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3)经常地问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从低年级开始,就要培养学生不懂就问的良好习惯,教师要满腔热情的鼓励学生发问,对不懂就问的学生要大加表扬。学生只有经过反复思考,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根据一二年级学生不会提问的特点,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引导学生逐字逐句看情景图,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主动设疑,由学生来解答。通过经常训练,学生就会从无疑到有疑,从不会提问题到会提问题。对于胆小、自卑不敢发 www.youer8.com问的学生,更要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还要启发学生在阅读课本、听课或学习的过程中,把不懂得地方随时画出来、记下来,疑难问题要放在当堂解决。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的学习习惯,让他们想问、敢问、好问、会问。 三、培养学生“写”的习惯 作业是学生每天接触的最基本的独立的学习活动,也是反馈教师教学情况、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形式。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细心作业习惯,能帮助学生形成细致有条理的学习态度。在开学的第一节数学课上老师应该要求具体明确,作业要求学生做
浅谈低年级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标签: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网,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集,http://www.youer8.com
(3)经常地问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从低年级开始,就要培养学生不懂就问的良好习惯,教师要满腔热情的鼓励学生发问,对不懂就问的学生要大加表扬。学生只有经过反复思考,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根据一二年级学生不会提问的特点,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引导学生逐字逐句看情景图,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主动设疑,由学生来解答。通过经常训练,学生就会从无疑到有疑,从不会提问题到会提问题。对于胆小、自卑不敢发
www.youer8.com
问的学生,更要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还要启发学生在阅读课本、听课或学习的过程中,把不懂得地方随时画出来、记下来,疑难问题要放在当堂解决。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的学习习惯,让他们想问、敢问、好问、会问。
三、培养学生“写”的习惯
作业是学生每天接触的最基本的独立的学习活动,也是反馈教师教学情况、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形式。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细心作业习惯,能帮助学生形成细致有条理的学习态度。在开学的第一节数学课上老师应该要求具体明确,作业要求学生做到认真、正确、及时、完整。书写潦草,格式混乱,粗心马虎,都是错题的原因,教师对这样的作业要及时反馈、认真纠错。培养学生规范书写,就要从一年级抓起,包括学生的作业格式、书写规范、自觉检查等习惯。在学写数字1—10时,我要求学生在日字格写1,而且要规范。在书写算式时,加号、减号、等于号要注意格式,连线题会直尺,做到数字作业规范工整,以“提笔就是练字时”为标准严格要求学生。对于能按要求做的同学,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再加奖励一面“红旗”或是一朵“小花”,并示范给其他同学看,让做得好的学生体验成就感,同时激发写的不够好的学生向好的方面发展。与此同时通过开展作业展评等活动,把书写认真、工整的作业展评出来,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与促进。。
四、培养学生“想”的习惯
想即思考。数学是思维的体操,离开了思考就谈不上学习数学。所以,要教会学生上课时边听、边看、边想、边记的习惯,做到眼、耳、口、手、脑并用,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学生的思维应和老师的思维达到心领神会的境界,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学生都能意会。学生学会思考,就要思考得有条理、有根据,不能想当然或胡乱猜疑。学生只有通过静心地思考,才能把知识脉络梳理清晰,真正掌握它,理解内化成自己的东西。第二、还要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他们思维的多向性和灵活性,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猜想、联想、推理、试验、观察、讨论等活动,经常问一问“你还有其它的方法吗?”,“这道题你是怎么样想的?”等。第三、培养学生思维的系统性和联系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遇到用同一个知识点解决或用同一种思维方式解决的题目或者知识点相反、思维方式相反的题目,教师都要引导学生把它们联系起来,加以比较,以加深对题目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一般有两种方法:第一,让学生设疑,在教学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组织学生对疑难问题进行思考,辩论,表扬大胆发表自己不同意见的学生;第二,教师设疑,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一些能突破难点的问题,供学生思考讨论。总之,教师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使学生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五、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习惯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而动手操作是解决数学学科的抽象性和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认识为主之间的矛盾的重要手段。如在进行进行“轻重”教学时,我让学生拿来苹果和梨,书本和文具盒放在手里掂一掂,感受轻重,学生乐于做,也很容易地进行了比较。学习“加减法”时,由于要求学生深刻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而学生的抽象思维未形成,我让学生利用手里的铅笔或者小棒做出“合在一起”和“拿走”的动作,使他们形象地理解。教授几何图形时,我设计了很多实践性练习。通过摸、摆、看、量、拼等操作活动,使学生获得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并由此抽象出几何图形的概念、性质等。让学生动手操作使他们觉得这节课更有意思,也使学习的难点让学生从动手操作中突破,更容易掌握知识。
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习惯
所谓合作学习就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系统地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习。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在其基本理念中也已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如在进行“认识物体”的教学时,我让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物体,四人一小组,将所有的物体分类,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分的结果和原因,使组内的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发言,让积极的同学带动胆小的同学,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带动学有困难的同学,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氛围增强了。另外,当堂练习题做完后,都是由小组长进行检查,并负责给组员讲解,组员订正后再进行检查。起初组长由老师指定,随着学生能力的普遍提高,后来组长实行竞聘上岗制,另外,还定期评出优秀小组、优秀小组长、优秀组员等,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化为学生自身的素质,但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捕捉教育契机,精心培育,学生就会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最后,用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孩子的心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下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我相信让低年级的学生播下良好学习习惯的种子,他们将会收获精彩的人生
上一页 [1] [2]
Tag: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网,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集,教学论文 -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上一篇:浅谈如何上好一节小学数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