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1.在没有标点符号或语法上本不应停顿的地方安排停顿、甚至延长停顿的时间。例如: 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再见了,亲人》) 朗读这句话,为了表现志愿军战士不愿和不忍马上说出大娘失去了惟一的亲人小孙孙这一残酷的现实,“房子已经炸平了”前面的逗号,停顿时间可以加上;在“房子”后面也可以再安排一个较长的停顿。 2.在有标点符号应该停顿的地方,缩短停顿时间,甚至紧连。例如: 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奋不顾身,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飞夺泸定桥》) 朗读这句话,一方面语速要快,同时分句之间迅速连接,基本不换气,以造成一种勇往直前的紧张气氛和强烈的动作感。以上我们谈的是句中的停连的处理。那么,一句话、一段话、一篇作品朗读结束了,应该怎样处理停顿呢?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急收。例如: 红军的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飞夺泸定桥》) “最前线”要坚实、迅速地收住,“线”字要读得声
小学语文朗读与朗读教学,标签: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集,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网,http://www.youer8.com
以上我们谈的是句中的停连的处理。
那么,一句话、一段话、一篇作品朗读结束了,应该怎样处理停顿呢?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2.缓收。例如:
人们还是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好像在等待周总理回来。
望着它,我忽然觉得,这纯洁的花朵,不就像咸阳人纯洁的心灵么?(《梨花满咸阳》)
悲伤: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迷糊了我的眼睛。
(《我的战友邱少云》)
五、不同体裁课文朗读举例
下面,结合不同体裁的课文,具体谈谈如何朗读。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所讲的是教师如何朗读及为什么要这样朗读,因此可能比较多的涉及朗读的各种技巧、术语。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可以借鉴这些,但是一定要有选择,而且要转化为学生能够理解、接受的语言,努力做到深入浅出。
(一)童话
朗读童话要注意语调的儿童化。儿童化语调并不是模仿儿童的音调朗读,而是读给儿童听的语调,其特点是:语速较慢,语气柔和,停顿多,拖音多,以便于儿童理解。如《小猴子下山》中有这样两句:
有一天/小猴子下山来,走到一块/玉米地里。它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
—表示拖音,/表示极短促的停顿。
朗读童话,还要体现不同角色说话的音色特点,使各个角色的个性鲜明。要确定好褒贬对象,恰当表现好立场、感情。
《骄傲的孔雀》朗读指导
(见《骄傲的孔雀》朗读提示)
(二)散文(写景)
《海上日出》朗读指导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