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幼儿吧小学教育网教育范文班级管理捧起关爱之情,播下希望之种---小学教育案例及分析» 正文

捧起关爱之情,播下希望之种---小学教育案例及分析

[10-19 15:56:26]   来源:http://www.youer8.com  班级管理   阅读:8307

概要: 教师的使命是什么呢?教师的使命是点燃受教育者的心灵之火,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潜能。担任教导主任六个年头,我没有直接参与班级管理工作,但却无时无刻不在充当“班主任”的角色。因为但凡学校里那个班某个“难转”的学生,班主任都会想到我。经由我教育的学生中,印象深刻的有以下两个案例:案例一:我校四(1)班有个学生叫黄某的学生纪律散漫;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作业常不做,书写相当潦草……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告状。班主任多番教育,他依然我行我素,迫于无奈,找到我来做思想工作。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做一个父母喜欢、老师喜欢的好孩子。他开始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后来口头上答应了。我满心欢喜,以为我这个“主任”的力量就是不同!就是有威严感!可过不久,该班的班主任又向我反映,这同学故态重现,毫无长进。真可是一个“承认错误,坚决不改”的典型。如何把这根“不可雕的朽木”转化为“可塑性的巧木”呢?我作了认真的思量。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

捧起关爱之情,播下希望之种---小学教育案例及分析,标签:班级管理制度,小学班级管理制度,http://www.youer8.com

教师的使命是什么呢?教师的使命是点燃受教育者的心灵之火,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潜能。担任教导主任六个年头,我没有直接参与班级管理工作,但却无时无刻不在充当“班主任”的角色。因为但凡学校里那个班某个“难转”的学生,班主任都会想到我。经由我教育的学生中,印象深刻的有以下两个案例:

案例一:

我校四(1)班有个学生叫黄某的学生纪律散漫;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作业常不做,书写相当潦草……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告状。班主任多番教育,他依然我行我素,迫于无奈,找到我来做思想工作。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做一个父母喜欢、老师喜欢的好孩子。他开始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后来口头上答应了。我满心欢喜,以为我这个“主任”的力量就是不同!就是有威严感!可过不久,该班的班主任又向我反映,这同学故态重现,毫无长进。真可是一个“承认错误,坚决不改”的典型。如何把这根“不可雕的朽木”转化为“可塑性的巧木”呢?我作了认真的思量。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找出问题的突破口,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于是我再次找他谈话,谈话中,我了解到他心里十分怨恨四年级的班主任老师。我心里暗喜,认为打开该生心灵之窗的时机到了。我轻声问他:“你为什么会恨那个老师?”他不好意思地回答:“因为她常常批评我。”我顺着问:“老师为什么会常在课堂上批评你,你知道吗?”他说:“因为我常违反纪律,没有按时完成作业,书写也不工整……”“你已经认识了自己的错误,说明你是一个勇于认错的好孩子,但是,这还不够,你觉得应该怎样做才好呢?”“我今后一定要遵守纪律,团结友爱,认真完成作业。”“你是男子汉,可要说到做到!”随后,我与他的班主任做了交流,达成共识。往后的日子,他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加上班主任改变了对他的看法,当他有一点进步时,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关注他。逐渐他也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

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和班主任商量,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的女同学跟他坐,目的是发挥同桌互帮的力量。这位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帮助他,教育他。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自己的努力下,黄某各方面都取得进步。有一次,我找他谈话时,他说:“校长,某某同学这样关心我,帮助我,如果我再不努力,对不起她?”我笑着说:“你长大了,懂事了,是真正的男子汉!我真替你高兴!”

通过一年的潜心努力,精心转化,终于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黄某同学摇身一变,由“捣蛋鬼”转变为纪律委员。在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中,他语文取得了83分的好成绩。获得了班里的“学习进步奖”。当他站在领奖台上接受我的颁奖时,满脸笑容,我轻轻地抚摸他的头,他会心地笑了。

案例分析:小学生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这对他们来说是荣誉的享受。经常得到老师的赏识更能增强他们的勇气和力量。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自身的心理素质的不同,学生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的勤学守纪、有的厌学做坏事,作为教师,要正视学生的差异,对于“问题学生”要从关爱的心态出发,对他们要晓之以理、动之发以情,用人格力量去感化他们。作为教师,不能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但可以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黄某的转变,我觉得以下三种方法在其中起到比较好的作用:

一、以人为本,付出师爱

作为一个教师,都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也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如果

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黄某这样特殊的后进生我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

二、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后进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教师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后进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黄某的情况比较特殊,主要是自制力差,对自己的错误、缺点认识不足,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产生厌恶、憎恨心理。因此,我就以爱心为媒,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与他谈心,与他交朋友,使其认识错误,树立做个好学生的念头;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编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的同学跟他坐,给予学习和思想上的帮助;让他感到老师的关心、重视……用关爱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从而由后进生转变为先进生!

三、抓住机会,善用表扬

当我们批评学生的一个缺点时不妨先表扬他的三个优点,这样使学生在情感上容易接受批评。我们所要的教育效果会事半功倍。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科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

[1] [2]  下一页


Tag:班级管理班级管理制度,小学班级管理制度教育范文 - 班级管理

上一篇:小学德育案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