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记得那是我在坝头小学担任三年级班主任的时候,我们班在开学不久转来了一名新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发现该生上课时不是发出怪叫声,就是酣然大睡,不是低头摆弄那些早就玩腻了的旧玩具,就是想方设法地拉前后左右的同学说话……简直让人不可理喻!我当场批评过他,事后找他谈过心,也找过家长……可收效都只是暂时的,只要老师一转身——“毛病”又来了!有时候老师的批评稍微严厉了一点,他就用大眼睛瞪着你,甚至还顶嘴!那就别提他的学习成绩了,作业是想做就做一点,不想做就干脆一字不写,更谈不上与同学一起讨论学习上的事情了,课间只要是与同学一起玩时,不一会儿就有同学来告状:“××打(骂)我。” ……同学们都不想与他一起玩了。只要与授课老师一谈起他,都是直摇头。有时我甚至想到这个学生的哪个方面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尽管如此,作为一名老师,特别是一名班主任,对这样的学生总不能放任自由吧。可是,拿这样的学生我又能怎么样呢?那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十月份天突然下雨并不多见,但在一个星期三的下午放学时还是突然下起了一场大雨。同学们陆陆续续被家长接走了。眼看同学们一个个远去的背影,他一脸的无奈。这时,我正好来
班主任工作案例 用“呵护”点亮一盏希望之灯,标签:班级管理制度,小学班级管理制度,http://www.youer8.com一路上,我试探着问:“你愿意和老师说说话吗?”他开口了:“愿意!”回答得很干脆。“你在学校里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他吱吱唔唔,没有回答我的问题。“你在课间最想玩什么?”“我最想玩的是打兵乓球。”这回他回答得很干脆。“老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是喜欢打兵乓球,但就是没有其他同学打得好。”他憨厚地笑了。“老师好久没有打兵乓球了,哪天我们也一起打打兵乓球,见识一下你的水平,好吗?”“好啊。”回答的声音是那么响亮!
就在当天,我真的陪他打了一场!瞧他那高兴的样子,让我看到了他久违的笑容,看到了一丝希望……
从此 我开始细心地“呵护”他的一点一滴。在课堂上,尽量给他机会展示自己,无论正确与错误,都给予肯定;在课间,不光要求大家和睦相处,遇到不愉快的事情,相互谦让,相互理解,甚至自己抽出时间陪他一起玩;在学校开展兴趣小组活动中,让他参加自己最喜欢的兴趣小组;在班会课上,只要他的点滴进步都作为重点表扬和鼓励的对象,并要求全班同学一起相互帮助,共同成长…… 事实最能证明一切,我用“呵护”点亮了一盏希望之灯。从此,上课时再也见不到他那调皮的情景了,见到他最多的却是也经常举手和同学们抢着回答问题;课间再也见不到有同学来告他的状了,见到他的却是和同学们玩得那么开心,那么融洽……学习成绩虽然还没有跟上来,但作业也基本上能完成了。虽然我调离坝头有近两年了,但我还是衷心地希望他能继续在“呵护”中健康、快乐成长!让这盏希望之灯越来越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