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93—97页教材简析:这个信息窗呈现的是克隆牛“蓓蓓”从出生到满月再到百天成长的情况,以“蓓蓓”的自述和统计表的形式提供了许多数据信息。通过观察、阅读情境图内容,引导学生提出有关“蓓蓓”生活、成长变化的问题,引入对小数连减、连加和加减混合运算知识的学习。小电脑提示部分是引导学生把整数加法运算律推广到小数。学生前面学习了小数加、减法(位数相同、位数不同)及验算,本信息窗的重难点是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灵活进行计算。这部分内容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有重要的意义。教学目标: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使学生知道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在小数加法里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使—些计算简便,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3、在运用知识独立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应用意识。4、感受数学与科技知识的密切联系,初步培养爱科学的情感。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 情境激趣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1.2―0.9 9+0.1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 信息窗2: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及简便计算》教案,标签: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学设计,http://www.youer8.com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93—97页
教材简析:
这个信息窗呈现的是克隆牛“蓓蓓”从出生到满月再到百天成长的情况,以“蓓蓓”的自述和统计表的形式提供了许多数据信息。通过观察、阅读情境图内容,引导学生提出有关“蓓蓓”生活、成长变化的问题,引入对小数连减、连加和加减混合运算知识的学习。小电脑提示部分是引导学生把整数加法运算律推广到小数。
学生前面学习了小数加、减法(位数相同、位数不同)及验算,本信息窗的重难点是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灵活进行计算。这部分内容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知道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在小数加法里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使—些计算简便,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在运用知识独立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应用意识。
4、感受数学与科技知识的密切联系,初步培养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情境激趣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2―0.9 9+0.1 0.39+0.61 5.12―4.12
10―2.5 20―19.8 3.9+2.1 0.09+1.01
8.4+3 1―0.6 2―0.98 3.8+12
2、谈话引题:
同学们,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了关于克隆牛“健健”和“壮壮”的情况。今天,我们要再来认识一头克隆牛——“蓓蓓”,了解它的有关情况。
(出示情境图)教师结合情境图简单介绍克隆牛“蓓蓓”出生前后的一些情况。
二、自主探究 获取新知
1、观察三幅情境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地进行板书,如:
“蓓蓓”出生时的体长是多少米?
“蓓蓓”满月时的体长是多少米?
“蓓蓓”百天时的体长是多少米?
“蓓蓓”百天时的体长比出生时增加了多少米?
2、下面我们先来解决“‘蓓蓓’出生时的体长是多少米?”这个问题,你能解答吗?
(学生尝试独立列式解答,教师巡回指导,了解学生的情况。)
3、学生交流算式:(注意引导学生尽量列出综合算式)
10.98―0.22=0.76(米)
0.76―0.1=0.66(米)
20.98―0.22―0.1
30.98―(0.22+0.1)
综合算式要说明每一步计算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连减算式和先求两个数的和再减,这两个算式每一步的意义,可以联系前面学过的关于减法的有关运算律:
a―b―c=a―(b+c)。
4、上面的综合算式怎样进行计算呢?
(学生自主进行计算,教师巡回了解情况。)
5、全班交流计算情况。[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各种计算方法]
脱式计算要关注学生的运算顺序是否正确。
6、学习竖式连减的方法。
如果用竖式来计算小数连减,要注意什么呢?
自己试着算一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请学生来介绍竖式连减的方法:
1注意探讨怎样对齐数位?(对齐了小数点也就对齐了数位。)
2小数部分数位不同怎么办?(可以在末尾添0占位。)
三、巩固练习 加深理解
1、自主练习1:
1出示题目,明确要求
2学生独立完成,指名上黑板计算
3全班交流,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2、自主练习2:
1出示题目,从中你收集到哪些信息?
2季度指什么?每个季度包括哪几个月?
3解决问题:3月份要编织多少万件才能完成第一季度的任务?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4全班交流
5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小组内提问交流,再全班交流。)
四、课堂小结
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你觉得自己学得如何?给自己一个评价。
3、你还想跟老师和同学们说什么?
[课后反思]
1、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学会自主观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2、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放手让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遇到的问题,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的过程中,明白算理,掌握算法,自主学习新知识。
3、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将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科技发展和生活实际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参与学习积极性,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师生谈话:同学们,大家都有朋友,有新朋友和老朋友,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也要学会找朋友。(投影出示)
79+145+21 25+97+3
让学生在每个算式中找到一对好朋友,并说明为什么?生答后引导学生复习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
2、复习已学过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a+b=b+a (a+b)+c=a+(b+c)}
3、找朋友:看哪两个数相加和是整数。
8.8 0.3
6.9 1.2
19.7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