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幼儿吧小学教育网小学音乐小学音乐教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正文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04-04 17:00:55]   来源:http://www.youer8.com  小学音乐教案   阅读:8132

概要:(课件播放船夫的歌。) 师:太地道了。听完了这两个版本的《黄河船夫曲》,你能说说这首歌的风格特点吗? 生:…… (引导学生说出粗犷、高亢、空旷、雄浑、质朴等特点。) 设计意 www.youer8.com图:来自黄河上最纯朴、不加任何修饰的歌声,更加贴近生活,也更能让学生感受到信天游的风格特点。 师:这首歌的节奏是紧密的还是自由舒展的? 生:自由舒展。 师:这么悠长的节奏,让你感受到什么? 生:黄河上非常开阔。 (2)跟唱 师:好,我们就在这开阔的黄河上,拉开嗓子,一起唱起《黄河船夫曲》。 (全班随乐唱一唱,唱出它的高亢粗犷。) 师:最后一句比较难一点,跟我唱。 师:这一句中的“艄公”用了什么语言? 生:陕北方言。 师:还有哪句用了方言? 生:“我晓得”的“我”,唱成“e”。 师:我们一起学一学。 设计意图:学学陕西方言,并用方言来演唱,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也使歌曲的演唱更加地道。 (3)表演 师:你觉得歌曲的曲调和速度有什么特点? 生:曲调有多处重复。速度比较慢。 师:平稳稍慢的速度,让你感受到此时的船是在急流险滩中还是在平静的河面行驶呢? 生:平静的河面。 师:听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标签:小学音乐教学设计,小学音乐课教案,http://www.youer8.com

(课件播放船夫的歌。)

师:太地道了。听完了这两个版本的《黄河船夫曲》,你能说说这首歌的风格特点吗?

生:……

(引导学生说出粗犷、高亢、空旷、雄浑、质朴等特点。)

设计意

www.youer8.com 图:来自黄河上最纯朴、不加任何修饰的歌声,更加贴近生活,也更能让学生感受到信天游的风格特点。

师:这首歌的节奏是紧密的还是自由舒展的?

生:自由舒展。

师:这么悠长的节奏,让你感受到什么?

生:黄河上非常开阔。

(2)跟唱

师:好,我们就在这开阔的黄河上,拉开嗓子,一起唱起《黄河船夫曲》。

(全班随乐唱一唱,唱出它的高亢粗犷。)

师:最后一句比较难一点,跟我唱。

师:这一句中的“艄公”用了什么语言?

生:陕北方言。

师:还有哪句用了方言?

生:“我晓得”的“我”,唱成“e”。

师:我们一起学一学。

设计意图:学学陕西方言,并用方言来演唱,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也使歌曲的演唱更加地道。

(3)表演

师:你觉得歌曲的曲调和速度有什么特点?

生:曲调有多处重复。速度比较慢。

师:平稳稍慢的速度,让你感受到此时的船是在急流险滩中还是在平静的河面行驶呢?

生:平静的河面。

师:听了并唱了这首歌,你头脑中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

生:黄河迂回曲折的河道和无数船只及艄公形象。在遇到风平浪静时,他们便时常会唱起有问有答的船夫们自己的歌——《黄河船夫曲》……

师:船夫们是怎么划船的,你能学一学吗?

(引导学生掌握划船、拉船的动作。)

师:拉船的人就叫纤夫,你们带的毛巾可以派上用场了吗?怎么做才像是在一根绳上拉船呢?

(引导学生将手肩互搭,让毛巾连起来。)

设计意图:既是为了表现音乐形象,也能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

师:歌曲开始处有一大一小两个吆喝声,这是怎么回事?

生:是交错而过的两只船上的船夫在打招呼。

师:那我们就分成两组,每组排成一条船,一起来扮演一下黄河上唱着《黄河船夫曲》的船夫们。比比看谁唱得韵味更足。

2.唱《走绛州》

(1)过渡语

船靠岸了,船夫们坐下休息休息。高原上随处都能听到悠扬的歌声。你听,那边船夫的歌声刚落,这边又传来孩子们学唱的挑夫的歌!

(2)听听《走绛州》

师:同样是来自黄土高原上的民歌,它们的风格有什么不同呢?

生:……

师:你从歌曲中听到了些什么?

生:一根扁担软溜溜,担上扁担到绛州……

(3)说说“走绛州”

师:对,歌中唱到“担上扁担走绛州”,“绛州”在哪里?为什么要“走绛州”而不是“坐车到绛州”?

生:……

师:“绛州”是古称,在今天的山西省新绛县,明、清时期,这里是商业发达的繁华之地。我们现在要买东西都是拿钱到超市去买。可那时候高原上沟壑纵横,交通不便,人们要买东西、卖东西都只能挑着担子走到绛州去。于是就有了“担上扁担走绛州”的说法。

设计意图:学生了解了“走绛州”,既能对比新旧生活的区别,也为理解歌曲的音乐形象打下基础。

(4)学学挑担子

师:你会挑扁担吗?能学学吗?

(请l—2名学生学学挑担子的模样。尽量模仿各种不同的姿势,如:左肩挑右肩挑、换肩等等。)

师:在教室里拿什么东西可以替代扁担来模仿挑担的动作?

(生拿出自已带的长手巾模仿。)

www.youer8.com (5)随乐律动

学生随音乐《走绛州》挑担律动,再次熟悉音乐。

(6)学唱曲谱

课件出示歌谱,学生随琴轻唱曲谱,并及时解决难点。

A.这一句音比较高,不能喊叫,引导学生感受扁担一颤一颤的轻快的形象。

B.切分节奏。

引导学生想像切分节奏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并唱出它的重音。

(7)学唱歌词

A.随琴唱词。

B.引导学生发现歌曲中的虚词衬词,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歌词只有一句,其余全是虚词衬词,刻画了软溜溜的扁担一上一下颤动的形态与颤动的声音,生动形象、幽默诙谐,表现了挑夫们苦中作乐的心境。所以,要唱得轻快、活泼、幽默。)

设计意图:用分析歌曲的虚词、衬词的方法,使学生很快捕捉到歌曲幽默风趣、生动形象的特点。

(8)情感处理

师:挑夫们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可他们却能苦中作乐。请想一想,要怎么唱才能让他们肩上的担子变得更加轻松、脚步变得更加轻快呢?

生:……

(引导学生一句一句分析并体验。)

(9)扮扮挑夫的模样

师:你们看看挑夫的打扮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

生:头上系着毛巾。擦汗、挡风沙。

师:我们也来学学。

(男生系前面,女生系后面。)

设计意图:装扮成挑夫的模样,既能加深学生对挑夫的印象,也能使学生融进音乐中,更能让学生从中了解到当地的一些风土人情。

(10)表演

老师和全班同学系着头巾,挑着担子,边唱边表演走绛州。

三、采风归来

1.拓展延伸

师:黄土高原的确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那么,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你还了解哪些高原的情况呢?

2.交流

学生互相交流采风成果。

(可以说说在课堂上的收获,也可以谈谈课前自己准备的有关西部音乐的资料,尽可能引导学生说说从所学的歌、舞中领悟到的更深层次的东西。)

3.今日黄土高原新貌

(课件展示。)

师:今天的黄土高原在西部大开发的带动下,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你们看!贫瘠的土地上开垦出了肥沃的梯田;黄河大桥巍然耸立;高速公路穿过高原;南水北调工程正在启动……黄土高原一步步走向繁荣。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小学音乐教案小学音乐教学设计,小学音乐课教案小学音乐 - 小学音乐教案

上一篇: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