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教学内容:教材第95—96页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表面上看是纯计算的内容。但本书编者所关注的焦点是学生个性化算法和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同一问题用不同方法解答的思考过程。由于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口算、笔算基础。所以,教学时一定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原有基础和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开放的“数学活动”中学习。第一课时(P95、P96),整十数加整十数和相应的减法。教材编排了连续性的两个层次的内容。首先呈现果树情境图,让学生根据情境图中提供的数学信息(苹果树80棵、梨树70棵),思考“一共有多少棵果树?”的问题。关注的焦点既不是怎样列式,又不是为什么这样列式,而是组织学生充分交流个性化算法。教材提供了两种算法,教学时学生如果说出了其它正确算法就应给予肯定;接着,仍根据果树情境图,提出用减法计算的问题。这里所关注的依然是交流个性化算法。教材提供了两种不同算法,但没有叙述完整,特意留给学生去完成。鼓励学生选择其他算法。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较熟练的进行口算 2、过程与方法:经历自主尝试整十数加整十数和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积极主动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冀教版小学第四册数学教案,标签: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学设计,http://www.youer8.com教学内容:教材第95—96页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表面上看是纯计算的内容。但本书编者所关注的焦点是学生个性化算法和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同一问题用不同方法解答的思考过程。由于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口算、笔算基础。所以,教学时一定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原有基础和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开放的“数学活动”中学习。第一课时(P95、P96),整十数加整十数和相应的减法。教材编排了连续性的两个层次的内容。首先呈现果树情境图,让学生根据情境图中提供的数学信息(苹果树80棵、梨树70棵),思考“一共有多少棵果树?”的问题。关注的焦点既不是怎样列式,又不是为什么这样列式,而是组织学生充分交流个性化算法。教材提供了两种算法,教学时学生如果说出了其它正确算法就应给予肯定;接着,仍根据果树情境图,提出用减法计算的问题。这里所关注的依然是交流个性化算法。教材提供了两种不同算法,但没有叙述完整,特意留给学生去完成。鼓励学生选择其他算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较熟练的进行口算
2、过程与方法:经历自主尝试整十数加整十数和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体验算法多样性。
教学准备:情景图
学习方式:小组交流研讨
教学过程:
1、同学们,你们到过果园吗?那里有同学们最喜欢吃的水果。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美丽的果园走一回。
出示图片。
师: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观察图画,说出自己看到的内容。
学生可能会说:
A、有苹果树和梨树。
B、树上结了很多苹果和梨。
C、旁边的牌子上写着有80棵苹果树,70棵梨树。
2、问:你能根据所给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吗?
学生自由提问题
可能会问到:
A、苹果树和梨树一共多少棵?
80+70=
B、苹果树比梨树多多少棵?或梨树比苹果树少多少棵?
80—70=
注:对于减法问题如果学生提到教师可以先讲加法的计算方法然后再讲减法。如果不提出来也可不必涉及此问。
3、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先让学生自己思索然后组织学生交流个性化算法。
可能会出现:
A、8个十加7个十得15个十,是150
B、80加20得100,再加50得150
7个十加3个十得15个十,是150
D、70加30得100,再加50得150
4、教师可接着向上面的情景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果园的主人要考考你们,如果你能答出来她就会奖励你一个红苹果。
150—80等于几
学生自己试着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换自己的算法,再在全班进行交流。
学生可能会有
A、100减80得20,20加50得70。
B、15个十减8个十得7个十就是70。
5、同学们,看老师从果园摘来了什么?(苹果、梨、山楂的图片)
师:哪个组表现的出色就奖励一个水果,看哪组得的最多。
做练习第1题
做练习第2题
让学生理解表中“合计”的含义,然后计算并填表。
你能根据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并解答吗?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说一说口算的方法。
6、练习题第3题
指导学生观察图,问:你看到了什么?
www.youer8.com 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现在小组内提问题并解答,然后再全班交流,并说说是怎样算的。
学生说出图中都有什么,各种动物的家再什么位置。
让学生自己解答前两个问题。
学生自由提问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