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幼儿吧小学教育网教育范文教师培训提高业务学习笔记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五大方略» 正文

业务学习笔记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五大方略

[10-19 15:55:55]   来源:http://www.youer8.com  教师培训提高   阅读:8919

概要:中国教师报:三个途径是指什么? 王敏勤:第一个途径是通过“说教材”活动,引导教师把握课标和教材,落实第一个支点;第二个途径是通过“同课异构”活动,探讨高效的课堂模式,转变师生的教学方式,落实第二个支点;第三个途径是通过写“课例分析”,对一节课的教学效率和效果进行认真的反思,以便不断总结,逐步提高。这也是校本教研的三大途径。老师们要“煮”教材,煮熟煮透 中国教师报:“说教材”怎么说?有具体要求吗? 王敏勤:首先,教师不管是教哪个年级的,都要把握本门学科整个学段的教材。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高屋建瓴,从整个学段的高度来讲授一篇课文、一节教材。教师要把本学科整个学段的教材全部拿到手,对照课程标准认真地研读,在理解的基础上画出知识树,写出教材分析。写教材分析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写: 1.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基本要求是什么(质的要求和量的要求),应如何落实这些要求; 2.本套教材的编写意图和体例是什么; 3.本套教材包括了哪些知识,是以什么样的逻辑线索把这些知识结构起来的(要画出知识树并加以说明); 4.本套教材哪些知识可以前后整合起来;

业务学习笔记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五大方略,标签:教师培训总结,教师培训计划,http://www.youer8.com

中国教师报:三个途径是指什么?
     王敏勤:第一个途径是通过“说教材”活动,引导教师把握课标和教材,落实第一个支点;第二个途径是通过“同课异构”活动,探讨高效的课堂模式,转变师生的教学方式,落实第二个支点;第三个途径是通过写“课例分析”,对一节课的教学效率和效果进行认真的反思,以便不断总结,逐步提高。这也是校本教研的三大途径。

老师们要“煮”教材,煮熟煮透

     中国教师报:“说教材”怎么说?有具体要求吗?
    王敏勤:首先,教师不管是教哪个年级的,都要把握本门学科整个学段的教材。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高屋建瓴,从整个学段的高度来讲授一篇课文、一节教材。教师要把本学科整个学段的教材全部拿到手,对照课程标准认真地研读,在理解的基础上画出知识树,写出教材分析。写教材分析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写:
     1.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基本要求是什么(质的要求和量的要求),应如何落实这些要求;
     2.本套教材的编写意图和体例是什么;
     3.本套教材包括了哪些知识,是以什么样的逻辑线索把这些知识结构起来的(要画出知识树并加以说明);
     4.本套教材哪些知识可以前后整合起来;
     5.本套教材所蕴含的能力体系和价值体系是什么;
     6.初中和高中要分别说明考试大纲的要求;
     7.如果学校领导让我从初始年级教到毕业班,我打算如何处理这套教材。
      写完教材分析后,以教研组为单位人人登台演讲,把自己画的知识树投到银幕上(或画到黑板上),讲解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设想。
     当然这项工作不可能一遍完成,要反复讨论,烂熟于心。所以我们的实验学校提出要“煮”教材,煮熟煮透,真正理清教材的三大体系并熟能成诵。
     然后是说一册教材和一个单元的教材。也是按照以上七个方面说,只是说一册教材比说一个学段要具体一些,说一个单元就更具体了。在时间的安排上,一般在暑假说一个学段的教材并说秋季学期的单册教材,在寒假说春季学期的双册教材。每次说教材活动都有评价表。现在许多学校和地区都开展了说教材竞赛活动,搞得轰轰烈烈,效果很好。

                                                                                                                  2011年4月27日

中国教师报:您多次提到“知识树”的问题?什么是“知识树”?

王敏勤:“知识树”是我们和谐教学法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就是以树状的形式表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形象直观,脉络清晰,便于教师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

www.youer8.com 和逻辑线索。我们不仅在“说教材”时用,在上课时也用。一堂课至少要有两棵“树”:“单元知识树”和“本课知识树”。有些比较长的课文还有“段落知识树”,形成“知识林”。如果是在黑板上临时板书,教师只要按照知识的逻辑线索用树状表示出来就行。如果用电脑制作课件,一般要用PPT模板,很好操作。我现在提出“用知识树绿化课堂,用知识林绿化校园”。许多学校做得很好,如天津市河东实验小学、河南省安阳市第七中学、灵宝市第四中学等,在教学楼的走廊里和宣传栏里都喷绘了各科的“知识树”,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便于学生预习和复习教材。

上一页  [1] [2] 


Tag: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培训总结,教师培训计划教育范文 - 教师培训提高

上一篇:业务学习笔记 教师备课的六项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