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依据课程标准对本年级的要求,结合我区“走进大语文”的教学环境,开办读书节、阅读考级、研究性学习报告会、作文展评、古诗诵读等活动。注意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提倡综合性的学习方法。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提倡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大量查找相关资料。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丰富语言的积累,包括阅读量、背诵优秀诗篇、培养语言的感悟和品味能力,发展思维,培养想象能力、创造思维、思维品质、思维方法,培养良好的个性。 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体会做人的道理,提高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和认识能力,感受大自然的美丽,陶冶爱美的情趣,感受高科技对未来人才的要求,鼓励学生学科学、爱科学。使学生受到革命传统教育,懂得为人民服务的道理。了解我国和世界杰出的人物的事迹,体会他们的美好心灵,引导学生走向生活,有所发现。体会我国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并为祖国而感到自豪。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和品味能力,发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学计划,标签:小学语文教学计划,小学体育教学计划,http://www.youer8.com依据课程标准对本年级的要求,结合我区“走进大语文”的教学环境,开办读书节、阅读考级、研究性学习报告会、作文展评、古诗诵读等活动。注意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提倡综合性的学习方法。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提倡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大量查找相关资料。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丰富语言的积累,包括阅读量、背诵优秀诗篇、培养语言的感悟和品味能力,发展思维,培养想象能力、创造思维、思维品质、思维方法,培养良好的个性。
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体会做人的道理,提高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和认识能力,感受大自然的美丽,陶冶爱美的情趣,感受高科技对未来人才的要求,鼓励学生学科学、爱科学。使学生受到革命传统教育,懂得为人民服务的道理。了解我国和世界杰出的人物的事迹,体会他们的美好心灵,引导学生走向生活,有所发现。体会我国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并为祖国而感到自豪。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和品味能力,发展思维,培养想象能力、创造思维、思维品质、思维方法,培养良好的个性。
四、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具体措施
根据本班学生实际与个人的目标,抓住新课程理念的一个点谈本学期的具体措施(合作的学习方式、开放的课堂、创造性的培养、评价的改革、研究性学习、课内外作业设计等)
本学期,为配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我班继续根据学校的要求,以学生实际情况为基础,选择自主、合作、研究性学习以及创造性的培养作为本班的研究课题。
一、先来谈一下自主、合作、研究性学习:
1、在自主学习中,自主阅读是基础,不能走过场,不能在尚未充分自主阅读的情况下就组织合作学习。自主阅读要读充分、读整篇文章,而且不止一遍,每次读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而且要求要逐步提高,要读进去,伴随着教师的指导点拨进行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
2、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在开展合作学习之前,要充分考虑,要有合作学习的必要,有合作教学的价值,还要讲求合作教学的效果,阅读要从学生中来,这样的问题才会有吸引力。实践内容根据课堂教学合理地利用课外学习资源(其他图书、报刊、网络、广播、电视、图书馆、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日常生活等)进行合作学习。
3、进行探究性学习,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引导学生提出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观察大自然、社会,组织有趣味的活动,尝试解决家庭、学校、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给学生创造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的语文实践机会,使学生凭借丰富的资源和大量的实践,促进语文素养的协调发展。探究性学习的步骤一般分为:(一)调查研究阶段。(二)实验探索阶段。(三)深化研究阶段。(四)全面总结阶段。这样可以使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课内外材料,积极地根据自定的研究课题去解决问题,为解决问题而努力地去通过图书馆、书店、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体搜集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通过小组合作对这些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形成自己的假设和观点,培养了学生
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运用。
二、再来谈一下创造性的培养。
教师可以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可以从开放教材、开发课堂的角度去做,丰富教学形式,拓宽教学渠道,向生活开放课堂,引进生活中的内容,根据体裁、思想内容、单元积累运用引进,学生更多的去了解伟人、名人,有点及面向课外延伸,巩固教材中学到的读书方法,去作为一种实践,在实践中去运用。
五、全册教学进度
周次
日期
内容
备注
第1周
2.24----2.28
1-----2
语文实践活动
第2周
3.3----3.7
3-----5
语文实践活动
第3周
3.10----3.14
积累一----6
语文实践活动
第4周
3.17----3.21
7-----9
语文实践活动
第5周
3.24----3.28
读写例话---积累二
语文实践活动
第6周
3.31----4.4
10-----11
语文实践活动
第7周
4.7----4..11
12-----13
语文实践活动
第8周
414----4.18
14-----积累三
语文实践活动
第9周
4.21----4.25
15-----16
语文实践活动
第10周
4.28----5.2
五一劳动节
第11周
5.5----5.9
17-----读写-例话
语文实践活动
第12周
5.12----5.16
积累四------19
语文实践活动
第13周
5.19----5.23
20------22
语文实践活动
第14周
5.26----5.30
积累五-----23
语文实践活动
第15周
6.2----6.6
24-----25
语文实践活动
第16周
6.9----6.13
26-----积累六---选读
语文实践活动
第17周
6.16----6.20
毕业复习
第18周
6.23----6.27
毕业考试
第19周
6.30----7.4
阅卷工作
第20周
7.7----7.11
其他工作
第21周
7.14----
暑假开始
六、作文内容的设计改革及具体安排
作文内容的设计
本册教材共有这样几项作文内容:漫画作文、想象作文“假如我会克隆……”、给母校留下祝愿或建议、难忘的人或事、“我们与周围环境”的调查报告、写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