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四、改变现行的评价体制 现行的教学评价体制太单一,严重制约了科学课的教学,背离了科学教学的本质。很多科学老师为了应付考试,上课时把实验结论讲给学生,然后就让学生去背实验步骤,学生真正进行的实验并不多,有些负责的科学老师也只是进行一些演示实验。学生呢,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什么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探究能力根本没有,更谈不上“科学素养”的培养了。对学生的评价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既要有教师的评价,还要有学生的评价,家长的评价,但要以学生的自评和互 www.youer8.com评为主。 对学生的评价要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并注重形成性评价。只要对全体学生的发展有利的、可操作的、易操作的方法都可以引入小学生发展性评价。让每个学生个体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自信、自尊、自爱、自强,满怀信心地求得更大的发展,是我们评价的主要目的;为实现这一目的,我们不仅要对达到全部评价标准的学生给予积极地鼓励,对仅达到部分或达到某个易实现标准的学生也要给予积极地肯定,不能简单的把学生的评价划分为几个等级完事。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
科学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的调查与认识,标签:小学科学教学论文集,http://www.youer8.com
四、改变现行的评价体制
现行的教学评价体制太单一,严重制约了科学课的教学,背离了科学教学的本质。很多科学老师为了应付考试,上课时把实验结论讲给学生,然后就让学生去背实验步骤,学生真正进行的实验并不多,有些负责的科学老师也只是进行一些演示实验。学生呢,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什么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探究能力根本没有,更谈不上“科学素养”的培养了。对学生的评价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既要有教师的评价,还要有学生的评价,家长的评价,但要以学生的自评和互
www.youer8.com
评为主。 对学生的评价要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并注重形成性评价。只要对全体学生的发展有利的、可操作的、易操作的方法都可以引入小学生发展性评价。让每个学生个体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自信、自尊、自爱、自强,满怀信心地求得更大的发展,是我们评价的主要目的;为实现这一目的,我们不仅要对达到全部评价标准的学生给予积极地鼓励,对仅达到部分或达到某个易实现标准的学生也要给予积极地肯定,不能简单的把学生的评价划分为几个等级完事。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它的价值是其它基础学科(语文、数学、英语)无法代替的。在五月份我们天桥区举行的探究能力实验的比赛中,把科学的器材给学生准备好,让学生利用实验器材做好实验,有许多教师关注学生的实验过程,我觉得实验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了一次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是一门关系到国民综合素质培养的重大学科,而且我们国家也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如果不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将来怎么能承担起“科教兴国”的重任。
五、合理利用电教手段,把握多媒体技术在实验课中的应用
电化教学的内容具有形象性、生动性、新颖性和趣味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保持注意。电教媒体具有广泛的表现能力,可以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有利于学生从具体形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属性,促进其智力发展。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要使学生理解概念,需要教师为他们提供丰富的典型的正确的感性材料。在这方面,电教手段有很重要的作用。如:在教学《溶解》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溶解”,可设计酒精、汽油的溶解实验。为了安全和让学生看的清晰,实验时教师演示,通过投影仪把实验的过程投影到大屏幕上,让学生清晰的看到一些物质溶解于酒精、汽油中,从而加深对溶解的理解。又如讲解《昆虫》时利用电教媒体能变慢为快、突破时空的局限模拟客观事物,形象直观地揭示事物的演变过程,使学生加深印象,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提高教学效率。电教手段在小学科学探究教学中的运用,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创设学生自行探求知识、应用知识的意境,解决一些其他教具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时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当然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也要注意:首先不要为用而用,要为教学内容服务,要与教学过程有机地结合。绝对不能用现代教育技术去替代他们应该亲身经历的探究自然的过程,这点对小学生尤其重要。
六、教师在实验课堂上既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放任自流
教师很多时候会低估学生的能力从而不自觉地以一个主导者的身份操纵着学生活动,甚至越俎代庖。这种方法对学生的发展来说,弊大于利,自然不可取。如果教师担心只要在课上指导就会有限制学生探究的嫌疑,完全放任学生自己来探究也是不正确的,因为,我们面对的是10岁左右的孩子,有些时候是必须要得到教师指导才能是有效探究的。不要害怕学生提出出乎意料的问题,也不必耻于无法回答学生的提问。先贤云:“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问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那么,教师怎样指导才能促进学生的探究呢?我认为,教师关键要把握好指导的时机和指导的对象:一般情况下指导时机应把握在学生探究过程中遇到困难又难于自行解决的时候,如果过早,会限制学生自行探究的思路,指导过晚,学生就会处于一种无序的“瞎忙”之中,而对于诸如大部分学生探究中肯定会遇到的难题或涉及有关学生安全的问题,教师可以在学生探究前就予以指导。要知道,这种指导是有利于学生探究的。
七、、养成反思习惯,开展好科学学科的拓展活动
所谓反思就是通过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反思过去就是为了将来更加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反思中让常态的教科研,走进平实的课堂教学,我觉得作为一名科学课的教师,应该时刻把自己放在学生的角度,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每一节课,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好的体验、探究的过程,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样与其他学科整合可相得益彰。如果把科学学科的拓展创新活动和写作结合起来,肯定会解决部分学生因没啥可写而抓耳挠腮的现象,达到双赢的可喜效果。
以上是我在教学科学学科的几点想法和做法。总之,科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更具开放性和生成性,这就对任教这一学科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还要不断的提高科学素质,才能更好的胜任这门课程。
【参考资料】:
《科学》(3-6年级新青岛版)
《新课程标准》
《本色课堂
上一页 [1] [2]
Tag:小学科学教学论文,小学科学教学论文集,教学论文 -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上一篇:浅谈科学课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几点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