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幼儿吧小学教育网小学音乐小学音乐教学案例中国民乐知识汇总» 正文

中国民乐知识汇总

[04-04 20:41:46]   来源:http://www.youer8.com  小学音乐教学案例   阅读:8213

概要: 经过改革的琐呐有高、中、低三种,有为还加了音键,扩大了音域。唢呐主要用于民间鼓吹乐(如山东、河北、山西、河南、安徽、吉林、辽宁等地)和民间吹打乐(如浙江、江苏、广东等地),在少数民族地区,如维、藏、蒙、彝、黎等族聚居地,亦都广泛应用(但形制和名称均有所不同)。   www.youer8.com; 唢呐演奏的代表人物主要在北方,如山东的袁子文、魏永堂、任问样;河北的任起瑞、赵春峰、赵春亭、梁培印、山西的冯贵、郭二、王大有、刘凤桐;河南的郝玉歧等。著名的唢呐曲有《得胜令》、《百鸟朝凤》、《小开门》、《大合套》、《抬花娇》、《一技花》、《淘金令》、《海青歌》、《云里摸》、《满堂红》、《将军令》、《喜庆》、《全家福》等。 萧 中国古老的吹管乐器。上古时期,称排箫或籁、比竹,古代文献中多有记载。如《诗经·周颂》中写道:“箫管备举,喤喤厥声,肃肃和鸣,先祖是听。”《尔雅·释乐》:“大箫谓之言,小者谓之茭。”箫在魏晋南北朝时,已用于伴奏、合奏和独奏。 箫以竹制管身,一端以竹节闭口,另一端开口。吹口开在闭口端竹节侧,

中国民乐知识汇总,标签:小学音乐课教学案例,小学音乐,http://www.youer8.com
       经过改革的琐呐有高、中、低三种,有为还加了音键,扩大了音域。唢呐主要用于民间鼓吹乐(如山东、河北、山西、河南、安徽、吉林、辽宁等地)和民间吹打乐(如浙江、江苏、广东等地),在少数民族地区,如维、藏、蒙、彝、黎等族聚居地,亦都广泛应用(但形制和名称均有所不同)。
    

