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极具东方情调的(de)舞蹈《敦煌彩塑》,引起轰动。2000年9月18日,富丽堂皇的(de)纽约卡内基音乐厅,邰丽华又以充满激情的(de)舞蹈,赢得(de)了观众,观看演出的(de)还有本届联大主席和(hé)众多联合国高官以及43个国家驻联合国使团的(de)官员。邰丽华以其“孔雀般的(de)美丽、高洁与轻灵”征服了不(bù)同肤色的(de)观众。她凭着自己对艺术的(de)执着追求,成了我(wǒ)国唯一一位登上世界两大著名“艺术圣殿”的(de)艺术家。133、向你(nǐ)的(de)敌人敬杯酒康熙大帝在位执政60年之际,特举行“千叟宴”以示庆贺。宴会上,康熙敬了三杯酒:第一杯敬孝庄太皇太后,感谢孝庄辅佐他(tā)登上皇位,一统江山;第二杯敬众位大臣及天下万民,感谢众臣齐心协力尽忠朝廷,万民俯首农桑,天下昌盛;当康熙端起第三杯酒时说:“这杯酒敬给我(wǒ)的(de)敌人,吴三桂、郑经、葛尔丹还有鰲拜。”众大臣目瞪口呆,康熙接着说:“是他(tā)们逼着朕建立了丰功伟绩,没有他(tā)们,就没有今天的(de)朕,我(wǒ)感谢他(tā)们。”一个人身价的(de)高低,就看他(t
2017高考作文写作素材200例(6),标签:考场作文素材,http://www.youer8.com极具东方情调的(de)舞蹈《敦煌彩塑》,引起轰动。2000年9月18日,富丽堂皇的(de)纽约卡内基音乐厅,邰丽华又以充满激情的(de)舞蹈,赢得(de)了观众,观看演出的(de)还有本届联大主席和(hé)众多联合国高官以及43个国家驻联合国使团的(de)官员。
邰丽华以其“孔雀般的(de)美丽、高洁与轻灵”征服了不(bù)同肤色的(de)观众。她凭着自己对艺术的(de)执着追求,成了我(wǒ)国唯一一位登上世界两大著名“艺术圣殿”的(de)艺术家。
133、向你(nǐ)的(de)敌人敬杯酒
康熙大帝在位执政60年之际,特举行“千叟宴”以示庆贺。宴会上,康熙敬了三杯酒:第一杯敬孝庄太皇太后,感谢孝庄辅佐他(tā)登上皇位,一统江山;第二杯敬众位大臣及天下万民,感谢众臣齐心协力尽忠朝廷,万民俯首农桑,天下昌盛;当康熙端起第三杯酒时说:“这杯酒敬给我(wǒ)的(de)敌人,吴三桂、郑经、葛尔丹还有鰲拜。”众大臣目瞪口呆,康熙接着说:“是他(tā)们逼着朕建立了丰功伟绩,没有他(tā)们,就没有今天的(de)朕,我(wǒ)感谢他(tā)们。”
一个人身价的(de)高低,就看他(tā)的(de)对手。对手总会给你(nǐ)带来压力,逼迫你(nǐ)努力地(de)投入到“斗争”中,并想办法成为胜利者。在同对手的(de)对抗中,才能真正地(de)磨练自己。从这一意义上说,你(nǐ)的(de)敌人是你(nǐ)前进的(de)动力,是你(nǐ)成功的(de)催化剂。
134、最坚强的(de)东西
世间最坚强的(de)东西是什么?是血肉之躯里深藏着的(de)意志。摆在面前的(de)有这样一个人的(de)履历:他(tā),21岁时做生意失败;22岁时,角逐州议员落选;24岁时,做生意再次失败;26岁时,爱侣去世;27岁时,一度精神崩溃,曾想到自杀;34岁时,角逐联邦众议员落选;36岁时,角逐联邦众议员再度落选;45岁时,角逐联邦参议员落选;47岁时,提名副总统落选;49岁时,角逐联邦参议员再一次落选;52岁时,当选美国第16届总统。
这个人,就是阿伯拉罕?林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de)总统之一。
135、愚顿的(de)力量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做过一个实验:他(tā)从村子里找了两个人,一个愚顿且软弱,一个聪明且强壮。爱因斯坦找了一块两英亩左右的(de)空地(de),给他(tā)倆同样的(de)工具,让他(tā)们在其间比赛挖井,看谁最先挖到水。
