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幼儿吧小学教育网小学语文小学六年级语文六年级语文课程同步23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导学案» 正文

23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导学案

[10-19 15:54:19]   来源:http://www.youer8.com  六年级语文课程同步   阅读:8924

概要:学习目标:1、领会运用描写这一表达方式的作用。2、在运用描写的基础上恰当运用抒情、议论点明中心。3、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风貌。学习重点:领会运用描写这一表达方式的作用。表达自然和人类和谐亲密的关系反衬人们对环境的爱惜学习难点:在运用描写的基础上恰当运用议论点明中心。作业布置:描写:即对事物进行生动描绘,一般会使用大量形容词使对象更加逼真.写一篇200-300字文章.写法为: 在运用描写的基础上恰当运用抒情、议论点明中心。参照本文.学习过程:一、导入请学生回顾有几种表达方式。(记叙抒情议论说明描写)二、初读课文1.请学生划出文章中哪些地方是描写并说说其作用2.学生边听边划并作旁批三、学生讨论请学生回答哪些句子是描写的,并说说其作用。第一处描写说明森林具有净化眼睛和心灵的作用。第二处描写说明森林与城市的味道相调和。第三处描写说明森林具有降温的作用。第四处描写说明维也纳空气清新。四、教师质疑1.第四段“味道”这一词在此处是什么意思?能否用另外一个词来代替?2.第六段皇家猎宫为何建在此处?3.第八段远处雕像看得一清二楚说明什么明确可用抒情、议论

23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导学案,标签:六年级语文课程同步学习,http://www.youer8.com

  学习目标:

  1、领会运用描写这一表达方式的作用。

  2、在运用描写的基础上恰当运用抒情、议论点明中心。

  3、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风貌。

  学习重点:

  领会运用描写这一表达方式的作用。表达自然和人类和谐亲密的关系

  反衬人们对环境的爱惜

  学习难点:

  在运用描写的基础上恰当运用议论点明中心。

  作业布置:

  描写:即对事物进行生动描绘,一般会使用大量形容词使对象更加逼真.

  写一篇200-300字文章.写法为: 在运用描写的基础上恰当运用抒情、议论点明中心。参照本文.

  学习过程:

  一、导入


  请学生回顾有几种表达方式。

  (记叙抒情议论说明描写)

  二、初读课文

  1.请学生划出文章中哪些地方是描写并说说其作用

  2.学生边听边划并作旁批

  三、学生讨论

  请学生回答哪些句子是描写的,并说说其作用。

  第一处描写说明森林具有净化眼睛和心灵的作用。

  第二处描写说明森林与城市的味道相调和。

  第三处描写说明森林具有降温的作用。

  第四处描写说明维也纳空气清新。

  四、教师质疑

  1.第四段“味道”这一词在此处是什么意思?能否用另外一个词来代替?

  2.第六段皇家猎宫为何建在此处?

  3.第八段远处雕像看得一清二楚说明什么

  明确可用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概括文章的中心。

  4.文中还有哪些修辞句表现人与自然和谐亲密的关系?(学生在书上划线)

  (8、9)

  五、归纳总结

  5.这几处景物描写说明什么中心?作者用什么表达方式概括中心?

  (学生根据全文阅读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六、再读文章

  再读写景的段落。

  学生阅读。(体会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教师总结:

  七、情感升华:(全班一起倾听《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这首曲子)这首曲子是施特劳斯继圆舞曲《蓝色多瑙河》之后的又一首著名的圆舞曲,同学们在听了之后有怎样的感受呢?

  反思:


Tag:六年级语文课程同步六年级语文课程同步学习小学语文 - 小学六年级语文 - 六年级语文课程同步

上一篇:22.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导学案

《23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导学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