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幼儿吧幼教文章幼儿园常用资料幼儿园观察记录引发小班幼儿与环境有效互动的操作方法» 正文

引发小班幼儿与环境有效互动的操作方法

[10-19 15:12:53]   来源:http://www.youer8.com  幼儿园观察记录   阅读:8675

概要:幼儿园教学环境是一本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无声的教科书。它作为一种“隐性的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个性陶冶和情感激励上所产生的作用是巨大的。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他们的年龄小,各方面能力较弱,通过和环境的有效互动来促使他们全方面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实践中,我总结出小班幼儿与环境有效互动的具体表现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必须是孩子喜欢的、有兴趣的环境。第二,是孩子自己主动参与、能够自己操作摆弄的环境。第三,幼儿是沉浸在这个环境之中的。第四,环境是动态变化的,随着幼儿需求发展而变化。第五,必须适合家长互动的,是家庭教育在环境中的延伸。这样的环境对幼儿的发展是有价值有意义的,能过使他们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发展水平得以提高。 针对这些具体表现,我采取了以下几种引发小班幼儿与环境有效互动的操作方法。 1、操作摆弄法 小班幼儿的认识依赖于行动,他们乐意摆弄和操作物体,他们的认知能力正是在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的。这样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对世界的认识还是感性的、具体的、形象的,常常需要实物和动作的帮忙,因此可以说,环境

引发小班幼儿与环境有效互动的操作方法,标签: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幼儿观察记录,http://www.youer8.com

幼儿园教学环境是一本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无声的教科书。它作为一种“隐性的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个性陶冶和情感激励上所产生的作用是巨大的。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他们的年龄小,各方面能力较弱,通过和环境的有效互动来促使他们全方面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实践中,我总结出小班幼儿与环境有效互动的具体表现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必须是孩子喜欢的、有兴趣的环境。第二,是孩子自己主动参与、能够自己操作摆弄的环境。第三,幼儿是沉浸在这个环境之中的。第四,环境是动态变化的,随着幼儿需求发展而变化。第五,必须适合家长互动的,是家庭教育在环境中的延伸。这样的环境对幼儿的发展是有价值有意义的,能过使他们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发展水平得以提高。
     针对这些具体表现,我采取了以下几种引发小班幼儿与环境有效互动的操作方法。
1、操作摆弄法 
     小班幼儿的认识依赖于行动,他们乐意摆弄和操作物体,他们的认知能力正是在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的。这样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对世界的认识还是感性的、具体的、形象的,常常需要实物和动作的帮忙,因此可以说,环境是他们学习的中介和桥梁。操作摆弄法是让幼儿亲自操作摆弄材料,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探索和学习,获得相关的感性经验。
     开学伊始,我根据主题以及幼儿的特点,在教室入口处创设了一面心情墙“今天你高兴吗?”。在墙壁上做了五只可爱的小动物,代表5个小组。它们手上分别拿着一些气球,代表着每一个孩子。气球上面贴着孩子们从家里带来的自己最满意的一张照片,而且是自己亲手贴上去的。气球的脸是可变的,旁边有两个小口袋(心情盒)里面放着哭脸、笑脸,每个孩子每天早上到幼儿园都从心情盒子里选择自己的心情。幼儿已能辨认、描述、并接受不同的情感。例如:高兴、喜欢、悲伤、难过等。因此,我们以两种色彩代表不同的情绪,有开怀大笑的脸,有微微笑开心的脸,这些都是红色的;还有难过耷拉着嘴角的不开心的脸和伤心流泪的哭泣的脸。幼儿自己根据当日的心情来选择,有的孩子今天不高兴,他真的会贴上一个小黄脸并对老师说:“老师,今天我不开心,本来爸爸答应带我去动物园的,但是他有事去不了,我只好上幼儿园来了。”也有的孩子说:“我今天不开心是因为老师说好吃完饭讲故事,可是有两个小朋友吃的特别慢讲故事的时间没有了。”这样既能让幼儿宣泄自己的情绪,也能帮助教师了解班上的幼儿的情绪状况、健康心境,可以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心理辅导,同时培养了幼儿关注别人的情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幼儿在与墙面环境的互动中得以成长。
【案例】心情墙
     一天,琳琳来园后选择一张黄色的不开心的脸准备贴在“心情墙”上,秋秋看见了马上问:“琳琳,你今天怎么啦?有什么不高兴的?”琳琳用好奇的眼神看着秋秋,说:“你是怎么知道的?”秋秋指了指琳琳手中的表情脸说:“是你的心情告诉我的。”这下琳琳终于明白了,于是把今天她没带玩具的事告诉了好朋友,秋秋听完后把自己多余的玩具借给了她玩,琳琳今天的一日活动没有受到一开始情绪的一丝影响。
●案例分析:
     情绪和情感是行为的动力。一般来说,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可以提高活动能力,而消极的情绪会降低活动能力。幼儿的控制力弱,其行为很容易受到直接的影响。心情墙的创设逐渐成了幼儿与教师、幼儿于幼儿之间的相互沟通、了解和帮助的桥梁。培养幼儿从小学会关心自己,关心周围人的情感,有利于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2、二度创作法 
     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注意力是随意的、注意时间是短暂的,这就需要教师加工、整合,重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二度创作法就是在幼儿进行创作的基础上,教师对他们的作品进行整合、加工,让它们更趋完美,使幼儿进一步体验到创作的乐趣。
     在水果图章这一环节里,我运用不同材质(土豆、莲藕、花菜、胡萝卜、青椒等)、不同大小、不同色彩的图章让幼儿在白色的铅画纸上任意敲印,在敲印的过程中孩子们体验到不同印章敲印的不同感觉和不同效果,使他们在材料运用中感受到美工活动的乐趣。随后,再进行二度创作,将幼儿的作品设计成各种形状的物体,有玲珑的花瓶、栩栩如生的花朵、美味的苹果、运动的小孩等等张贴在墙面上,给幼儿进一步的美的享受,使他们和材料及墙面环境互动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3、情景融入法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他们的思维具体形象依赖于一定的情景,所以我通过设置具体生动的环境让幼儿置身于相关的情境之中,通过与情景的交融互动促使幼儿发展。教室布置成春天的大花园,立体的花、树,飘逸的柳条,仿佛置身于鸟语花香的大自然,孩子们对春天的感受就特别深刻,和环境的互动也就特别得心应手。在“鞋子踏踏响”的主题中,我收集各种各样的鞋子:爸爸的大头皮鞋、妈妈的高跟鞋、宝宝的虎头鞋,还有雨鞋、棉鞋、拖鞋、溜冰鞋……开了一个鞋子展览会。孩子们置身于琳琅满目的鞋的世界,他们可以拿各种各样的鞋试一试,穿一穿,体验不同材质的鞋踩在地板上的声音,感受不同大小的鞋子换在脚上的感觉。再通过鞋底印寻找鞋子,在幼儿一次次的与环境的互动中观察力增强了,对事物的敏感度增加了。在学做小客人的主题中打破班级的界限,鼓励大家和平行班的同伴交朋友,请他们来班级做客,学习怎样做一个热情的小主人;同时,到隔壁班去做客,知道了怎样做一个文明的小客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培养了幼儿文明的举止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1] [2]  下一页


Tag:幼儿园观察记录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幼儿观察记录幼儿园常用资料 - 幼儿园观察记录

上一篇:新春才艺“大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