愚顿的(de)人接到工具后,二话没说,便脱掉上衣干起来。聪明的(de)人稍作选择也大干起来。两个小时过去了,两人均挖了两米深,但均未见到水。聪明的(de)人断定选择错了,觉得(de)在原处继续挖下去是愚蠢的(de),便另选了块地(de)方重挖。愚顿的(de)人仍在原地(de)吃力地(de)挖着,又两个小时过去了,愚顿人只挖了一米,而聪明的(de)人又挖了两米深。愚顿人仍在原地(de)吃力地(de)挖着,而聪明的(de)人又开始怀疑自己的(de)选择,就又选了一块地(de)方重挖。又两个小时过去了,愚顿的(de)人挖了半米,而聪明人又挖了两米,但两人均未见到水。这时聪明人泄气了,断定此地(de)无水,他(tā)放弃了挖掘,离去了。而愚顿的(de)人此时体力不(bù)支了,但他(tā)还是在原地(de)挖,在他(tā)刚把一锨土掘出时,奇迹出现了,只见一股清水汩汩而出。
比赛结果,这个愚顿的(de)人获胜。爱因斯坦后来对学生说,看来智商稍高条件优越、聪明强壮者不(bù)一定会得(de)到成功,成功有时需要一种近乎愚顿的(de)力量啊!
136、选择
古希腊哲学大师苏格拉底的(de)三个弟子曾求教老师,怎样才能找到理想的(de)伴侣。苏格拉底没有正面回答,却让他(tā)们走田埂,只许前进,且仅给一次机会,要求是选摘一个最好最大的(de)穗。
第一个弟子没走几步,就看见一个又大又漂亮的(de)穗,高兴地(de)摘下来了。但他(tā)继续前进时,发现前面有许多比他(tā)的(de)那个大,但已经没有机会,只得(de)遗憾地(de)走完全程。
第二个弟子吸取了教训,每当他(tā)要摘时,总要提醒自己,后边还有更好的(de)。可当他(tā)快到终点时,才发现机会全错过了。
第三个弟子吸取了前边两个弟子的(de)教训。当走过全程三分之一时,即分出大中小三类;再走三分之一时,验证是否正确;等到最后三分之一时,他(tā)选择了属于大类中的(de)一个美丽的(de)穗。虽说,这穗不(bù)是田里最好最大的(de)一个,但对他(tā)来说,已经是心满意足了。
137、科学史上因语文而失误例谈
①美国化学家路易斯于1916年在一篇论文中提出了共价键理论,但在本世纪20年代曾一度被称为朗缪尔理论。原因是路易斯虽很聪明,但性格内向,不(bù)善言谈,他(tā)提出功价键理论后,并未引起多大反响。致使这一理论濒临泯灭的(de)困境。幸亏三年后,一位思想敏锐的(de)化学家朗缪尔看出了共价键理论的(de)重大意义,于是,一方面凭借生动活泼流畅的(de)文笔在有影响的(de)《美国化学学会志》等刊物发表系列论文,一方面又以滔滔不(bù)绝的(de)口才在国内大型学术会议上多次发表演说,终于使这一理论走出了困境,得(de)到普遍承认。
②现在举世公认,美国科学家维纳是信息论的(de)创始人,因为他(tā)在上世纪50年代对信息论做了系统阐述,并建立了维纳滤波理论和(hé)信号预测论。可早在30年代就提出信息论的(de)竟是中国数学家申农。最先提出信息论的(de)却没有成为创始者,其原因固然很复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申农未能充分利用语文工具对信息论进行系统阐述和(hé)广泛宣传,该是原因之一。
③著名物理学家法拉第,早在1873年就已经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但由于他(tā)在论述这一现象时,用语晦涩,致使这项重大的(de)科学发现在长达26年的(de)确时间里被束之高阁。后来幸亏了酷爱诗歌的(de)物理学家麦克斯韦以他(tā)特有的(de)形象思维和(hé)精练的(de)语言,把它(tā)描述出来,才使这一重大科学发现公之于众。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