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1)用6块正方体木块拼一拼,说说从不同的方向分别看到什么形状?(2)用3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一摆。如果右图是从正面看到的,应该怎样摆?如果右图是从上面看到的呢?课后反思本节课是一节练习课,课堂教学以灵活多样的问题方式,启发不同层次的数学思考。一方面,能引导学生由对物体的直接观察、辨认、逐步发展到推理、想像和验证。另一方面,提出一些开放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激活学生已有的观察物体的经验,提高对物体形状及平面视图之间进行转换的能力。练习中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合作学习和观察、操作活动,在观察和判断的过程中,产生了对几何体变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我学会了吗?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下册85——86页。教材简析本课是对学生从不同方位看到一组长方体、正方体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的整理与复习,教材设计了两道综合检测题。第一题考查从不同方位观察一组(两件)具体实物的形状和相对位置;第2题是考查从不同方位观察一组(多个)正方体木块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教师应让学生在独立完成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完善观察物体的方法。教学目标1.对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复习。2.在整理复
四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第五单元《信息窗2:辨认一组正方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教学设计,标签: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学设计,http://www.youer8.com(1)用6块正方体木块拼一拼,说说从不同的方向分别看到什么形状?
(2)用3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一摆。
如果右图是从正面看到的,应该怎样摆?
如果右图是从上面看到的呢?
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练习课,课堂教学以灵活多样的问题方式,启发不同层次的数学思考。一方面,能引导学生由对物体的直接观察、辨认、逐步发展到推理、想像和验证。另一方面,提出一些开放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激活学生已有的观察物体的经验,提高对物体形状及平面视图之间进行转换的能力。练习中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合作学习和观察、操作活动,在观察和判断的过程中,产生了对几何体变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我学会了吗?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下册85——86页。
教材简析
本课是对学生从不同方位看到一组长方体、正方体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的整理与复习,教材设计了两道综合检测题。第一题考查从不同方位观察一组(两件)具体实物的形状和相对位置;第2题是考查从不同方位观察一组(多个)正方体木块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教师应让学生在独立完成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完善观察物体的方法。
教学目标
1.对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复习。
2.在整理复习本单元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形成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你们听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吗?(课件播放盲人摸象的故事情节)
师:四个盲人为什么摸同一头大象,而他们的描述却不一样呢?引导学生说出因为他们四人摸到大象的部位不同。
小结:对,他们摸大象的部位不同,得到的答案就不一样。实际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的形状,也可能是不同的。今天天气不错,我们一起到历史博物馆去看一看吧!
二、合作探究,回顾整理
1.看一看,猜一猜 (大屏幕投影第1题画面)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生口答)
师:请同学们猜一猜他们拍的照片会一样吗?
(1)想一想,连一连 (大屏幕投影拍到的3张的照片)
师:看,这是他们拍到的照片,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他们拍摄的位置不同。
师:想一想,三张照片分别是在什么地方拍的?会是哪位小朋友拍到的呢?
小组讨论并说明理由。
(2)议一议
小组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分辨照片是哪个方向拍摄的呢?
引导生小结:可以用摆一摆借助实物观察的方法。
1.摆一摆,看一看。
师在实物投影前用5块正方体木块搭成的一个图形,让4名学生从不同方位观察,并让学生描述所看到图形的形状。
2.画一画,想一想
让学生把观察到的形状画下来。全班观察,想一想是从什么方位看到的。完成(1)题,并说明理由。
3.搭一搭
请同学们两人合作,一人画出从上面看到图形的样子。另一人按要求搭拼。
www.youer8.com 4.小结:谈话: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我们学会了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多个物体的形状和位置,今后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观察,动脑思考,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事物。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按要求摆一摆 (师出示平面图,让学生动手摆一摆)
(1)用4块 摆,从上面看是
(2)用5块 摆,从侧面看是
(3)用6块 摆,从正面看是
2.大家一起算一算
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和前面看到的形状是
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 。搭这样的立体图形至少需要几个小立方体?
先让学生想一想,再动手摆一摆。
课后反思
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我充分体现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一教学理念,如:在让学生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时,先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把观察画面画下来,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使主动、探究、合作成为学习的主要方式。
《标准》认为,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空间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