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幼儿吧小学教育网小学科学小学科学教案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1单元  神奇的机械» 正文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1单元  神奇的机械

[04-03 18:40:26]   来源:http://www.youer8.com  小学科学教案   阅读:8411

概要:6、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地方用到了滑轮?教师利用投影等手段出示生活中使用滑轮的图片或生活场景。7、使用滑轮有什么好处?滑轮到底有什么作用?让我们继续学习。二、了解滑轮的分类及作用。1、出示两种滑轮装置,教师操作演示提升重物。提问:在用滑轮提升重物时,两个滑轮的位置有什么不同?它们分别是什么滑轮呢?2、阅读教材第11页上半部分的内容,了解两类滑轮的名称和结构:定滑轮和动滑轮。3、我们通过滑轮提升物体的过程中,用力的大小跟原来有没有变化呢?学生提出假设,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书写部分假设。4、分组实践活动:⑴各个小组根据提供的 www.youer8.com滑轮、重物等分别做成定滑轮和动滑轮。⑵实践操作,研究两种滑轮在提升重物时的不同作用。5、交流实验现象,汇报实验收获。6、分析实验数据,讨论: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各有什么作用?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7、为什么两种滑轮具有不同的作用?你可以用杠杆和平衡原理来分析一下定滑轮和动滑轮分别属于什么杠杆类型吗?解释一下为什么使用定滑轮不能够省力,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8、讲述:定滑轮和动滑轮各有优点,也各有缺点,实际上单独使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1单元  神奇的机械,标签: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案,http://www.youer8.com
6、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地方用到了滑轮?教师利用投影等手段出示生活中使用滑轮的图片或生活场景。
7、使用滑轮有什么好处?滑轮到底有什么作用?让我们继续学习。
二、了解滑轮的分类及作用。
1、出示两种滑轮装置,教师操作演示提升重物。提问:在用滑轮提升重物时,两个滑轮的位置有什么不同?它们分别是什么滑轮呢?
2、阅读教材第11页上半部分的内容,了解两类滑轮的名称和结构:定滑轮和动滑轮。
3、我们通过滑轮提升物体的过程中,用力的大小跟原来有没有变化呢?学生提出假设,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书写部分假设。
4、分组实践活动:
⑴各个小组根据提供的

www.youer8.com 滑轮、重物等分别做成定滑轮和动滑轮。
⑵实践操作,研究两种滑轮在提升重物时的不同作用。
5、交流实验现象,汇报实验收获。
6、分析实验数据,讨论: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各有什么作用?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7、为什么两种滑轮具有不同的作用?你可以用杠杆和平衡原理来分析一下定滑轮和动滑轮分别属于什么杠杆类型吗?解释一下为什么使用定滑轮不能够省力,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
8、讲述:定滑轮和动滑轮各有优点,也各有缺点,实际上单独使用很少,应用的时候,常常既要省力,又要改变力的方向,使用方便,于是就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使用,扬长避短,这样就组成滑轮组。(出示使用滑轮组的场景)预测一下:滑轮组有什么作用呢?
三、游戏体验,研究滑轮组的作用。
1、布置游戏活动:
⑴游戏工具:两根结实的木棍、8米长的绳子。
⑵游戏目的:通过活动和游戏让学生体验滑轮组的力量,了解滑轮组的连接方式。
⑶游戏人数:3-4人组成一组,共同进行活动。
⑷游戏方式:
A、将绳子的一端系在一根木棍上,然后将这根绳子绕过第二根木棍,再回到第一根木棍,然后再绕过第二根木棍。
B、请两位同学站在距离一米远的地方站稳,并握紧木棍。
C、第三位同学小心地拉动绳子的另一端。
观察并体验:结果怎么样?
2、组织讨论:
⑴当你拉动绳子时,其他两位同学能够抓住木棍站在原地不动吗?
⑵如果把绳子再绕木棍一圈,结果会怎么样?再绕一圈呢?
⑶绳子缠绕的圈数和你所需要的拉力大小有什么关系吗?
3、拓展研究活动:
组装滑轮组,研究滑轮组的作用。
4、找一找,你周围哪些地方用到了滑轮?他们分别发挥着什么作用?
四、课外拓展研究。
1、课外探究:升降电梯的秘密。
2、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滑轮装置。
⑴制作一种能够吊起重物的简单滑轮装置。
⑵制作能够升降旗的滑轮装置。
⑶制作能够来回传递便笺的滑轮装置。
1-6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事例说明传动是机器中普遍存在的;●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传动装置的结构和作用;●会组装一个皮带传动装置、齿轮传动装置和链条传动装置。
知识与技能:●知道几种传动装置的结构与功能;●知道怎样来传递运动和能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喜欢进行有关传动的研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其乐趣;●留心观察所见到的机械中的传动装置。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演示材料:装配好的皮带传动装置模型、打开后盖的座钟、三球演示仪、自行车、音乐盒、《木偶奇遇记》录像片段、几种不同的传动装置的电教课件。分组实验器材:皮带传动组件、齿轮传动组件、链条传动组件(工具箱配备)、橡皮筋、皮带轮、瓦楞纸板条、塑料瓶盖等。
学生准备:带一些会运动的玩具如玩具赛车、跳蛙、回力汽车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观看录像,导入新课。
1、观看录像,欣赏动力传递的过程。
2、结合录像解释:这些可以把动力传到另一个地方的装置叫做"传动装置"。
二、探究几种传动装置的结构和功能。
(一)、探究皮带传动的特点。
1、教师出示一个皮带传动装置,操作演示。学生观察:这个传动装置是由哪些部件组成的?
2、教师操作皮带传动装置,学生观察轮子的运动状态。
3、交流讨论:当大轮运动时,小轮是何种状态?大轮和小轮的运动方向是怎么样的?大轮和小轮转动的快慢一样吗?动力是依靠什么传递到小轮上的?
6、分组操作实践。
7、交流汇报,操作演示。
8、讨论:皮带传动有什么特点?
(二)、探究齿轮传动的特点。
1、电脑演示、放大座钟内部的传动装置,观察:这种传动装置的结构跟皮带传动装置有什么不同?
2、观察传动装置的运动状况,了解此种传动方式叫"齿轮传动"。
3、分组操作实践:各组利用工具箱内提供的材料做一个齿轮传动装置,研究传动特点并填写实验记录。
4、汇报实验现象,交流实验收获。
5、讨论:
⑴在齿轮传动装置中,相邻的两个齿轮转动方向有什么特点?
⑵齿轮传动中,齿轮转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三)、探究链传动的特点。
1、依靠一根结实的链条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教师操作演示链传动装置,学生观察两个轮子的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
2、交流发现。
3、操作实验器材,体验链传动的特点。
4、比较:链传动与皮带传动、齿轮传动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三、巩固应用,迁移拓展。
1、谈话:找一找玩具的哪个部分是起传动作用的,说一捉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种传动方式。
2、提问: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机器分别运用了什么传动方式呢?
3、拓展迁移:
⑴玩一玩:将两只注射器装满水,用胶管连通,推动或者拉动其中一只注射器的活塞,观察另一只活塞的运动,说一说其中的道理。
⑵了解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类型的传动装置。

上一页  [1] [2] [3] 


Tag:小学科学教案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案小学科学 - 小学科学教案

上一篇: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2单元形状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