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幼儿吧小学教育网小学数学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百分数的应用》教材分析» 正文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百分数的应用》教材分析

[04-02 13:48:04]   来源:http://www.youer8.com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阅读:8793

概要: www.youer8.com得利息,再算实得利息,适当降低解决问题的思路坡度,减少错误。 3.解答“打折扣”的实际问题,沟通各类百分数问题的联系。 学生已能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以及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例④教学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并沟通三类百分数问题的联系。 ·以百分数乘法为相等关系,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例4已知《趣味数学》打八折是12元,求书的原价是多少。教材先告诉学生八折是80%,还在底注里介绍什么是打折扣,以及折扣的含义,指出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然后让学生思考原价和实际售价的关系,联系打折扣的含义,得到数量关系“原价×80%=实际售价”。在这个关系式里,已知实际售价、求原价,如果设原价为x元,就能列方程解决问题。 ·用不同方法检验,沟通百分数问题的联系。检验实际问题的答案,一般不采用代入原方程的方法,因为把x的值代入原方程只能检验解方程,不能检验列方程。教材鼓励学生联系折扣的含义,用多种方法检验。“兔”检验实际售价12元是不是原价15元的80%,“鸟”检验原价15元的书打八折后的实际售价是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百分数的应用》教材分析,标签: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http://www.youer8.com
www.youer8.com 得利息,再算实得利息,适当降低解决问题的思路坡度,减少错误。
3.解答“打折扣”的实际问题,沟通各类百分数问题的联系。
学生已能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以及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例④教学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并沟通三类百分数问题的联系。
·以百分数乘法为相等关系,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例4已知《趣味数学》打八折是12元,求书的原价是多少。教材先告诉学生八折是80%,还在底注里介绍什么是打折扣,以及折扣的含义,指出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然后让学生思考原价和实际售价的关系,联系打折扣的含义,得到数量关系“原价×80%=实际售价”。在这个关系式里,已知实际售价、求原价,如果设原价为x元,就能列方程解决问题。
·用不同方法检验,沟通百分数问题的联系。检验实际问题的答案,一般不采用代入原方程的方法,因为把x的值代入原方程只能检验解方程,不能检验列方程。教材鼓励学生联系折扣的含义,用多种方法检验。“兔”检验实际售价12元是不是原价15元的80%,“鸟”检验原价15元的书打八折后的实际售价是不是12元。例题及两种检验,都在原价、现价、折扣三个数量里已知两个,求另一个,它们是有关折扣的三类实际问题。例题的解答及其检验,体现了各类百分数问题的内在联系。
·进行解决各类问题的练习,灵活应用数量关系。练习三里编排了关于折扣的各种问题,第1题已知原价和折扣,求打折后的售价;第2题已知打的折扣以及打折后的实际售价,求打折前的原价;第4题根据原价和现在售价,求打的折扣。学生解决这些问题,能进一步理解折扣的含义和实际应用,灵活掌握数量关系。解答这些题都从折扣的具体含义分析数量关系,首先是“原价×折扣=现价”。在这个关系式里,如果已知原价求现价,可以列乘法算式计算;如果已知现价求原价,列方程是常用的方法。然后是“现价÷原价=折扣”,即现在售价是原来价钱的百分之几十,就是打了几折。练习三的第3题,把已知的百分数改说成打的折扣,启示学生求打的折扣就是求现价占原价的百分之几十,为第4题作了铺垫。
4.列方程解答较复杂的百分数问题。
例5把男生人数作为单位“1”,例6把九月份用水量作单位“1”,两道题都求单位“1”是多少,在例4的基础上列方程解答。
·利用线段图显示相等关系,分散列方程的难点。求单位“1”是多少的百分数问题一般列方程解答,找到相等关系既是关键,又经常是难点。例5用两条线段分别表示美术组的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先画表示男生人数的线段是因为男生人数看作单位“1”。让学生在图右边的括号里填写总人数,体会总人数是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和,从而找到相等关系。例6用两条线段分别表示九月份和十月份的用水量,先画表示九月份用水量的线段是因为把它看成单位“1”的量。十月份用的水比九月份少,也就是“九月份用水量-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的用水量=十月份用水量”,这正是实际问题的相等关系。教材利用线段图直观反映例5里的两个数量的相并关系,例6里两个数量的相差关系,有助于学生理解相等关系。
两道例题列出的方程都形如“x±ax=b”,不仅设单位“1”的量数为x,还要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女生人数或十月份节约用水的立方米数,这是列方程的难点。教材让学生在例5的线段图上用0.8x表示女生人数,看着例6的线段图思考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的立方米数怎样表示,能有效化解难点。
·加强数量关系的练习,提高寻找相等关系的能力。第11页“练一练”第1题和例5相似,第2题是例5的变式。这些题的特征比较明显,有些题已知两个数量的和是多少,求两个数量各多少;有些题已知两个数量相差多少,求两个数量各多少。已知的和或相差数经常是分析数量关系的切入口,两个数量相加得到它们的总数、两个数量相减得到它们的相差数,往往是实际问题里的主要数量关系,也是列方程的相等关系。第12页“练一练”消化例6的思路,在说数量关系前先让学生试着画出线段图,在线段图直观启示下容易说出数量关系。学生看着线段图,联系已有的经验,可能说出不同的数量关系式。如美术组人数-舞蹈组人数=美术组比舞蹈组多的人数;美术组人数-美术组比舞蹈组多的人数=舞蹈组人数;舞蹈组人数+美术组比舞蹈组多的人数=美术组人数。要指导学生从中选择用于列方程的相等关系,从他们现有的解方程能力出发,选用的数量关系式必须保证未知数都在等号的左边。
·带出稍复杂的分数问题。六年级(上册)只教学较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把稍复杂的求单位“1”是多少的问题安排在本单元,由百分数问题带出来,如练习四第14~16题。这些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和求单位“1”的百分数问题很接近,学生解答百分数问题的经验能够迁移到解答分数问题上。教材不编排分数问题的例题,把解答分数问题安排在练习四的最后中,意图是十分明显的,让学生在独立解答这些题的过程中实现认知同化

上一页  [1] [2] 


Tag: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小学数学 -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上一篇: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教材分析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百分数的应用》教材分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