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在活动中用数学眼光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感受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苹果、刀子、剪子、糖果、双面胶
学生用具:水彩笔、长方形纸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问问你们喜欢吃糖吗?喜欢的请举手,呦,这么多同学!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谁想得到老师的的糖果,好,请两位同学到前面来,王老师把10块糖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得几个?(2个)再来两位同学,王老师把6块糖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得几个?(3)王老师是怎样分的?(平均分)因为两个小朋友得了同样多的糖果,所以是平均分。(板书)同学们回答的真好,那同学们会讲故事吗?根据三幅图编故事,可要仔细看啊?出示教材中的情景图,学生依据三幅图编故事后,(拿苹果)哎呀!,可现在只剩下一个了,现在我们就把这一个苹果分给这两个小朋友怎么分呢
生:切开。
师:切开之后,怎样分呢?
生:一人一半。
师:那如果老师切的一块大,一块小,分给两个小朋友,还能叫一人一半吗?(不能)那把这个苹果怎样分,就叫一人一半呢?
生:平均分成2半。
师:对,只有平均分了(指板书),他们两人才能得到同样多的苹果。
现场切苹果
师:其中的一半还能用我们学过的1、2、3这样的数来表示吗?(不能)请同学们想一想,应该用什么数来表示。(1/2)
对,也就是分数。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苹果的1/2。
这一半,是这个苹果的( )。生:1/2
这一半呢,也是这个苹果的( )。生:1/2
也就是每份都是它的1/2板书:二分之一。。生活中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的事物有哪些?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像1/2这样的分数。(板书课题)
二、认识1/2
师:我们除了可以把实物平均分成两份,每份都用1/2表示以外,我们还可以把图形平均分成2份,也用1/2表示其中的一份。同学们愿意试试吗?课件:圆形分成两份的过程
下面请你从小信封里拿出一张白色的长方形纸。(课件)折一折:把长方形纸平均分成2份,给其中的1/2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1.(汇报第一种对折方法。学生回答后,重点讲解)———师:当我们把长方形这样折后,每条边都完全重合,这种折法叫对折。
师:那不涂色的部分是这张纸的几分之一?(1/2)
2.(继续汇报第二种对折方法。)
3.师:(指着沿对角线折法)这种折法是对折吗?(不是)那它能不能把长方形纸平均分成了2份呢? (能,不能)怎么验证一下呢?
(学生想出办法后,老师和汇报的学生合作剪开比一比)
4.师:(顶点对齐)这种折法能平均分吗?(能,不能)我们亲自动手验证一下,行吗?请你从小信封里拿出一张粉色的长方形纸,把长方形的两个顶点对齐折一折,然后沿着折痕剪开,看看结果怎样?
5.任意折。师:南老师这样折,图色部分是这张纸的1/2吗?只有把长方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才是长方形纸的1/2。
同学们折的好,说的棒,那老师要考考同学们的眼力怎样?
&n
www.youer8.com
bsp; 敢不敢挑战?
(课件)判断一个图形的涂色部分能否用1/2表示。
三、认识1/3
师:那如果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3份,也取其中的一份,应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呢?(1/3)你想动手折一折吗?
请你从小信封里拿出一张画有虚线的长方形纸。上面的虚线是老师把长方形纸分成了3份,请你用折一折的方法验证一下是不是平均分成了3份。如果是请你给其中的1/3涂色。
师:先给大家说说你验证的结果。
学生汇报。
生:我发现长方形是平均分成了3份,这是长方形纸的1/3。
(学生手中的纸是两种情况)
四、教读写法
师:刚才我们折出了1/3,1/3如何写呢?先画一条横线,谁知道表示什么意思?(平均分)在横线下面写3,表示什么意思?上面写1,表示其中的一份。读作:三分之一。(板书)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研究报告范文,小学数学课题研究,教育范文 - 课题研究报告
上一篇: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