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幼儿吧小学教育网教育范文教师培训提高李炳亭:什么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正文

李炳亭:什么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10-19 15:55:55]   来源:http://www.youer8.com  教师培训提高   阅读:8582

概要: www.youer8.com时间。教师怎样参悟“盯、观、跟”?所谓“盯”,盯的首先是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观,观的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过程;跟,跟踪进度、跟踪效益、跟踪发展。 几个基本辨别常识现在我可以这样下结论了:仅仅高效的未必是高效课堂,但高效课堂一定高效。我甚至还可以这样说,“唯高效”的课堂不用怀疑,它属于应试教育的阴魂不散,如今又披着高效课堂外衣来霍乱教育。这是我写这篇文章,批判带引号的“高效课堂”的初衷。其实鉴别高效课堂的真伪并不复杂。 第一,看黑板多少。拉开课桌未必就是高效课堂,这句话没错,但没有黑板却难以实现高效课堂的真正理想。黑板相当于超市的货架,没有货架的超市岂能称为超市?也无法指向人人、实现分层。好教育必须为学和学生而设计,尊重差异,各取所需,因材施教,人人成功。 第二,看学生动的如何。学生是个别在动,还是全体在动?是主动在动还是被驱使在动?动有三看,听声音、评动作、看表情。好教育其实就写在脸上,盛在眼中,种在心里。一节好课,要从三个维度来评价,课堂氛围、参与人次、学习效益。 第三,教师讲些什么。不是不准讲,而要看讲是否服务于学,是灌输还

李炳亭:什么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标签:教师培训总结,教师培训计划,http://www.youer8.com
www.youer8.com 时间。教师怎样参悟“盯、观、跟”?所谓“盯”,盯的首先是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观,观的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过程;跟,跟踪进度、跟踪效益、跟踪发展。

 

几个基本辨别常识

现在我可以这样下结论了:仅仅高效的未必是高效课堂,但高效课堂一定高效。我甚至还可以这样说,“唯高效”的课堂不用怀疑,它属于应试教育的阴魂不散,如今又披着高效课堂外衣来霍乱教育。这是我写这篇文章,批判带引号的“高效课堂”的初衷。

其实鉴别高效课堂的真伪并不复杂。

   第一,看黑板多少。

拉开课桌未必就是高效课堂,这句话没错,但没有黑板却难以实现高效课堂的真正理想。黑板相当于超市的货架,没有货架的超市岂能称为超市?也无法指向人人、实现分层。好教育必须为学和学生而设计,尊重差异,各取所需,因材施教,人人成功。

 第二,看学生动的如何

学生是个别在动,还是全体在动?是主动在动还是被驱使在动?动有三看,听声音、评动作、看表情。好教育其实就写在脸上,盛在眼中,种在心里。一节好课,要从三个维度来评价,课堂氛围、参与人次、学习效益。

  第三,教师讲些什么。

不是不准讲,而要看讲是否服务于学,是灌输还是启发,是教导还是诱导,是告知结论还是梳理思路。当然初期可以精讲,但建议尽量少讲,好教师一般能“不教而教”。

  第四,是否使用模式。

模式未必适合每个学科,但没有模式的课堂往往会更加糟糕,模式是基本法度,有时候模式也是生产力,有模式至少可以让每节课“保底”。

 第五,导学案是不是能“制导”

导学案承载了“育人”与“会学”的诸多功能。导学案不是习题集,是学生学法的“学步车”,是到达能力目标的导航仪,是驶向终点的方向盘。

第六,测评不是考试

高效课堂立足实然目标,抓住应然目标,抵达必然目标。实然目标寓于应然目标,既通过学会,然后会学,体会乐学,生成创学,实现新课改从“三位目标”到高效课堂“四维目标”的跨越。测评既是考察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更是寻找和查看学生能力的生长点,对学习情感和精神成长做出验收。

 第七,课堂评价几个标准:

