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一、问题的提出、自从加入幸福教育联盟以来,我校语文组积极开展了教研沙龙,在听评课活动中,我们发现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对先进行识字教学还是先课文学习?更有利于学生对字词的掌握和省时高效。针对这一问题的先后顺序上发生了歧义,为此引发了争论,觉得这是一个有待研究证实的问题,为此我们成立了此微型课题组。第一学段二、研究内容:1.探索小学语文阅读学法指导的具体方法与策略。是依托课文来识字?还是着眼于阅读课文?2. 是识字学词.低年级的老师一定要给学生打好识字、学词的基础,要培养识字的兴趣,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要使学生能够积累更多的词语,而且不只会抄、会默,还能够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灵活运用。3.研究如何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指导学法,并不断训练、运用和感悟,提高阅读能力,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训练。要训练学生,首先把课文读正确,其次才是读流利,读出一点语气来。 三、研究目标:1.通过课题的研究,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状态,以学法指导研究为核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最优发展。2. 通过学法指导的研究,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
《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字词与学文之间的先后解决顺序》微型课题结题报告,标签:课题研究报告范文,小学数学课题研究,http://www.youer8.com一、问题的提出、
自从加入幸福教育联盟以来,我校语文组积极开展了教研沙龙,在听评课活动中,我们发现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对先进行识字教学还是先课文学习?更有利于学生对字词的掌握和省时高效。针对这一问题的先后顺序上发生了歧义,为此引发了争论,觉得这是一个有待研究证实的问题,为此我们成立了此微型课题组。
第一学段
二、研究内容:
1.探索小学语文阅读学法指导的具体方法与策略。是依托课文来识字?还是着眼于阅读课文?
2. 是识字学词.低年级的老师一定要给学生打好识字、学词的基础,要培养识字的兴趣,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要使学生能够积累更多的词语,而且不只会抄、会默,还能够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灵活运用。
3.研究如何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指导学法,并不断训练、运用和感悟,提高阅读能力,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训练。要训练学生,首先把课文读正确,其次才是读流利,读出一点语气来。
三、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的研究,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状态,以学法指导研究为核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最优发展。
2. 通过学法指导的研究,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3.通过学法指导研究,建构小学新阅读教学模式,提升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4.通过阅读的教法指导研究,明确阅读教学重点教学目标把握——识字写字为重点,重视和落实朗读训练。探索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发展语文能力的基本策略。
四、问题的研究
(一)理论学习
心理学研究发现情境在激发人的某种情感方面有特定的作用。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也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文教学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因此,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成长需要,创设与教学内容、学生生活经验、社会实践相联系的具体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中,能大大地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促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自主学习,勇于探究,提高教学实效。正如大教育家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二)策略研究
随文识字,有效地降低识字难度,让学生学得轻松
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我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和感受到,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是不可能完全割裂开来的,二者的融会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
随文识字就是从文入手,学生面对的生字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有一定的语言环境。有了语言环境,大部分生字学生能自己解决,比如联系上下文猜字,借助拼音等。它抛弃了传统识字方法的片面性与孤立性,把生字、词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和具体的一篇篇课文中来感知、理解和掌握,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对于低年级的识字基础是十分有益的。随文识字包括以下三方面:
1、随文正字音
读准字音是识字的第一步,在低年段教学中,必须让孩子利用各种办法读准字音。随文正音就是在学生初读课文的时候,随机抽出孩子们容易读错或读不准的字音进行纠正,加以提示或反复读几遍,例如平翘舌音、边鼻音、前后鼻音。而对于一些容易读准的音,就没有必要强调,不要每个生字都提出来强调,这样会浪费时间,这就需要在备课的时候对生字进行梳理,分析重难点,以便在课堂上做到心中有数。读准单个字音,再读准词语,再把词语放进课文读。
例如在教学《司马光》一课时,我让孩子们先听听老师读课文,要听准生字的字音,然后借助拼音朋友的帮忙试着自己读课文,再与同桌合作,互相纠正、帮助,读通课文。接着我便将课文中的难点生字词“司马光、大水缸、慌了、使劲、砸破”提出来,多读几遍,突破了这个难点再往下学习
2、随文记字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段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新教材的最大特点是识字量大,如果集中识记字形会增加难度,也不科学,更会让孩子们厌倦学习汉字,失去对汉字的学习兴趣与信心。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分散识字,降低识字的难度,鼓励孩子们自主采用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一年级下期,孩子们已经掌握了不少识记生字的方法,如联系生活、熟字加偏旁、熟字去偏旁、猜谜语、编故事等等。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都有适合于自己的独特的识记生字的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喜欢让孩子们一边学课文一边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字。
&
www.youer8.com nbsp; 如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我把识记生字分散在看图、读题和学文当中。课的开始,我以给孩子们介绍一位新朋友的方式出示了一幅乌鸦图,让他们猜猜图上的鸟儿叫什么?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乌鸦!”于是,我便把生字词“乌鸦”放在图片旁边,通过读词、看图,孩子们认识了“乌鸦”这种事物,再让他们想想用什么办法记住“乌”“鸦”两个字。一下子,孩子们的小手“唰唰”地举起来了。一个小孩说:“小鸟的‘鸟’去掉一点就是‘乌’。”我顺势引导孩子们:“是呀,小鸟没有了眼睛,只能看到什么呢?”“黑色的一片。”“对呀,就正如乌鸦的羽毛的颜色,所以‘乌’就是‘黑’的意思”我说。“那‘鸦’字又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呢?”我继续问。孩子们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纷纷把小手举起。有的说:“我用加一加的方法,‘牙’字加‘鸟’字就是‘鸦’。”有的则用猜字谜的方法:“小鸟的旁边有一排牙齿。”......真是有趣极了!看着孩子们兴味盎然的样子,我也迫不及待地把他们带进了“乌鸦喝水”的故事里。“小朋友,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乌鸦’的故事”。我把课题“乌鸦喝水”板书上黑板,让孩子们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词“喝水”及课题,并说说除了“喝水”,你还喝什么?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着:“喝茶、喝汽水、喝牛奶、喝咖啡……”五花八门,什么都有。我接着问:“那‘喝茶、喝汽水、喝牛奶、喝咖啡’都要用到什么呢?”“口!”“所以‘喝’字是口字旁。”就这样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一说、想一想,孩子们很容易就把“喝”字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