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青岛版四年级下册小学数学教科书第62-63页。教材简析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节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数的有关知识,特别是十进制计数法以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等知识之后学习的。因为小数与整数一样,都是按照十进制来计数,也就是数字所在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数值大小也不同。小数的数位是由小数点确定的,所以,小数点的移动必然引起小数每位上的数值发生变化。这一变化规律不仅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根据,也是复名数与小数相互改写的重要基础这一小节教材内容的展开,注意了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并通过已有的知识来引入新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引导学生发现和掌握这一规律。一信息窗由一幅情境图和两个红点问题、一个绿点问题组成。信息窗中的第一个红点问题是探索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第二个红点部分是探索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绿点部分是应用规律解决问题。教学目标 1.借助计算器探索并掌握小数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引导学生找出与问题相关的条件,并能解决问题。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小组合作探索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信息窗3: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案,标签: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学设计,http://www.youer8.com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青岛版四年级下册小学数学教科书第62-63页。
教材简析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节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数的有关知识,特别是十进制计数法以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等知识之后学习的。因为小数与整数一样,都是按照十进制来计数,也就是数字所在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数值大小也不同。小数的数位是由小数点确定的,所以,小数点的移动必然引起小数每位上的数值发生变化。这一变化规律不仅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根据,也是复名数与小数相互改写的重要基础这一小节教材内容的展开,注意了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并通过已有的知识来引入新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引导学生发现和掌握这一规律。一信息窗由一幅情境图和两个红点问题、一个绿点问题组成。信息窗中的第一个红点问题是探索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第二个红点部分是探索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绿点部分是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借助计算器探索并掌握小数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引导学生找出与问题相关的条件,并能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小组合作探索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初步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各种各样龟的蛋,令我们大开眼界,这节课我们再一起走进鸟的世界,去看看鸟蛋宝宝的情况吧。请看大屏幕。(播放情境图)
2.欣赏图片,搜集信息
谈话:请大家仔细欣赏图片,并要认真阅读下面的文字,看你从图中能得到哪些信息?
谈话:谁能交流你的看法?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3.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谈话:根据我们得到的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把本节课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学生可能提的问题:锦鸡蛋、杜鹃蛋、蜂鸟蛋各有多重?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一)探究小数点位置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1.解决问题,提供素材
谈话:刚才有同学提出想知道锦鸡蛋、杜鹃蛋、蜂鸟蛋的重量,你能找到相关的信息,解决这些问题吗?
谈话:请你列出算式,可以先不写得数。
交流学生列的算式,教师及时板书。
谈话:我们没有学过这种除法怎么办?对,利用手中的计算器算一算。
学生利用计算器计算并交流计算结果,教师完成板书。
2.观察素材,发现规律
谈话:观察黑板上的三个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1)学生独立思考。
(2)小组内交流。教师深入小组当中,引导学生一个算式一个算式的观察,逐渐发现小数点像左移动的规律。
(3)全班交流:
(全班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发现的规律。)
学生可能回答:
把46.5除以10,就是把它缩小到原数的1/10,小数点就向左移动一位.
把46.5除以100,就是把它缩小到原数的1/100,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两位.
.......
(4)适时梳理,总结规律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总结小数点向左移动的规律。教师板书:
www.youer8.com 小数缩小到原数的1/10,小数点就向左移动一位,小数缩小到原数的1/100 ,小数点就向左移动两位,
小数缩小到原数的1/1000 , 小数点就向左移动三位,
(二)探究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谈话:同学们真了不起,你们喜欢孙悟空吗?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
(学生交流自己的理由。)
谈话:那你们想不想当一回孙悟空呢?这是孙悟空的金箍棒,有80米,你能将它缩小到原来的1/10、1/100、1/1000吗?请做在练习本
谈话:谁愿意展示你的作业?(学生到实物投影仪展示答案.)
谈话:你现在将金箍棒缩小了你能再将它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吗?(做在作业本上。)
学生交流并展示算式
0.08×10=0.8
0.08×100=8
0.08×1000=80
谈话:观察算式你能不能总结出一个规律。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小数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
小数扩大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
小数扩大10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
三、运用规律,深化认识
1.完成63页的绿点问题
将40.59缩小到他的1/10、1/100、1/1000。做在练习本上,并交流。
(1)学生独立试做.
(2)集体交流。
谈话:40.59缩小到它的1/1000,小数点向左移动,整数位数不够,该怎么办呢?
学生可能说出如果整数位数不够,要在数的左边用零不足。
交流时教师注意强调“补零”问题。
2.完成64页自主练习第1题
由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注意让学生说说每组题目运用的是什么规律。
3. 完成64页自主练习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做完后在组内交流说自己的想法。
(2)全班交流。
四、反思总结,提升认识
谈话:谈一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1.结合教材特点,巧妙利用情境图。教材本身就像一部百科全书,利用教材的这一特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强烈的求知欲。
2.教给学生巧妙运用计算工具的策略。
3.让学生切实参与学习,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我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