预习三要:围绕导学案预习、自主解决50%问题、标注出“不会的”问题。

展示三性:展示选择“近共性”问题、强调展示过程中的互动性、追求生成的价值性。

小组三评:互动温度、拓展宽度、生成的高度。

课堂三环:预习、展示、反馈。

课堂三生:生活、生态、生命。

学习三法:独学、对学、群学。

学案三背:学生、学情、学法。

课堂三动:身动、心动、神动。

学习三宝:双色笔、活页夹、纠错本。

简单来说,课改其实很“简单”,如果你认为从“系统”入手太过复杂,那我可以把高效课堂简化成操作性很强的东西,当然我还是要提醒,课改其实不是“方法”的改良,是观念的革新,但任何革新都需要落实在“方法”上,通过“技术”的手段去加以实现,一旦离开了可触可及的“方法”、“技术”,就变成了纯粹的理论探讨,“坐而论道”或者指望用理论去解决具体问题是不现实的。

改变学习状态就是课改。

如果你真正理解了这句话,那就去做吧。

其实,知道课改是什么只需要三分钟时间。

火箭发射复杂吧,可有时候就简单到只需要动动手指头,然后按动一下电钮,中了。至于火箭有几部分组成,它的飞行原理是什么,什么时候进入飞行轨道,这一切和你有什么关系呢?因为你只负责动手指、按电钮。

教师不是发明火箭的科学家,严格说来,教师只是课堂上的点火者。如果教师只是负责按动电钮的那个人,那么,咱们一起来回答谁是“火箭”呢?那个进入太空、绕着轨道飞行的人,其实正是学生!教师为什么而教,教又是为了什么?咱煞费苦心的不就是为了让学生“飞起来”吗?!

谁见过按电钮的人搂着火箭一起飞呢?可传统课堂要求教师要会飞,并且还要善于“替学生”飞。其实,这不怪教师,因为教育主管部分和校长们一直在乐此不疲地强迫老师们飞,而且还把教师飞叫做专业化。到头来,教师队伍里果然“飞出来”了几个善飞的,可学生孩子却留在原地“看表演”,甚至连踮起脚尖的可能性也没了。今天的学生有几个离开了教师的教还会学呢?

www.youer8.com “灌输”好比“喂养”,学生们习惯了“被喂养”。不会学不是学生的错,错在我们的教育观念上。

教育就是尽可能让学生学会飞翔,并且越飞越高。可让孩子躺在床上,是无法令其学会飞翔的。要想让学生学会飞,前提首先是准许他飞。可教师在课堂上灌呀灌、讲呀讲,时间就在这样的“灌讲”中被无情地占去了、流失了,我们剥夺了学生“自已动手”的权利,自然无法培养出会飞的人,今天中国教育的可悲之处就在于,真正的“飞人”不是学生,也不是教师!

如果明白了教师的角色定位——按电钮者,那么课改的问题则迎刃而解。反之,如果给教师的角色定位发生错乱,坏了,一旦致使教师陷入劳什子的关于火箭的构造、原理、系统、参数……等等这团乱麻里,今天让他们搞教材创新、多元评价,明天再搞过程控制、教学艺术,搞来搞去,没玩没了,自会令其头晕脑胀,热情全无。这些深奥复杂的玩意儿还是尽可能留给专家们去研究吧,对于教师,他们压根就不是发明和研究火箭的人,教师和教育研究者原本就是两个概念,能不能令其各行其道、各尽其职?让他们只负责按动电钮、操作课堂。因此,课改就是想法让教师的工作单纯了再单纯,单纯到越简单越好,越能操作越好。

现在就有这样最简单、最单纯的方法——高效课堂的五步三查模式。这套模式和“按电钮”差别不大,亦和“傻瓜相机”一样操作简单,你尽管按动电钮就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培训总结,教师培训计划教育范文 - 教师培训提高

上一篇: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答辩题

《李炳亭:什么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