它为基础才能完成确定位置的沟通。
这里有这样的思想:确定位置需要起点,起点和方向是如何确定呢,是约定的;只有有了共同理解和遵守的约定,确定位置的方法才能沟通和交流。这样的思想,我觉得在学生的回答可以找到基础。方法是让学生意识到找座位是家长和孩子间的沟通,需要两者共同约定。而如何用数对确定位置是一种国际约定,因为涉及世界人群的沟通,它就必须相对稳定,共同遵守,它就不能随意变化。在确定位置的( 3, 2)数对中, 3是代表横向的数字, 2是代表纵向的数字就是这样一种约定。这样,可能就不会有后面的学生的不满意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Tag: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培训总结,教师培训计划,教育范文 - 教师培训提高
上一篇:组织教师“课内比教学”活动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