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分 桃 子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第五册P54—56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列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2、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过程:一、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数能整除被除数的十位上的数) 1、出示情境,引导观察。 (1)师:(出示情境)“两只猴子围着堆在一起的48个桃子,在商量着什么”。 (2)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教师可以问:小猴子们想吃桃子,小朋友们观察一下,它们碰到什么问题了?让学生先在小组中说说自己对图意的理解,然后个别汇报,了解猴子的数量、桃子的数量,小猴子想吃桃子,为了公平必须平均分等信息。2、提出问题 师:你们能提出问题?(如:48个桃子要平均分给2只猴子,1只猴子分到几个呢?) 3、探究计算方法 (1)教师建议:同学们先用学具摆一摆,然后在纸上算一算,在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24 (2)学生汇报各种算法。4板书:①40÷2=20 ② 88 8÷2=40 20+
北师大版数学第五册第六单元 除法 教学设计,标签: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学设计,http://www.youer8.com分 桃 子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第五册P54—56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列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数能整除被除数的十位上的数)
1、出示情境,引导观察。
(1)师:(出示情境)“两只猴子围着堆在一起的48个桃子,在商量着什么”。
(2)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教师可以问:小猴子们想吃桃子,小朋友们观察一下,它们碰到什么问题了?让学生先在小组中说说自己对图意的理解,然后个别汇报,了解猴子的数量、桃子的数量,小猴子想吃桃子,为了公平必须平均分等信息。
2、提出问题
师:你们能提出问题?(如:48个桃子要平均分给2只猴子,1只猴子分到几个呢?)
3、探究计算方法
(1)教师建议:同学们先用学具摆一摆,然后在纸上算一算,在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24 |
4 |
8 |
8 |
0 |
(3)引导学生比较各种算法,并选择自己认为好的方法。
二、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数不能整除被除数的十位上的数)
1、出示情境,提出问题
(1)创设“3只猴子分48个桃子”的情境
(2)这群小猴子又遇到什么困难了?能用刚才的方法来解决这个新问题吗?
2、探究计算方法
(1)学生操作、思考、解决问题
(2)小组交流,学生可能有很多不同的想法,如:可以先分整篮的,再将剩的1篮与另外8个合在一起再分:也可以先分8个后余2个,再拿出1篮与2个合起来,每只猴子再分4个,最后分3篮,所以每只猴子分别是2+4+10=16(个)。
(3)反馈、质疑。师:你们能将讨论的结果说给大家听吗?(教师要注意展示分的方法和算式,将具体的操作和抽象的算式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评价、质疑中得出恰当的结论。)
师:你们还有什么问题?
3、小结:
我们解决的两个问题中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什么时候需要把整篮的桃子打开来分?
三、应用
小猴子拿着分到的桃子高高兴兴地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又碰了一些问题,55页练一练第1题(小猴回家)……
学生独立计算,同桌相互检查。
练一练(第2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很多问题,提出问题以后,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解答,再与同伴交流。
板书设计:
分 桃 子
有4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多少个?
48÷2=24(个)
答:每只猴子分24个。
教后反思:
淘 气 的 猴 子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第五册p57-p58
教学目标:
1、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是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想法的过程,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出示情境,引导观察思考。
(1)结合教科书,教师可以创设“4只猴子来到桃树下,想分吃桃树上的果子,树上一个桃子也没有了”的情境。
(2)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并指出要4只猴子没有分到一只桃的情况可以用算式0÷4表示。
(3)利用情境图引导学生理解0÷4的意义,得出结果。
(4)联系学生生活经验,说一说“0÷7、0÷8”等于多少。
小结并齐读结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二、探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1、出示题目(1)408÷4=
(1)引导学生估算,商大约是多少?是几位数?
(2)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交流。
(3)小组代表汇报算法,老师板书。
(4)评议各种做法,引导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方法。
2、出示题目(2)612÷3= 840÷6=
(1)引导学生估算,商大约是多少?是几位数?
