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幼儿吧小学教育网教学论文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朗读与朗读教学» 正文

小学语文朗读与朗读教学

[10-19 15:55:55]   来源:http://www.youer8.com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阅读:8610

概要: 1.在没有标点符号或语法上本不应停顿的地方安排停顿、甚至延长停顿的时间。例如: 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再见了,亲人》) 朗读这句话,为了表现志愿军战士不愿和不忍马上说出大娘失去了惟一的亲人小孙孙这一残酷的现实,“房子已经炸平了”前面的逗号,停顿时间可以加上;在“房子”后面也可以再安排一个较长的停顿。 2.在有标点符号应该停顿的地方,缩短停顿时间,甚至紧连。例如: 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奋不顾身,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飞夺泸定桥》) 朗读这句话,一方面语速要快,同时分句之间迅速连接,基本不换气,以造成一种勇往直前的紧张气氛和强烈的动作感。以上我们谈的是句中的停连的处理。那么,一句话、一段话、一篇作品朗读结束了,应该怎样处理停顿呢?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急收。例如: 红军的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飞夺泸定桥》) “最前线”要坚实、迅速地收住,“线”字要读得声

小学语文朗读与朗读教学,标签: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集,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网,http://www.youer8.com

    1.在没有标点符号或语法上本不应停顿的地方安排停顿、甚至延长停顿的时间。例如:

    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再见了,亲人》)

    朗读这句话,为了表现志愿军战士不愿和不忍马上说出大娘失去了惟一的亲人小孙孙这一残酷的现实,“房子已经炸平了”前面的逗号,停顿时间可以加上;在“房子”后面也可以再安排一个较长的停顿。

    2.在有标点符号应该停顿的地方,缩短停顿时间,甚至紧连。例如:

    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奋不顾身,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飞夺泸定桥》)

    朗读这句话,一方面语速要快,同时分句之间迅速连接,基本不换气,以造成一种勇往直前的紧张气氛和强烈的动作感。

以上我们谈的是句中的停连的处理。

那么,一句话、一段话、一篇作品朗读结束了,应该怎样处理停顿呢?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急收。例如:

    红军的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飞夺泸定桥》)

    “最前线”要坚实、迅速地收住,“线”字要读得声音实,音节短,不要拖长。

2.缓收。例如:

人们还是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好像在等待周总理回来。     

www.youer8.com                  (《十里长街送总理》)

望着它,我忽然觉得,这纯洁的花朵,不就像咸阳人纯洁的心灵么?(《梨花满咸阳》)

    结尾处要舒缓、松弛地收住,给人以回味和思索的余地。

    3.强收。例如:

    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  

    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我的“自白”书》)

   “蒋家王朝”要坚定、果断地收住,既不能急促,也不能舒缓,声音要大一些,唇舌要用力,表现出必胜的信心。

   (五)语调

    语调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它和声音的高低、轻重、快慢都有关系。同一句话用不同的高低升降、轻重缓急来读,就形成不同的语调,表达出不同的语气。这里我们主要谈句调。

    整句话声音的高低叫句调。声音高叫高句调;声音低叫低句调。声音的高低是由声带的松紧决定的。声带拉紧,声音就变高;声带放松,声音就变低。

    朗读中常要运用句调的变化表达感情,烘托气氛。

    1.表示兴奋、喜悦等用高句调;表示悲伤、惭愧等用低句调。例如:

    兴奋: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                           (《海上日出》)

    喜悦: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只小小的蜡烛。(《卖火柴的小女孩》)

悲伤: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迷糊了我的眼睛。

(《我的战友邱少云》)

    2.赞扬的态度用高句调,批评的态度用低句调。

    3.活泼开朗、狡猾奸诈的人说话,用高句调;沉着庄重、忠厚老实的人说话,用低句调。一般老年人、男性说话用低句调,年轻人、小孩、女人说话用高句调。

    4.叙述和对话夹杂在一起时,叙述的部分用较低的句调,对话的部分用较高的句调。

    5.紧张激烈的场面用高句调,平静或凄凉的场面用低句调。

 

五、不同体裁课文朗读举例

下面,结合不同体裁的课文,具体谈谈如何朗读。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所讲的是教师如何朗读及为什么要这样朗读,因此可能比较多的涉及朗读的各种技巧、术语。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可以借鉴这些,但是一定要有选择,而且要转化为学生能够理解、接受的语言,努力做到深入浅出。

(一)童话

朗读童话要注意语调的儿童化。儿童化语调并不是模仿儿童的音调朗读,而是读给儿童听的语调,其特点是:语速较慢,语气柔和,停顿多,拖音多,以便于儿童理解。如《小猴子下山》中有这样两句:

有一/小猴子下山来,走到一/玉米地里。它看/玉米结得/又/又……

—表示拖音,/表示极短促的停顿。

朗读童话,还要体现不同角色说话的音色特点,使各个角色的个性鲜明。要确定好褒贬对象,恰当表现好立场、感情。

《骄傲的孔雀》朗读指导

(见《骄傲的孔雀》朗读提示)

(二)散文(写景)

《海上日出》朗读指导

   《海上日出》是一篇描写景物的文章。朗读这样的文学作品,重点是绘景绘色,使人听了如见其物,如临其境。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加强形象感受,而加强形象感受的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就是运用“情景再现”。所谓“情景再现”,就是要求朗读者不仅要在头脑中浮现出语言文字描绘的客观形象,而且还要进入到作品描绘的特定情境、场景之中,仿佛我就是作者,要把作品中描写的一切都作为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历,进行设身处地的感受。此外,散文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语言细腻、含蓄,朗读散文一般要用较轻柔的语调。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集,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网教学论文 -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上一篇:文本细读视角下的阅读教学内容开发——以《老人与海鸥》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