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2、同学们,如果我们也养成小芳这样的习惯,口算能力会有很大提高。今天小芳的第一件事就是和爸爸去车行买车,这是小芳盼望已久的。二、走进生活 拓展应用情境一:在车行买车1、小芳的爸爸看好了标价12.6万元的黑色轿车,车行提供了三种付款方式,如下表。付款方式首付(万元)第二年(万元)第三年(万元)一次付清12.6————两次付清6.36.8——三次付清4.24.65.1请学生对表格表示的数据进行简单的解释。小芳的爸爸倾向于第三种付款方式,他该付多少钱?学生独立尝试解决。学生汇报;4.2+4.6+5.1=14.9(万元)组织学生向汇报者质疑:学生1:你发现对于这种付款方式的总额与车价是什么关系?学生2:你感觉这种付款方式有什么好处?汇报者:第三种付款方式虽然总额多,但是这种付款方式的首付最少,这是它的优势。教师组织学生对三种付款方式谈出自己的看法,选择自己喜欢的付款方式。学生1:三次付清总额14.9万元,二次付清总额13.1万元,一次付清总额12.6万元,我认为一次付清最合算。学生2:三次付清首付只有4.2万,就是说我今年没有12.6万,也可以开上车。教师适时进行评价。教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 信息窗2: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及简便计算》教案,标签: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学设计,http://www.youer8.com2、同学们,如果我们也养成小芳这样的习惯,口算能力会有很大提高。今天小芳的第一件事就是和爸爸去车行买车,这是小芳盼望已久的。
二、走进生活 拓展应用
情境一:在车行买车
1、小芳的爸爸看好了标价12.6万元的黑色轿车,车行提供了三种付款方式,如下表。
付款方式 |
首付(万元) |
第二年(万元) |
第三年(万元) |
一次付清 |
12.6 |
—— |
—— |
两次付清 |
6.3 |
6.8 |
—— |
三次付清 |
4.2 |
4.6 |
5.1 |
请学生对表格表示的数据进行简单的解释。
小芳的爸爸倾向于第三种付款方式,他该付多少钱?
学生独立尝试解决。
学生汇报;4.2+4.6+5.1=14.9(万元)
组织学生向汇报者质疑:
学生1:你发现对于这种付款方式的总额与车价是什么关系?
学生2:你感觉这种付款方式有什么好处?
汇报者:第三种付款方式虽然总额多,但是这种付款方式的首付最少,这是它的优势。
教师组织学生对三种付款方式谈出自己的看法,选择自己喜欢的付款方式。
学生1:三次付清总额14.9万元,二次付清总额13.1万元,一次付清总额12.6万元,我认为一次付清最合算。
学生2:三次付清首付只有4.2万,就是说我今年没有12.6万,也可以开上车。
教师适时进行评价。
教师小结:同学们都谈出了自己看法,这就是你们处理问题的策略,能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这都是良好的表现。
2、这时小芳的爸爸收到短信,是移动通信公司提醒小芳的爸爸要交话费了。
小芳的爸爸告诉小芳上月预交了100元,月租费18.00元,本地通话费21.44元,国内长途费50.56元,现在该剩下多少钱?小芳迅速说出了余额,你能吗?学生独立尝试解决后汇报:
100-18.00-21.44-50.56
=100-(18+21.44+50.66)
=100-(18+72)
=100-90
=10(元)
组织学生向汇报者质疑:
学生:本来是连减,你为什么要先算加法再算减法呢?
汇报者:21.44加50.66可以得出整数,72加18可以得出整十数,这样计算比较简便。
教师小结:计算时我们要观察数的特征,能简便运算要主动简便运算。
情境二:在商场购物
1、从车行里出来,小芳到商场买文具。
文具 |
文具盒 |
钢笔 |
三角尺 |
橡皮 |
计算器 |
单价(元) |
11.40 |
6.80 |
1.20 |
0.60 |
36.90 |
学生独立尝试解决:文具盒、钢笔、三角尺和橡皮一共多少元?
学生汇报:
11.40+6.80+1.20+0.60
=(11.40+0.60)+(6.80+1.20)
=12+8
=20
组织学生向汇报者质疑:
学生:你为什么不从左向右按顺序加过来呢?
汇报者:11.40+0.60和6.80+1.20都可以得出整数,这样计算比较简便。
2、小芳遇到了邻居李奶奶,李奶奶请小芳帮助核对购物发票,小芳能迅速解决么?
学生谈出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想法。
教师小结:在计算之前我们只要留心观察,积极的运用简便算法,就可以轻松解决问题。
情境三:在家学习
1、回到家里,学具盒里的三根小棒,长度分别是15.6厘米,21.9厘米,18.35厘米,小芳能利用这三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让学生估算,做出判断。
学生汇报:
学生1:其中任何两根的长度和都大于第三根的长度,这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学生2:我发现两根最短小棒的长度和大于最长的一根,所以我认为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教师小结:同学们综合运用了三角形的知识又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我们要学会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小芳读百科全书,了解到地球表面的总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是3.62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多多少亿平方千米?学生独立 尝试解决。
学生汇报。
教师小结:在表示较大的数,我们通常会以亿做单位,往往用到小数来表示,我们要主动发现这些数之间存在的关系,提高自己的数感。
3、小芳的朋友制作了写有小数的纸牌,准备玩翻纸牌的游戏。(出示课件)9.5+3.2+□=20 □+6.3+2.1=10 9.9-□-3.7=2.8 □-4.2-3.6=3.5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汇报。
教师小结:同学们选择了不同的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都说出了自己的思考依据,解决了问题,老师为同学的表现感到高兴。
三、评价总结 体验情感
1、总结本课解决的三个系列的问题,表扬学生的思维亮点。
2、表扬学生敢于质疑,敢于用不同策略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良好的表现
课后反思
本课的课型是整理复习课,通过创设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把所有生动有趣的素材,构成了情境串,引发出一系列的问题,形成了问题串,使复习课变得活泼起来,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被激发出来,学生积极主动,思维活跃,学习成效高。
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能够提出问题,说明学生对问题有了比较深入的思考,学生对问题分析的越深入,提出的问题越有价值。通过生生互动的学习方式,就能在课堂中生成解决问题思维火花,彼此之间相互促进,学生尽展才华,把课堂教学的效益发挥到年到更大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