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幼儿吧小学教育网小学语文小学一年级语文一年级语文课程同步第9课 漱口导学案(沪教版语文)» 正文

第9课 漱口导学案(沪教版语文)

[10-19 15:54:50]   来源:http://www.youer8.com  一年级语文课程同步   阅读:8182

概要:第9课 漱口导学案一、 课文解读1、 课文简析:我说课的内容是沪教板小学语文第一册中“读儿歌识字学拼音”第二单元第九课《漱口》。本课共分儿歌和声母音节学习两部分,我今天讲得是第一部分儿歌学习。儿歌生动地描写了小朋友吃饭后漱口的情景。儿歌虽然短小但是很有童趣,特别是“清清水、咕噜咕噜”等词语特别具有儿童的语言特点。“拿、喝、抬、闭、吐”这几个连续的动词,点出了“漱口”的过程。2、学习目标:(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口、手、茶、杯、吐”5个生字。(2)正确朗读儿歌,做到不添字、不漏字,熟读成诵。(3)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描写“口、手、杯”3个生字。(4)会拼读儿歌中出现的音节。(5)知道饭后漱口是良好的卫生习惯。3、学习重点:(1) 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口、手、茶、杯、吐”5个生字。(2) 正确朗读儿歌,做到不添字、不漏字,熟读成诵。(3) 能在田字格中正确描写“口、手、杯&r

第9课 漱口导学案(沪教版语文),标签:小学语文课程同步,http://www.youer8.com

第9课 漱口导学案

  一、    课文解读

  1、  课文简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沪教板小学语文第一册中“读儿歌识字学拼音”第二单元第九课《漱口》。本课共分儿歌和声母音节学习两部分,我今天讲得是第一部分儿歌学习。儿歌生动地描写了小朋友吃饭后漱口的情景。儿歌虽然短小但是很有童趣,特别是“清清水、咕噜咕噜”等词语特别具有儿童的语言特点。“拿、喝、抬、闭、吐”这几个连续的动词,点出了“漱口”的过程。

  2、学习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口、手、茶、杯、吐”5个生字。

  (2)正确朗读儿歌,做到不添字、不漏字,熟读成诵。

  (3)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描写“口、手、杯”3个生字。

  (4)会拼读儿歌中出现的音节。

  (5)知道饭后漱口是良好的卫生习惯。

  3、学习重点:

  (1) 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口、手、茶、杯、吐”5个生字。

  (2) 正确朗读儿歌,做到不添字、不漏字,熟读成诵。

  (3) 能在田字格中正确描写“口、手、杯”3个生字。

  4、学习难点:

  (1) 初步掌握“口、手、杯”3个生字在田字格中正确的位置。

  (2) 通过儿歌朗读初步了解“拿、喝、抬、闭、吐”5个表示动作的词。

  二、学习方法及手段

  1、交流法:通过师生谈话式的语言交流,让学生从比较了解的日常生活的习惯中很自然的进入新课的学习,知道“漱口”原来也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卫生习惯。

  2、 师生合作学习法:根据一年级学生只会问不会说理由的特点,在学习中老师必须起到引导作用。

  3、 实物演示游戏法:出示制作的教具(用彩纸做了五个小茶杯),让学生通过游戏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的是为了在游戏中达到教学目标,不仅认识5个生字,而且能熟读成诵,并且初步了解几个动词的运用。

  4、课堂练习法:在读、说、演的基础上,通过练习既巩固了学过的内容,也了解到学生本节课重点知识掌握的情况。

  四、说学法

  通过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自主识字,说说自己的识记方法。比如:在哪儿看过,或者通过怎样的象形等。在朗读方面老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譬如:师范读、引读、指名读、赛读、演示读等。在练习上鼓励学生人人参与动手、动眼、动脑,个个争当“我最棒”。

  五、 整体感知、学习儿歌

  1、听课文录音。(要求:左手压书,右手点字,字字过目。)

  2、师教读,生跟读。(要求:读准字音;思考: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样漱口的?他做了哪些动作?)

  板书:拿、喝、抬、闭、吐

  师:简述每个字的特点,“拿、抬”与我们的手有关;“喝、吐”与我们的嘴有关;“闭”与门相似,“才”进门就合起来了。汉字这么有趣,那么,我们再来认识三个,大家肯定喜欢。

  (说明:通过先听,后读,再思考,大概了解儿歌内容,再从5个动词的形象记忆上引起兴趣,为下面学习“手、茶、杯”3个生字做以铺垫。)

  4、 出示生字卡片:手、茶、杯、口、吐

  (2) 教读生字,口头组词。

  (3) 书空生字。

  (4) 范写“口、手、杯”。(边写边说要点,“手”的第一笔是“撇”,第三笔“横”在田字格的横中线上,比较长;“杯”的第四笔是“点”。)(说明:在范写时只提醒学生要注意的地方,不要刻意要求学生不要怎样。比如:写“杯”时,就不能提示“不要把第四笔写成‘捺’。”因为往往越是提醒的地方越是容易犯错误的地方。)

  5、再认读生字。(齐读、开火车读、指名读、叫号读、游戏读。)(说明:用多种方式认读生字,减少学生对学习生字的枯燥,加强记忆。)

  6、 送生字宝宝回家。(在句子里圈出生字,同桌相互查看是否正确。)(说明:训练学生的动手和动眼能力,发挥同桌之间的合作精神。)

  7、 指导朗读儿歌。

  8、 出示实物5个茶杯,请5个学生演示,其他学生朗读儿歌。(说明:通过演示游戏,消除学生学习的疲惫,再次激发他们的兴趣。)

  9、过渡:同学们,你们真棒!不仅读得好,而且表演的也不错,那么,我们来集体背诵儿歌肯定没问题!

  10、师由板书引导背诵儿歌。

  六、课堂训练

  1、  描写“口、手、杯”3个生字。(师巡视辅导。)

  2、  指名到黑板上写一写笔顺。(说明:第一,了解学生对学过的笔画掌握多少;第二,通过少数学生上台演示,调动其他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审查自己是否会写。)

  七、总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5个生字,会描写3个生字。不仅会读儿歌,而且还知道饭后漱口是我们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八、布置作业

  1、抄写“口、手、杯”三个生字各四遍。

  2、回家当一回小小卫生宣传员,督促家庭成员养成饭后漱口的卫生习惯。


Tag:一年级语文课程同步小学语文课程同步小学语文 - 小学一年级语文 - 一年级语文课程同步

上一篇:魔术导学案(沪教版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