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1.调查的缘起 近段时间就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习惯与市二中进行了教学交流研讨活动,在研讨中,老师们反映最多、关注最大的就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问题。为了客观、真实地了解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使课题研究更具针对性,更好地确定研究目标,较好地消除培养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题组进行了此次调查研究。 2.调查的内容 调查内容包括:对学习习惯的认识、预习与课前准备、上课与听课、作业与练习、计划与总结、复习与考试、课外阅读情况等方面。力求调查范围广,内容具体,易于操作,同时不给学生增加负担,以便更准确、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状况和真实想法。 3.调查的对象和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与分层抽样相结合的形式,对迎宾路小学六年级部分学生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以座谈交流、走访了解、听课观察、查看作业等方式,以了解各种环境下学生学习习惯的现实情况及真实想法。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表现出的可喜特点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和上级教育部门对学校考核内容和目标的转变,学校对课程目标的认识逐渐全面,小学基础性教育的功能得到更明确的体现
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习惯调查分析报告,标签:课题研究报告范文,小学数学课题研究,http://www.youer8.com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1.调查的缘起
近段时间就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习惯与市二中进行了教学交流研讨活动,在研讨中,老师们反映最多、关注最大的就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问题。为了客观、真实地了解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使课题研究更具针对性,更好地确定研究目标,较好地消除培养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题组进行了此次调查研究。
2.调查的内容
调查内容包括:对学习习惯的认识、预习与课前准备、上课与听课、作业与练习、计划与总结、复习与考试、课外阅读情况等方面。力求调查范围广,内容具体,易于操作,同时不给学生增加负担,以便更准确、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状况和真实想法。
3.调查的对象和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与分层抽样相结合的形式,对迎宾路小学六年级部分学生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以座谈交流、走访了解、听课观察、查看作业等方式,以了解各种环境下学生学习习惯的现实情况及真实想法。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表现出的可喜特点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和上级教育部门对学校考核内容和目标的转变,学校对课程目标的认识逐渐全面,小学基础性教育的功能得到更明确的体现,认识并能关注到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意义,能比较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有了一定的行之有效的举措。
1.学校重视从多途径为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学校注意广泛利用校园网、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班队会、家长会等各种宣传途径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经常性地通过组织红旗班级、优秀集体、三好学生、行为规范达标竞赛等各种竞赛与评比培养学生自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意识;积极倡导各学科教师协同配合,齐抓共管;学校教导处、少先队组织和各班级在日常管理和班级管理中突出行为习惯培养这个重点,以良好行为习惯来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各任课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教师在课堂上注意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中出现的不良习惯能及时指出并正面引导。有些老师能够布置一定数量的复习和预习作业,为学生提供了学习习惯养成的条件。注意通过树立榜样,通过名人故事、身边的人和事等让学生真切感到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对习惯比较差的学生能经常与家长联系,及时沟通,经常提醒,共同商讨改进和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方法。
3.学生具有了不同程度的良好学习习惯。
大部分学生具有课前预习的习惯,上课能专心听课并积极思考、大胆发言,部分班级或部分学生养成了做课堂笔记的习惯,大部分学生做作业比较专心,能按时完成作业,作业干净、整洁,对错题能及时订正,部分学生平时喜欢看课外书。从调查情况看,学生对一些显性的学习习惯比较容易养成。
(二)存在的问题。
在本次调查中,也发现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特别是一些与学习成绩提高密切有关的学习习惯欠缺。
1.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目标尚不明确。
学习兴趣不浓,缺乏求知欲、好奇心,只是在外在压力下机械、被动、应付式地学习。课堂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讲、走神、发呆,爱做与课堂无关的事,精神不振,爱打瞌睡。不愿做作业,或者抄作业或找别人代抄。对老师、家长提出的学习要求,常故意抵触对立。学习只是为迎合家长或老师的某些要求或某些短期利益,尚未确立稳定的、自觉的、远大的学习目标和方向。以上这些表现,在学生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2.合作学习的意识不强。
许多学生认为认真倾听就是专心听老师讲课。近30%的同学表示在其他同学回答问题时“急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很少能认真去听别人回答些什么”。在随堂观察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不善于听取同伴的发言,急着发表自己的见解,往往喊着“老师我”,有抢答现象。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大部分学生喜欢发表各自的见解,不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来修正自己的答案。
3.依赖心理严重,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独立、自主思考的习惯还没有养成。
部分学生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习惯于依赖老师和独立能力强的同学,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较差,学习方法欠佳。一旦处于自主学习的状态,他们往往不知所措,学习效率低下。很多学生都是在家长与教师的督促下进行学习活动。在课堂中,不能自始至终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一旦不在教师的视线范围之内,就容易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教室后排的学生在这方面的表现更为突出。有部分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回家第一件事不是写作业,而是看电视或玩。做完作业主动检查的学生不多。很多学生不使用或不能正确使用工具书,即便使用也只限于抄写现成答案,而且部分学生上课回答问题也主要依赖工具书,缺乏积极思考的主动性。
4.作业习惯比较差。
在调查中,能做到“一尺一拳一寸”的学生很少,表现出的不良姿势主要为头趴得过低、作业本歪斜、握笔过紧、笔尖与纸面过于垂直等。字迹不够端正,涂改随意,大量使用涂改液(纸),不整洁,不能很好地达到字迹匀称、端正、美观。在作业本背面乱涂乱画。用笔过于随意,同一本作业本会用到钢笔、圆珠笔、炭素笔、铅笔等。做作业粗心,漏题、看错题意,在部分学生中还存在赶、抄作业的现象。家长反映孩子在做作业时,有的边做边玩,有的边做边看电视,不够专心,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在做作业时需要陪做。
5.个体发展很不平衡。
成绩优秀的同学,有近80%的同学在小组活动中积极主动参与,经常发表自己的观点逐步养成与同桌合作的习惯。认为自己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只有35.8%的同学能参与小组讨论,大多数同学只是旁听,很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6.学习被动或缺乏计划性。
往往是跟在老师后面走,缺少积极、主动学习的精神,不能主动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即使学校的课程表放在那里,也经常忘记第二天应该如何准备学习。学习上漫无目的,没有计划,学习时间不固定,不制定学习生活作息时间表。在家学习时目标不明确,东翻西看,浪费时间。学习兴趣经常转移,全凭个人情绪对待学习,一旦遇到某种学习障碍,就会半途而废。
[1] [2] 下一页
Tag: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研究报告范文,小学数学课题研究,教育范文 - 课题研究报告
上一篇: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例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