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幼儿吧小学教育网小学科学小学科学说课稿《糖到哪里去了》说课稿» 正文

《糖到哪里去了》说课稿

[04-03 19:26:40]   来源:http://www.youer8.com  小学科学说课稿   阅读:8692

概要:一、设计理念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对文本知识进行“转化”,“整合”、“培养”,以实现达到本课时所要求的三维教学目标。以“启发式”为主流的多种方法教学,如“发现法、探究法、演示法、实验法等。”对本学期科学预案进行一定删减,增添,达到符合本班学生情况的可行性较强的教案。二、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糖到哪里去了”一课,糖在水中化了,这是学生已有的认识,那么,糖是怎样化的?在水中有什么变化?这些是学生很少思考的,也是很难研究的问题。教师为学生提供高锰酸钾这种物质,再做“化了”的实验。学生通过观察,能请楚的看到“化了”的过程。看清高锰酸钾的“去向”。这样,溶解的概念很容易建立。然后是应用“溶解”的概念来判断其它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了,进而想办法使一块冰糖在水中尽快溶解,都是对知识的应用与拓展。2、三维目标:(1)、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2)、观察糖、高锰酸钾等物品在小中的溶解过程。知道什么叫溶解现象。(3)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渗透科学的思想和方法。(4)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3、本课重点:建立溶解概念。三、说教法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

《糖到哪里去了》说课稿,标签:小学科学说课,科学说课稿,http://www.youer8.com
一、设计理念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对文本知识进行“转化”,“整合”、“培养”,以实现达到本课时所要求的三维教学目标。以“启发式”为主流的多种方法教学,如“发现法、探究法、演示法、实验法等。”对本学期科学预案进行一定删减,增添,达到符合本班学生情况的可行性较强的教案。二、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糖到哪里去了”一课,糖在水中化了,这是学生已有的认识,那么,糖是怎样化的?在水中有什么变化?这些是学生很少思考的,也是很难研究的问题。教师为学生提供高锰酸钾这种物质,再做“化了”的实验。学生通过观察,能请楚的看到“化了”的过程。看清高锰酸钾的“去向”。这样,溶解的概念很容易建立。然后是应用“溶解”的概念来判断其它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了,进而想办法使一块冰糖在水中尽快溶解,都是对知识的应用与拓展。2、三维目标:(1)、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2)、观察糖、高锰酸钾等物品在小中的溶解过程。知道什么叫溶解现象。(3)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渗透科学的思想和方法。(4)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3、本课重点:建立溶解概念。三、说教法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综合使用发现法 、实验法 、探究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现象提出问题,从实验中解决问题。真正地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在三组实验中,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合作交流得出自己的结论,使学生在矛盾中、自我否定中、相互争论中获取知识。四、说学法1、实验感知法(流程图)观察(演示实验导出课题——第一组实验(溶解)——第二组实验(可溶性)——第三组实验(加快溶解的方法)。2、合作学习法通过分组实验,合作探究出结论,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五、说教学过程1、激趣导疑,提出问题。教师进行魔术表演,让学生说这些颗粒到哪里去?2、质疑导思,思考问题。第一组实验中第一小实验:做一杯糖水,引导出白糖颗粒在水中怎样化的?化到哪里去了?让学生相互交流。3、启发导探,探究问题第一组实验中第二小实验:用高锰酸钾做实验,让学生汇报现象,学生自己研讨,得出溶解概念。第二组实验中有4个小实验,让学生完成实验进行检验可溶性。4、拓展导创,解决问题(1)故事开头,让学生根据自己经验来帮小明解决问题。学生自己做第三实验,得出加快溶解的方法。5、结束部分这堂课的设计是以“新课标准”为理论指导,渗透了新的理念和方法,始终以学生实验为主线,通过“看——做——想——做——说”的这些活动得出结论。让学生在体验中、愉悦中获得新知。


Tag:小学科学说课稿小学科学说课,科学说课稿小学科学 - 小学科学说课稿

上一篇:《生命离不开水》说课

《《糖到哪里去了》说课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