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教学目标:1 能结合生活实例,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2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增强信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教学过程:一 情景引入对于篮球比赛,同学们并不陌生,同学们先互相交流一下篮球比赛的规则,然后观看比赛。师:下面请小教练们观看比赛实况录像。比赛开始了,运动员们都进入了状态,场面非常激烈,当比赛进行到第36分钟时,蓝、红队的比分达到了36:37,两队不相上下,红对目前暂时领先。仔细看,兰队教练要做什么呢?二 合作探究:生1:兰队教练想替换队员。生2:想从7号和8号队员中选一名。师:如果你是教练,你会怎么办?生1:我会选一个身材比较高的能得分的队员上场。生2:我会选一个投篮准的队员上场。生3:……师:现在两名队员的身高、体能等都差不多。你会考虑什么?生:得分快、投篮准的。 ( 派谁上场应考虑的重要因素,是看一看7号和8号队员在小组预赛中的得分情况。)师:教练也是这样想的。为了在关键的时候找准队员,教练就拿出了两人在小组预赛中的成绩记录,对他们的以往战绩进行分析。请看: 场次 队员12345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平均数的意义(信息窗 1)》教学设计,标签: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学设计,http://www.youer8.com教学目标:
1 能结合生活实例,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2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增强信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引入
对于篮球比赛,同学们并不陌生,同学们先互相交流一下篮球比赛的规则,然后观看比赛。
师:下面请小教练们观看比赛实况录像。比赛开始了,运动员们都进入了状态,场面非常激烈,当比赛进行到第36分钟时,蓝、红队的比分达到了36:37,两队不相上下,红对目前暂时领先。仔细看,兰队教练要做什么呢?
二 合作探究:
生1:兰队教练想替换队员。
生2:想从7号和8号队员中选一名。
师:如果你是教练,你会怎么办?
生1:我会选一个身材比较高的能得分的队员上场。
生2:我会选一个投篮准的队员上场。
生3:
……
师:现在两名队员的身高、体能等都差不多。你会考虑什么?
生:得分快、投篮准的。
( 派谁上场应考虑的重要因素,是看一看7号和8号队员在小组预赛中的得分情况。)
师:教练也是这样想的。为了在关键的时候找准队员,教练就拿出了两人在小组预赛中的成绩记录,对他们的以往战绩进行分析。请看:
场次 队员 |
1 |
2 |
3 |
4 |
5 |
7号 |
9 |
没上场 |
11 |
13 |
没上场 |
8号 |
7 |
13 |
没上场 |
12分 |
8 |
师:从成绩记录中你能知道什么?你会怎样来作出决定?
(学生自己计算、分析)
生1:我算了一下,7号在小组赛中共得了9+11+13=33(分),8号共得了7+13+12+8=40(分)。所以我认为应选8号。
生2:我们也是算了两名队员在小组赛中的总得分,8号队员得分多,所以也选8号。
(用总分合理吗?不合理怎么办?)
生3:我们不同意你们的看法,这样比较不公平。
生4:是不公平。7号上场3次,8号上场4次,他们上场次数不一样,不能比总分数。
师:经同学们这样一说,我也觉得不公平。但如果不比总分,怎样才能比较出两个队员的成绩呢?
(学生思考)
生1:算平均分。
生2:对,算平均每场得分。
(怎样求平均分呢?)
师:好办法,用平均每场得分来选队员比较合理。那这两个队员的平均得分分别是多少呢?
生 :我这样算:
7号得分: 8号得分
(9+11+13)÷ 3 (7+13+12+8) ÷ 4
=33 ÷ 3 =40 ÷ 4
=11 (分) =10 (分)
师 :11分和10分分别是7号和8号哪一场的得分呢?
学生讨论:
有的学生说不是第一场的;有的学生说也不是第二场的;……那么是…….
最后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得出
10是7、13、12、8、这四个数的平均数
11是9、11、13、这三个数的平均数
师生总结:10分不是8号运动员哪一场的得分,而是反映四场小组赛的得分情况;11分不失10号运动员哪一场的得分,而是反映三场小组赛的整体得分情况。
(这时同学们都明确该谁上场,是借助于平均数。)
三 共同提高
学生练习:自主练习2、3
四 课外延伸?课本课外实践
五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有哪些收获?
六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