www.youer8.com ;   唢呐演奏的代表人物主要在北方,如山东的袁子文、魏永堂、任问样;河北的任起瑞、赵春峰、赵春亭、梁培印、山西的冯贵、郭二、王大有、刘凤桐;河南的郝玉歧等。著名的唢呐曲有《得胜令》、《百鸟朝凤》、《小开门》、《大合套》、《抬花娇》、《一技花》、《淘金令》、《海青歌》、《云里摸》、《满堂红》、《将军令》、《喜庆》、《全家福》等。 
萧 
       中国古老的吹管乐器。上古时期,称排箫或籁、比竹,古代文献中多有记载。如《诗经·周颂》中写道:“箫管备举,喤喤厥声,肃肃和鸣,先祖是听。”《尔雅·释乐》:“大箫谓之言,小者谓之茭。”箫在魏晋南北朝时,已用于伴奏、合奏和独奏。 
       箫以竹制管身,一端以竹节闭口,另一端开口。吹口开在闭口端竹节侧,按音孔古制篴有四个,西汉京房君明(公元前77年——前37年)在后面加了一孔,才有五个按孔。晋代乐工列和在公元247年左右所吹的笛(篴),已有六个按孔,与今天的箫差不多了。唐代有一种称为尺八的吹管乐器,形式与今天的箫相似,但另加有贴竹膜的孔。 
       箫的按孔为前五后一,上端开一吹口孔。音色圆润、柔和。箫的音域为两个八度加一音,音色深幽柔雅,善于演奏抒情性的乐曲。福建南音所用洞箫(南尺八),它保留了晋、唐六孔尺八的优点,同时吸收了宋代尺八的构造,取竹之根部制成。它以十目(节)九节(段),一目两孔为标准,造形独特。洞箫发音浑厚恬美,音域较宽,演奏技巧比较复杂。 
        箫与排箫的区别主要在于箫的管身为一,排箫以多管编排;箫为一管多音孔,一管发多音;排箫则一管只发一音。
埙 
       吹奏乐器。据考古学家考证,埙产生于史前时代,首次发掘是在西安的半坡遗址,该遗址记载了大约7000年前繁荣的母系氏族社会的人类文明。原始社会的埙,器形多样,用细泥捏塑而成,是埙的原始形态之一,距今约六千年。 
       秦汉以后,埙主要用于历代宫廷雅乐。在古代宫廷中,埙分为颂埙和雅埙。所谓雅埙,指体积大(“大如鹅卵,谓之雅埙”《三礼图》),在雅乐中应用;所谓颂埙,指体积小(“小者如鸡子,谓之颂埙”《三礼图》),常在雅乐之外的其他宫廷音乐中应用。埙体的外观式样历史流传下来的也很多:唐三彩陶埙,红陶刻花埙,怪兽埙,人面埙,绘龙埙……最原始的埙没有音孔只有吹孔,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演奏的需求,埙的音孔渐渐增多了。按音孔来分,从无音孔到有音孔,从一孔到二孔、三孔、五孔,古代已经有六孔埙,清代宫廷云龙埙即是六孔埙。现代普遍流行八孔埙和九孔埙。
        我国古书上对埙的文字记载并不多。《尔雅》注:“埙,烧土为之,大如鹅子,锐上平底,形如秤锤,六孔,小者如鸡子。” 
      《旧唐书.音乐志》说:“埙,立秋之音,万物曛黄也,埏土为之……”。
      《诗经》云:“伯氏吹埙,仲氏吹篪(音“迟”)”,埙与篪的组合是古人长期实践得出的一种最佳乐器组合形式,由于埙篪合奏柔美而不乏高亢,深沉而不乏明亮,两种乐器一唱一和,互补互益,和谐统一,因此被后人比作兄弟和睦之意。
       古诗云:“天之诱民,如埙如篪”,说的是上天诱导平民,犹如埙篪一样相和。“埙篪之交”也象征着中国古代文人的一种高尚、高贵的和纯洁、牢不可破的友谊。
       唐代郑希稷在《埙赋》中说:“至哉!埙之自然,以雅不潜,居中不偏,故质厚之德,圣人贵焉。”这就是说,埙所发出的自然而和谐的乐音,能代表典雅高贵的情绪和雍容的气度。所以古代的圣人们是十分器重这种乐器的。
       埙和埙的演奏,体现着中国传统的儒家礼教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埙的音色幽深、悲凄、哀婉、绵绵不绝,具有一种独特的音乐品质。也许正是埙这种特殊音色,古人在长期的艺术感受与比较中,就赋予了埙和埙的演奏一种神圣、典雅、神秘、高贵的精神气质。《乐书》说:“埙之为器,立秋之音也。平底六孔,水之数也。中虚上锐,火之形也。埙以水火相和而后成器,亦以水火相和而后成声。故大者声合黄钟大吕,小者声合太簇夹钟,要皆中声之和而已。” 
       今人改进研制的九孔陶埙。以古制六孔埙为基础,扩展其肩部和内胎,以增大音量,音孔增至八个:前六后二,加上吹孔、共为九孔。为便于运指演奏,尽量减少复杂的叉口指法,其音孔按相似于笛子的音孔顺序排。专业演奏者可吹出二十六个音,包括两个八度内的全部半音和一个泛音。在指法上有颤音、打音、抹音等技巧。九孔紫砂陶埙已在今日中国民族乐队中普遍使用。 
板鼓 
        打击乐器。又名单皮、班鼓。唐代清乐中使用的“节鼓”可能是其前身。《清朝续文献通考》载:“班鼓,又名搭鼓,音嚼急,为各器之领袖,击法甚不易”。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小学音乐课教学案例,小学音乐小学音乐 - 小学音乐教学案例

上一篇:彩云追月 古典民乐

《中国民乐知识汇总》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