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幼儿吧幼教文章孕育知识婴幼儿疾病当心宝宝小肚脐引发大问题» 正文

当心宝宝小肚脐引发大问题

[10-19 15:29:13]   来源:http://www.youer8.com  婴幼儿疾病   阅读:8245

概要:宝宝的肚脐虽小,但如果护理不当,就会出现一些。“生病”了的肚脐被或是衣裤摩擦,不但很疼,还会引发宝宝全身感染,甚至会危及生命。因此,爸爸妈妈千万不要大意小肚脐的大问题。当心宝宝小肚脐引发大问题脐炎新生儿脐炎,是新生儿脐部疾病中最常见的。胎儿出生后,接生人员就将脐带结扎,切断。断脐后,脐带残端逐渐干枯变细,而成为黑色,一般在生后3~7天脐带脱落。在断脐时或断脐后,消毒处理不严,护理不当就很容易造成细菌污染,引起脐部发炎。常见的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其次为溶血性链球菌或混合细菌感染等。症状判断宝宝是否有脐炎,爸爸妈妈可以从外观上看,起初宝宝脐部与周围组织有红肿胀,肚脐中间发红、潮湿,有黏性或脓性分泌物,闻起来有臭味。患急性脐炎的宝宝,还常伴有厌食、呕吐、发热等表现。治疗1 保持局部干燥,勤换尿布,防止尿液污染。2 局部换药:用3%双氧水冲洗局部2~3次后用碘酊消毒,酒精脱碘。3 抗生素治疗:一般新生儿时期首选青霉素,加氨苄青霉素效佳。对已形成脓肿者,及时切开引流换药。已形成慢性肉芽肿者要用10%硝酸银,或硝酸银棒局部烧灼,如肉芽较大不易烧灼者,应给予手术切除

当心宝宝小肚脐引发大问题,标签:婴幼儿常见疾病,婴幼儿疾病预防,http://www.youer8.com

  宝宝的肚脐虽小,但如果护理不当,就会出现一些。“生病”了的肚脐被或是衣裤摩擦,不但很疼,还会引发宝宝全身感染,甚至会危及生命。因此,爸爸妈妈千万不要大意小肚脐的大问题。

当心宝宝小肚脐引发大问题

  脐炎

  新生儿脐炎,是新生儿脐部疾病中最常见的。胎儿出生后,接生人员就将脐带结扎,切断。断脐后,脐带残端逐渐干枯变细,而成为黑色,一般在生后3~7天脐带脱落。在断脐时或断脐后,消毒处理不严,护理不当就很容易造成细菌污染,引起脐部发炎。常见的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其次为溶血性链球菌或混合细菌感染等。

  症状

  判断宝宝是否有脐炎,爸爸妈妈可以从外观上看,起初宝宝脐部与周围组织有红肿胀,肚脐中间发红、潮湿,有黏性或脓性分泌物,闻起来有臭味。患急性脐炎的宝宝,还常伴有厌食、呕吐、发热等表现。

  治疗

  1 保持局部干燥,勤换尿布,防止尿液污染。

  2 局部换药:用3%双氧水冲洗局部2~3次后用碘酊消毒,酒精脱碘。

  3 抗生素治疗:一般新生儿时期首选青霉素,加氨苄青霉素效佳。对已形成脓肿者,及时切开引流换药。已形成慢性肉芽肿者要用10%硝酸银,或硝酸银棒局部烧灼,如肉芽较大不易烧灼者,应给予手术切除。

  护理

  护理患有脐炎的宝宝,脐部的清洁最重要。首先,妈妈可用消毒过的棉签,蘸75%的酒精或是5%的聚维酮碘,每天早晚两次在宝宝脐部周围擦拭,如果情况严重,也可以在中午给宝宝加涂一次。

  消毒时,妈妈用左手食指和拇指把宝宝的脐孔张开,右手用蘸有药水的棉签自内向外螺旋形的把药水涂在宝宝脐部,范围大概是直径约3厘米的圆圈。脐部消毒之后,妈妈再用干净的纱布把宝宝裸露的脐部盖起来,防止感染。

  如果宝宝脐部感染的状况还在持续,建议妈妈带宝宝去医院就疹,请医生检查一下宝宝的肚脐是否和膀胱或直肠相连。

   

