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www.youer8.com堂不是限制他们讲而遭遇到了抵制吗,现在,你就发挥他们的作用,鼓励他们成立“教师俱乐部”,会跳舞的成立舞蹈俱乐部,会写诗的成立诗歌俱乐部,教师俱乐部和学生社团挂接呼应起来搞,你想象一下这样的学校生活是什么样的。当然,教育是为了展示和张扬学生的个性和进步。沿着这个思路,我们是不是还要重视班级乃至学校“媒体”的创办呢。广播站,为什么不可以尝试每个班一周,轮流负责编采播,“竞”起来,学校里的一切事情都“竞”起来,就能够激发出“声色”。对了,学校就是要围绕“声色”来创建“特色”,其实,特色就特在“学生”上,而不是你每年能考上多少清华北大,你有多少名特级教师,有什么领导来视察过学校。“声”是广播站、电视台,“色”是班级媒体,当然包括黑板报和班级报纸。除了鼓励他们创办这些,顶重要的是你要把他们的创作成果适时地“展览”出来,千万不可养在深闺人未识,这样就失去了原动力了,如何展览?很简单,你只需要在通过教学楼的过道上,栽上几个橱窗,然后不断展览更换,除此外,每周还要评奖,各种奖状不断发,别小看奖状,,虽然不值钱,但它代表的是什么,没有人不看重自己的脸面的
李炳亭:什么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标签:教师培训总结,教师培训计划,http://www.youer8.com当然,教育是为了展示和张扬学生的个性和进步。沿着这个思路,我们是不是还要重视班级乃至学校“媒体”的创办呢。广播站,为什么不可以尝试每个班一周,轮流负责编采播,“竞”起来,学校里的一切事情都“竞”起来,就能够激发出“声色”。对了,学校就是要围绕“声色”来创建“特色”,其实,特色就特在“学生”上,而不是你每年能考上多少清华北大,你有多少名特级教师,有什么领导来视察过学校。“声”是广播站、电视台,“色”是班级媒体,当然包括黑板报和班级报纸。除了鼓励他们创办这些,顶重要的是你要把他们的创作成果适时地“展览”出来,千万不可养在深闺人未识,这样就失去了原动力了,如何展览?很简单,你只需要在通过教学楼的过道上,栽上几个橱窗,然后不断展览更换,除此外,每周还要评奖,各种奖状不断发,别小看奖状,,虽然不值钱,但它代表的是什么,没有人不看重自己的脸面的。
具体到班级,我必须要特别说明,现代班级他是一个集体,是由几十名学生和他们的老师构成的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班级的权利权当然首当其冲地要归还给学生,班主任是谁?是学生。老师干什么?是学生班主任的助理,叫助理班主任。没有了教师的权威性,学生管学生靠什么?靠拳头显然不行,真正可靠的是是文化。班级文化更多体现在班规上,你知道美国年度教师克拉克先生的“55条班规”吗?如果没有,请研究一下,相信你会受到不少的启发。
在军队,有雷锋班、有钢七连、有英雄团,为什么?如果你是一名新兵,你是雷锋班的战士,那我相信你会骤然觉得这个班与别的班与众不同。那么,是什么带给你这种感觉,是什么影响到了你的行为,我说是“传统”。好了,有人会立马眼睛瞪圆,指着我的鼻子说你不是反传统吗,现在咋就又倡导传统。我哪里反过传统,我反的是非人性的专制和暴虐。雷锋班的“传统”是激励向上,催人奋进,是给品格“沐浴”、给灵魂“洗澡”,你看这样的“传统”符合我们的文化主张——阳光、开放、向上,那这样的传统就是好传统。
班规的具体内容从哪里来?当然不能凭空杜撰,它来自于生活,关联于成长,是发生在身边、生活、班级、道路上的问题。把这样的问题一条条罗列出来,然后,就有了“活动策划”,我们的原则是,活动设计越具体越好,范围越小越好,指向性越准确越好,这叫“三好”原则。这些琐碎繁杂的问题,现在可以条分细缕了,用“主题班会”的形式,召开民主会,一天揪一个,揪一个就解决一个,把解决方案写下来,然后全体同学要郑重签字画押,宣誓遵守,这就是班规,更是“班级法典”。
违犯了班级法典怎么办?要“惩戒”。惩戒和惩罚一字之差,可和惩罚有天壤之别。惩戒当然应该是善意的,惩是手段,戒才是目的。你不能因为某位学生违犯可班规就罚他扫地、提水抹桌子,因为劳动是美德。
当然关于文化系统,远非这么个篇幅能说清的,但请记住这样一句话——
凡是一切不利于开放和解放的文化,都必须敢于坚决的剔除。
二、高效课堂评价系统叫“以学评教”系统
评价不是为了甄别、排队、控制和打压,而是为了改进、完善、激励和提升。
如果高效课堂是“汽车”,那以学评教系统就相当于“高速公路”。没有高速公路,仍然显现不出“汽车”较之传统课堂那架“旧马车”的优势。
高效课堂之所以把相信学生当做教师的师德,是基于教育必须体现在学生身上,以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状态、学习情感、课堂幸福指数、学习收获、成长轨迹等作为判断课堂价值的依据。
尤其是课堂幸福指数,它要考量学个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存在状态,按照马斯洛的五大需求理论和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从关注知识、到关注能力、关注永续发展,从关注个别人的发展到满足团队的发展需求,从关注达标率到关注情绪、情感和精神,从要求承受到关注但当,从教导式管理模式到关注自主成长模式。
任何有意义的成长都必须基于自主,基于信任、尊重和发挥。承认价值和发挥作用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结果。正是基于这样的教育价值感,高效课堂依托“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这个灵魂建构评价体系。
当然相信学生是把学习交付学生的前提,敢于交付。不仅交付“学权”,还要交付“评价”,即以学评教。经验告诉我们,课改成在教师,败在校长,校长在课改中的责任什么时候都应该比教师的更大,而不应该一味把不改的责任加于教师,不明确这个职责,课改很难推进下去。校长是一所学校的领头羊,就应该发挥出领军的“羊群效应”,否则校长就会成为课改最致命的“短板”。
以学评教首先要求校长要深入课堂、以身作则、揪住课改、建构评价。评价的核心是明辨是非,统一“好课”的标准。高效课堂这样评价:能让学生学会并且会学的课才是好课。这当然是仅指实然目标,加上应然目标,这样说就较为完整,“能让学生学会并且会学、乐学、创学的课才是好课”,能让学生学会并且会学、乐学、创学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夸美纽斯说:“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德国教育家狄斯多维认为,一个教师教会了学生知识他不是一个好教师,一个教师教会学生发现知识,他才是好教师,叶圣陶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威廉·亚瑟·伍德认为:平庸的教师讲述,好的教师解释,优秀的教师示范,伟大的教师启发。
陶行知先生把世上的先生分为三种,第一种只会教书,结果把学生变成书架子、纸篓子。第二种,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但学生仍是被动状态。第三种是把教和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他认为,第一种最糟糕,第二种不好,第三种最正确。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