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幼儿吧幼教文章小学教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数学第十册教案-一» 正文

数学第十册教案-一

[11-20 16:07:41]   来源:http://www.youer8.com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阅读:8400

概要:课时安排一、全册教学内容及教时安排(以单元为单位)(一)长方体和正方体 15课时左右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课时左右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3课时左右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8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 2课时左右 (三)数的整除 20课时左右1.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2课时2.能被2、3、5整除的数 3课时左右3.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 3课时左右4.最大公约数 5课时左右5.最小公倍数 2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 2课时左右(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23课时左右1.分数的意义 6课时左右2.真分数和假分数 4课时左右3.分数的基本性质 2课时左右4.约分和通分 6课时左右5.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整理和复习 2课时左右实践活动:数字与编码 1课时(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10课时左右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课时左右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课时左右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3课时左右整理复习 2课时左右(六)总复习 5课时左右 合计

数学第十册教案-一,标签:五年级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http://www.youer8.com

课时安排

一、全册教学内容及教时安排(以单元为单位)

(一)长方体和正方体     15课时左右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课时左右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3课时左右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8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2课时左右 
(三)数的整除     20课时左右
1.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2课时
2.能被2、3、5整除的数     3课时左右
3.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   3课时左右
4.最大公约数   5课时左右
5.最小公倍数   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2课时左右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23课时左右
1.分数的意义   6课时左右
2.真分数和假分数     4课时左右
3.分数的基本性质     2课时左右
4.约分和通分   6课时左右
5.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整理和复习      2课时左右
实践活动:数字与编码  1课时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10课时左右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课时左右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课时左右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3课时左右
整理复习  2课时左右
(六)总复习    5课时左右
      合计大约80课时左右


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课题一:长方体的认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旧知,在生活情境中理解“体”的概念,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来经历做数学的过程,这样使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形成长方体的概念。教学设计中主要注重与生活的紧密结合,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进行观察、测量和验证。
教学要求  通过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形成长方体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长方体的特征。
教学用具  ①教师准备:教材第20页图中的各个实物,铁丝制作的长方体框架、投影仪。②学生准备:收集一些长方体开头的小纸盒,并将教材第169页的长方体展开图剪下来贴在硬纸板上备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观察后回答:①我们已经学过这些图形,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②根据学生的回答有意归类并板书。


    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
③指着左边问:这些都是什么图形?(并在上面板书:平面图形)
④指着右边问:这又都是什么图形?(并在上面板书:立体图形)
2.实验
用两个同样大小的量筒装600毫升的水。然后往其中一只里放入一块石头,让学生观察,这只量筒里水面的变化情况?小组讨论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空间”这一概念。
从今天开始,我们的数学课主要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这节课我们首先学习长方体的认识,并板书课题。
二、探索实践
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来观察它们的特征。
(1)认识长方体的面。(让学生分组讨论)
①用手摸一摸它有几个面(注意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
②每个面是什么形状?(注意出示也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③哪些面完全相等?(演示给学生看)
再根据学生的发言用投影归纳出:
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2)认识长方体的棱。
让学生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每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有意引导学生有顺序地摸)。这些地方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来做,最后统一为“棱”)
再让学生分小组去数和量:
①数:长方体有多少条棱?(要说出数的方法)
②量:动手量一量每条棱的长度,看哪些棱的长度相等?(有什么规律?)
   根据学生的发言归纳出:(投影显示)
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
(3)认识长方体的顶点。
让学生拿一个长方体纸盒,用手摸长方体每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并提问:
①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吗?(顶点)
②长方体有几个顶点?(8 个)
(4)拿一个长方体放在讲台上让学生观察。
最多能看到几个面?(3个面)
讲:所以我们通常把长方体画成这样。


  (投影出示)


(5)用填空的形式小结长方体的特征。(投影显示)
长方体是由    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    形)围成的    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两个面    ,相对的棱的长度     。
2、教学长方体的长、宽、高。
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下的两个问题:
(1)它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怎样分?
(2)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找几名代表将测量结果告诉大家。
想一想:
(1)你知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什么吗?(长、宽、高)
(2)长方体的长、宽、高的长短与这个长方体有没有关系?(投影显示出几个长、宽、高不同的长方体)
结论:长方体的大小和形状是由它的长、宽、高决定的。
三、课堂实践
1.量一量教科书的长、宽、高。
2.练习五的第2题。
3.练习五的第3题。
五、课堂小结
由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口诀:
长方体立体形,8顶6面十二棱;
棱分长、宽、高,每组四条要记好;
6个面对着放,对应面都一样。
   六、课外延伸

[1] [2]  下一页


Tag: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五年级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教案 -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上一篇:数学第十册教案-二

《数学第十册教案-一》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