不错的

当心宝宝小肚脐引发大问题

  脐肉芽肿

  脐肉芽肿是宝宝的脐炎长期未治愈的结果。也可能是,爸爸妈妈在宝宝的脐部误用了爽身粉、脐带粉、滑石粉等,由于这些异物的刺激而导致的。脐肉芽肿非常容易造成进一步严重的感染,是需要立即就医处理的脐部疾病。

  症状

  1 脐带脱落后肚脐中间出现粉红色的肉芽,不同的宝宝脐肉芽肿的大小是不一样的。

  2 脐肉芽肿也可引起流脓、出血等症状。

  3 当妈妈用手指碰到时,宝宝往往会疼得哇哇大哭。

  治疗

  当宝宝出现脐肉芽肿时,妈妈应带宝宝去医院就诊。在肉芽还比较小的时候,医生会用硝酸银溶液对肉芽进行消毒、处理,然后很快就可以痊愈了。

  但是肉芽长得比较大的话,就需要将肉芽整个先切掉。具体操作是:用线将肉芽根部系紧,由于血液流通被切断了,数日后肉芽就会自行脱落。之后,再用10%硝酸银溶液对患部进行消毒、处理,数日后就可以痊愈了。

   

不错的

当心宝宝小肚脐引发大问题

  脐疝气

  脐疝气多发生于新生儿,有的宝宝在幼儿期仍然存在,这也是宝宝的常见病。脐疝气的发生,是由于宝宝的肚脐没有很好的闭合,导致肠子的一部分从宝宝肚脐的部位鼓出来而造成的。一般来说,由于身体发育机能弱,比其他足月生的宝宝更容易得脐疝气。

  症状

  判断宝宝得了脐疝气,爸爸妈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

  首先,宝宝脐疝气鼓出的这个宝宝摸上去非常柔软。看上去外表呈一球形或半球形,像核桃大小的肿物。其次,宝宝哭闹得越厉害,腹压就越高,脐疝气也就鼓得更大更明显,安静或卧床时可消失。

  如果宝宝脐疝气鼓起的小包包在5厘米以下,那么家长不用特别担心。脐疝气可随宝宝年龄的增长,腹壁肌肉的加强而自然痊愈,之后也没有什么不良影响。约有80%的宝宝在1岁以前痊愈,90%的宝宝会在2岁以前痊愈。

  但是,宝宝在2岁后仍有脐疝气的话,妈妈就应格外注意了,需请医生诊治。

  治疗

  一般来说,在宝宝的脐疝气按压后可以复位。但是,当脐疝被卡在脐部较长时间后就有可能发生了嵌顿,无法用手送回。这样的情况需要紧急就医处理。因为肠壁受压,血液流通不畅,就有肠缺血坏死的危险。

  若2岁以上幼儿仍见有脐疝,直径超过2厘米者,应去医院手术修补。如无手术条件,可试用粘贴法:用2条4厘米宽胶布,其中一条开一横行小孔,将另一胶布一端剪窄,使其能正好穿过小孔。用75%医用酒精消毒局部皮肤后,将胶布粘牢固定,使脐部下陷,两侧缺损缘相接触。注意局部清洁,一周后更换胶布。

   

不错的

当心宝宝小肚脐引发大问题

  宝宝肚脐为什么会“生病”?

  脐带是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和妈妈(胎盘)联系的通道,胎儿期间所需的营养物质都是通过脐带的输送获得的。但是,当医生把宝宝的脐带剪断后,这里就成了一个与外界相通的创口,是细菌入侵的门户。新生宝宝的抵抗力比较弱,而脐部又是一个细菌很容易繁殖的地方,一旦妈妈护理不周,就可能受到感染。感染轻者将会局部化脓、发臭,重者毒素被吸收后,可引起宝宝得溶血病或新生儿败血症。因此,爸爸妈妈千万不能忽视。

  宝宝脐带如何护理

[1] [2]  下一页


Tag:婴幼儿疾病婴幼儿常见疾病,婴幼儿疾病预防孕育知识 - 婴幼儿疾病

上一篇:新生儿八大常见疾病分析

《当心宝宝小肚脐引发大问题》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