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4——98页。教学目的: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掌握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口算;能结合现实素材进行初步的估算。 2、经历探索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过程,体会加减法的联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的方法;通过算法多样化,初步学会有个性的学习。 3、能利用所学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过程,体会加减法的联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的方法;通过算法多样化,初步学会有个性的学习。单元结构:信息窗一:运动会报名 信息窗二:领饮料信息窗三:投沙包比赛 信息窗四:赛跑分组 信息窗五:领奖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运动会报名——信息窗1,教科书第74——75页。教学目的: 1、经历主动探索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的进行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的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小小运动会》教学设计,标签: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学设计,http://www.youer8.com
——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4——98页。教学目的: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掌握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口算;能结合现实素材进行初步的估算。 2、经历探索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过程,体会加减法的联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的方法;通过算法多样化,初步学会有个性的学习。 3、能利用所学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过程,体会加减法的联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的方法;通过算法多样化,初步学会有个性的学习。单元结构:信息窗一:运动会报名 信息窗二:领饮料信息窗三:投沙包比赛 信息窗四:赛跑分组 信息窗五:领奖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运动会报名——信息窗1,教科书第74——75页。教学目的: 1、经历主动探索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的进行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 2、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交流自己的算法,感受算法多样化。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教学重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教 具:教科书、学具第 五 课 时教学内容:投沙包比赛——信息窗3,教科书第81——82页。教学目的: 1、经历主动探索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的进行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 2、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交流自己的算法,感受算法多样化。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教学重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教 具:教科书、学具第 六 课 时 自主练习教学内容:练习课,教科书第83页。教学目的: 1、经历主动探索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的进行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 2、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交流自己的算法,感受算法多样化。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教学重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第 七 课 时教学内容:赛跑分组——信息窗4,教科书第84——85页。教学目的: 1、经历主动探索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的进行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 2、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交流自己的算法,感受算法多样化。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教学重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教 具:教科书、学具第 八 课 时 自主练习
教学内容:练习课。教科书第85——86页。教学目的: 1、经历主动探索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的进行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 2、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交流自己的算法,感受算法多样化。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教学重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教 具:教科书、学具第 九 课 时教学内容:领奖——信息窗5,教科书第87页。教学目的: 1、通过图中大量的信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筛选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现实的情景画面,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第 十 课 时 自主练习教学内容:练习课,教科书第88——89页。教学目的: 1、进一步巩固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教学重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第十一课时 回顾整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0——91页。教学目的: 1、该部分包括“回顾整理”和“综合练习”两项内容。回顾整理是借助图画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的回顾。 2、通过回顾整理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引导学生说出想到了加减法的哪些知识,引起学生的思考。 3、通过学生的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在操作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巩固20以内数的进位加和退位减的计算方法。教学重点:通过学生的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在操作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巩固20以内数的进位加和退位减的计算方法。教 具:教科书、学具第十二课时 综合练习教学内容:课本92页的1—5题。教学目的: 1、通过练习,让学生能独立完成数学计算题,做到正确、速度快。并能通过游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猜一猜,画一画等活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通过让学生涂涂说说,复习巩固位置的有关知识。教 具:教科书、学具
[1] [2] 下一页
Tag: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小学数学 -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上一篇: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统计《我 换 牙 了》教学设计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小小运动会》教学设计》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