(2)引导学生笔算:612÷3
(3)学生估算840÷6后,独立笔算,教师点拨
3、比较分析:三道题有什么共同之处?
小结:哪一位上不够商一,就在哪一位上商0。
4、练一练
教科书第58面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应用
出示:小红全家去旅游,一共照了216张照片,每本相册50页。
(1)如果每页放2张照片,2本这样的相册够吗?
(2)如果每面放4张照片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算法,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
四、问题解决
出示:教科书第58页第4题
学生讨论后,学生代表汇报,老师适时点拨。
学生可能的解法有:
(1)5+1=6,30÷6=5,5×5=25
(2)30÷5=6=5+1,5×5=25
买5瓶可以满足6人,买10瓶可以满足12人……,买25瓶正好满足30人。
板书设计:
淘 气 的 猴 子
0÷4=0 0÷5=0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教后反思:
练 习 七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第五册P59-60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
2、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加、减、乘、除的笔算法则,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法则。
1、做教科书P59页第1题
每大组指名一人上讲台做,比赛谁做得快。
2、做教科书P59页第2题
指名上讲台做,其他学生在下面做,全班汇报。
3、做教科书P59第3题
将做好的写有题目和数字的锁和钥匙分发给12名同学,用找朋友的方法做。
4、教科书P59第4题
学生做,老师与学生一起探讨、交流,再全班交流,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两个倍数为什么不一样?
5、教科书P60第5题
指名上台做,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吗?
二、复习四则运算法则
做教科书第6题,学生自己做,老师与学生一起交流,请最先做完的同学生上台演示。
三、复习应用题的做法
1、教科书做P60页第7题。
引导学生:“谁打得快?”(是要看谁打的字数多),请你们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答。
2、帮助学生理解教科书P60第8题题意,回家做。
教学反思:
送 温 暖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第五册P61-62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和验算。
2、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解决问题。
一、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
1、出示“送温暖”具体情境
华夏小学的同学要捐书给希望小学,想要小朋友们帮帮他们,你们愿不愿意?
2、提出问题
教师出示问题:“华夏小学同学捐出576本故事书,送给6所希望小学,平均每所小学分到多少本?”
3、列出算式:576÷6
4、探讨估算方法
(1)、学生独立估算商是多少?
(2)、组内讨论估计的过程。
5、探究竖式计算方法。
(1)学生列出竖式。
(2)提出问题:被除数百位上的“
(3)交流反馈
(4)教师小结: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两位。
(5)学生独立计算后,引导学生理解商“
二、学习验算方法。
1、教师提出探索性问题。
要检验商是否正确该用什么方法验算?
2、学生独立思考
3、同伴交流
4、全班汇报,教师归纳小结:要检查除法算得对不对,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来验算。
5、尝试解决问题
问题(1)如果把这些书送给4所希望小学,平均每所小学分多少本?
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独立计算后集体讨论计算方法。
问题(2)王老师有100元,最多可以买几盒拼图,还剩多少元?
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你遇到了什么问题?
小组代表汇报,集体解决问题。
6、质疑: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三、巩固练习
1、出示教科书P62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计算方法,鼓励学生用比较分析法做。
(3)集体订正。
2、摘苹果游戏
(1)出示试题,贴上苹果。
846÷6 156÷4 364÷7
432÷6 389÷9 872÷4
(2)摘下商是两位数的算式上的苹果
(3)算一算,集体练习,指名部分学生板演。
四、应用
1、出示教科书P62第4题,按如下过程进行思考。
(1)说出题中的数学信息。
(2)找出题中的数学问题。
(3)找出问题解决的方法。
(4)独立完成
2、出示教科书P62页第五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板书设计:
送 温 暖
华夏小学同学捐出576本故事书,送给6所希望小学,平均每所小学分到多少本?
