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纲要的“总则”指出:“环境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社会、心理条件的综合,是儿童发展的资源。幼儿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生成并开展活动。”因此创设良好的环境为幼儿合作、分享品质的形成奠定基础。其中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 1.物质环境的创设。小班幼儿喜欢具体、生动色彩鲜明的形象,每次在老师布置教室的时候,他们都喜欢围着看,好奇的用小手摸摸,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于是我们在环境布置中结合分享与合作的主题内容,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师生合作共同布置。例如:墙面布置中“春天来了”,师生通过画画、贴贴、剪剪、手印等共同创作完成了一片美丽的“柳林”,而孩子们经常会带一些自己喜欢的有关春天的物品来,如:照片、卡片、水果等,把它们“放”到“柳林”中,并兴奋地与老师、同伴一起说说、看看、尝尝。有一次,“枫林”中的橘子太少了,一下子就被几个孩子尝完了,浩浩急得直哭说:“我还没得吃呢。”这时,杰杰听见了说:
让幼儿学会交往-谈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的创设,标签:幼儿园课题研究,幼儿园教学研究制度,http://www.youer8.com
纲要的“总则”指出:“环境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社会、心理条件的综合,是儿童发展的资源。幼儿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生成并开展活动。”因此创设良好的环境为幼儿合作、分享品质的形成奠定基础。其中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
1.物质环境的创设。小班幼儿喜欢具体、生动色彩鲜明的形象,每次在老师布置教室的时候,他们都喜欢围着看,好奇的用小手摸摸,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于是我们在环境布置中结合分享与合作的主题内容,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师生合作共同布置。例如:墙面布置中“春天来了”,师生通过画画、贴贴、剪剪、手印等共同创作完成了一片美丽的“柳林”,而孩子们经常会带一些自己喜欢的有关春天的物品来,如:照片、卡片、水果等,把它们“放”到“柳林”中,并兴奋地与老师、同伴一起说说、看看、尝尝。有一次,“枫林”中的橘子太少了,一下子就被几个孩子尝完了,浩浩急得直哭说:“我还没得吃呢。”这时,杰杰听见了说:“别哭了,我家有,我明天带多多的,给你们吃。”其他的小朋友听了也说:“我也带。”“我带苹果。”“我带梨”……最后连浩浩也说:“我带葡萄吧。”大家都开心地笑了。这时“春天来了”由此变成了“分享的柳林”孩子们从中感受了合作和分享的快乐。又如:“我们一起放风筝”、“去郊游”、“汽车叭叭叭”、“好玩的水”等系列主题,是孩子们在参与活动制作、欣赏富有童趣的画面的同时,与同伴合作分享的愿望更被激发了出来。
2.心理环境的创设。心理环境是一种隐性的环境,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气氛,一种感觉。 教师在幼儿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教师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因此,建立一个轻松、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平时的各个活动中,我们总能以理解、分析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行为,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心事,引导孩子去倾听同伴的叙述。我们教师经常会说一些这样的话: “老师有件高兴的事,好想告诉大家,让大家与我一起分享快乐!” “你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就说出来吧!让我们一起替你想个好办法!” “你们商量、合作着搭积木,真好!” “我这里有一本好书,我们一齐讲故事吧!” “你们都想当司机,每人给车加油了,汽车开不动,怎么办?” 教师引导的话语、赞许的目光、微笑的面容、亲切地点头等,能使幼儿受到极大的鼓舞,因而进一步强化合作与分享的动作,愿意更多地、自觉地做出合作与分享的行为。
总之,人际交往的能力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培养的,孩子正是在与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合作与分享的交往能力。合作与分享的品质在孩子身上有着比较明显的体现。但要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既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不是光凭说教就可以达到目的的,而是需要我们教师做一个有心人为孩子创设各种交往环境,并进行悉心指导。只有这样,才能结出累累硕果。
Tag:幼儿园专题研究,幼儿园课题研究,幼儿园教学研究制度,幼儿园常用资料 - 幼儿园专题研究
上一篇:幼儿园小班“爱心园”环创解读
《让幼儿学会交往-谈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的创设》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