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第一部分:通假字(课内)1.畔:通“叛”,背叛。出自“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天时不如地利》2.曷:通“何”,什么。出自“缚者曷为者也”。3.熙:同“嬉”,戏弄。“圣人非所与熙”。《橘逾淮为枳》4.附:通“跗”,脚背。出自“螳螂委身曲附”。《螳螂捕蝉》5.傍:通“旁”,旁边。出自“而不知黄雀在其傍”。《螳螂捕蝉》6.说:通“悦”,喜悦、高兴。出自“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八则>》7.知:通“智”,聪明。出自“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课外1. 坐:通“座”,座位。2. 反:通“返”,返回。3. 强:通“僵”,僵硬。第二部分: 常用字词1.
沪教版预初语文下册文言字词归纳,标签:六年级语文课程同步学习,http://www.youer8.com
第一部分:通假字(课内)
1.畔:通“叛”,背叛。出自“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天时不如地利》
2.曷:通“何”,什么。出自“缚者曷为者也”。
3.熙:同“嬉”,戏弄。“圣人非所与熙”。《橘逾淮为枳》
4.附:通“跗”,脚背。出自“螳螂委身曲附”。《螳螂捕蝉》
5.傍:通“旁”,旁边。出自“而不知黄雀在其傍”。《螳螂捕蝉》
6.说:通“悦”,喜悦、高兴。出自“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八则>》
7.知:通“智”,聪明。出自“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课外
1. 坐:通“座”,座位。2. 反:通“返”,返回。3. 强:通“僵”,僵硬。
第二部分: 常用字词
1.时习:时,按时;习,实习、温习。“学而时习之” 《论语<八则>》。
2.愠:怨恨,生气。“人不知而不语愠” 《论语<八则>》。
3.好 :①hào 喜好,爱好,“知之者不如好知者”《论语<八则>》。② hǎo 友好
从:①跟随。“择其善者而从之” ②顺从,听从。“妻从之”《邓攸弃儿保侄》
4.尝①曾经,“吾尝终日不食”,《论语<八则>》。②品尝。
5.凋:凋谢。“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八则>》。
6.寝:睡。
7.城①城墙,“三里之城” 《天时不如地利》。②城市
8.环:围。《天时不如地利》
9.夫:发语词《天时不如地利》
10.故:①因此、所以,“故君子又不战” 《天时不如地利》 ; ②原因、缘故
11.固:①本来,“齐人固善盗乎” 《橘逾淮为枳》; ②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天时不如地利》
12.方①正在、正要、将要。“见人方引婴投江”。《吕氏春秋二则》
13.引:牵,拉。“见人方引婴投江”。《吕氏春秋二则》
14.遽:jù
①就、遂。“其子岂遽善游哉”。《吕氏春秋二则》
②急忙、快。“遽契其舟”。《吕氏春秋二则》
15.任:处理。“以此任物”。《吕氏春秋二则》
16.涉:渡。“楚人有涉江者”《吕氏春秋二则》
17.坐:犯……罪。“坐盗”《橘逾淮为枳》
18.诣:拜访、谒见。“吏二缚一人诣王” 《橘逾淮为枳》。
19.病:①辱,“寡人反取病焉”②病:很严重的疾病
20.欲:想要务:必须,一定。“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螳螂捕蝉》
21.顾:回头看“不顾其后患”《螳螂捕蝉》
课外积累
1.亡:①逃亡②丢失③灭亡④死,去世2.卒:①终②死,去世3.啖:吃
4.或:①有人②有时5.善:擅长,善于6.少:①小时候②通“稍”稍微③与“多”相对
7.雨:名词“雨水”;动词“下雨”。8.衣:名词“衣服”;动词“穿”。
9:徐:慢慢地,缓慢10.遂:于是11.诘:责问,追问12.走:跑
13.生:生长,长到14.及:①到②趁着15.负:背16.益:①好处;②更加
17.得:①得到;②能够18.苟:①如果;②随便,马虎19.食:①吃②给……吃
20.适:①到②正值,恰好③娶,嫁
第三部分:古今异义字
1.池: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
2.兵:古义“武器”;今义“士兵”。
3.去:古义“离开”;今义“到……”
4.亲戚:古义“族内族外的亲人”;今义“族内亲人”。词义缩小。
5.其实:古义“它的果实”,今义“承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连词。
6.妻子:古义“妻子和孩子,今义”老婆“。
第四部分:常用虚词
1.之:
①动词,到”寡助之至“;②代词,代指某事某物某人”环而攻之而不胜“;
③结构助词,”的“”三里之城“
2.而:
①连词,表示顺接,可不翻译。”学而时习之“、”过王而行“
②连词,表示逆接,”但是、却“。”人不知而不愠“、”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环而攻之而不胜“,第一个”而“不翻译,第二个”而“翻译”但是、却“
3.是:代词,代指某人某事某物,常翻译成”这“。
第五部分:诗歌中重点文言词
1.乃:就,”当春乃发生“;2.潜:悄悄地,”随风潜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