576÷6=96(本)
答:平均每所小学分到96本。
教后反思:
买 新 书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第五册P63-64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学习新知
师:(出示教科书P63页图及条件:学校图书室买来200本书放在2个书架上,每个书架4层)请你们仔细观察,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汇报)
生一:平均每个书架放多少本?
生二:两个书架一共多少层?
生三: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
……
师:很好!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有些问题是我们以前解决过的问题,有些是我们今后要解决的问题。先请同学们解决第一个问题,即平均每个书架放多少本?(生:独立思考解决,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
方法一:200÷2÷4
=100÷4
=25(本)
方法二: 200÷(2×4)
=200÷8
=25(本)
二、练习
1、教科书P63页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请同学们说一说连除和乘除混合(带小括号)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师:刚才同学们做了四道题,和我们上面解决问题的算式放在一起仔细观察,你发现他们的共同点吗?
2、教科书P第2题
师:游了2个来回是什么意思?学生理解后再独立做。
3、教科书P64第3题。
4、教科书P64,第4题。
三、问题解决
师:某班要举行一次朗诵比赛,每位学生的朗读时间为3分。一位学生选了一篇840个字的文章,在比赛前试读时,他用了5分,怎么办?请大家先小组讨论,拿出方案(给学生3-5分钟讨论)。
再组织汇报交流。
板书设计:
买 新 书
学校图书室买来200本书,放在2层书架上,每个书架有4层。你能算出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书吗?
200÷2÷4 200÷(2×4)
=100÷4 =200÷8
=25(本) =25(本)
答:平均每层放了25本书。
教学反思:
练 习 八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第五册P65-67
教学目标:
1、巩固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和连除以及乘除混合两步运算。
2、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提高学生提问题和运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卡片(剪成各种形状,写上算式)水果图片(葡萄、香蕉、桔子、梨)挂图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视算
1、直接说出得数 P65 1
教师出示式题卡片,要求学生看算式直接说得数。
采取抢答的形式。
2、看算式说说商是几位数 P65 3
(1) 教师出示写有式题的卡片,让学生直接说出商是几位数。
(2) 教师随意抽出几题,指名说说是怎样判断的。
活动二:猜一猜,填一填。
1、①出示48×6=290 290÷6的余数是□
P65 2 提问:方框里该怎样填?
你是怎样想的?
②出示 106×4+3=427 427÷4=□……□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指名说说是怎样想的。
③启发思考:通过刚才两题的练习,你发现了什么?
1、P67 10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分别指名说说是怎样想的。
活动三:计算
2、P65 3 列竖式计算
3、P65 5 列梯等式计算(先让学生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装果篮
出示水果图片,并标出每种水果的价钱。
出示三个水果篮,也标出价钱。
1、先让学生独立给果篮配上合适的水果。
2、小组交流:你是怎样配果篮的,为什么这样配?(要求每位同学都说出自己的想法。)
二、活动二:参观自然博物馆
1、出示新华小学各年级学生人数表:
年级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人数 |
95 |
100 |
98 |
105 |
97 |
99 |
2、提问:
问题1:新华小学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集体订正。
问题2:分乘9辆车去参观自然博物馆,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
问题3:博物馆规定每批参观人数不超过200人,怎么安排合适?
①先组织学生分组交流(学生分组交流时,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列出算式,再分组交流)。
②全班交流(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③组织全班同学评价:你认为他算得对吗?为什么?你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三、活动三:坐空中缆车
1、引导学生观察,说一说图意。
2、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3、全班交流:
①你是怎样做的?你的方法是什么?完成此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四、活动四:出黑板报
1、让学生说一说图意。
2、让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
师:你们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样做?
要求平均每行写多少字,必须先求什么?
五、活动五:买奖品
1、审题,引导学生弄懂题意。
2、小组讨论:提出购买奖品的方案(注意:让学生小组讨论时,①要分工协作;②有方案设计记录)。
3、全班交流:你们组设计的购买奖品的方法是怎样的?(如果有多媒体让学生拿到多媒体上展示)。
六、作业
教科书 P65,4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