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幼儿吧幼教文章幼儿园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蛋壳» 正文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蛋壳

[10-19 15:15:39]   来源:http://www.youer8.com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阅读:8671

概要: 更多有关“自然角”精彩内容,请关注教师网2012年专题—— 目的: 1.探索力作用于蛋壳凹面、凸面出现的不同现象。 2.初步感知拱形面能承受较大力的现象,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学习用语言描述、简单统计等方法来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 ①个人材料:1/2的鸡蛋壳(洗净晾干)4~5只,约15厘米长削好的铅笔一支,直径约4.5厘米、高约2厘米的透明胶带纸圈1个,直径约1.2厘米、高约20厘米的粗吸管1根(管腔略大于铅笔)。 ②分组操作材料:大河、小河模型各一,23厘米×9.5厘米的长方形卡纸2张,“小积木”20块(每块由两枚陆军棋粘合而成),记号笔1支。 2.教师操作材料: ①“小鸡出壳”桌面教具一套(制作方法附后)。 ②演示材料:半个海洋球、小盘子、一次性针筒、浅蓝色水。 ③有关拱桥、隧道、球形屋顶等照片及实物投影仪。 ④用卡纸做成的拱形桥洞三个(一大二小,如图四)。 ⑤图片一张,如图三。 过程: 一、教师设疑激趣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蛋壳,标签:幼儿园大班教案,幼儿园教案,http://www.youer8.com

  
 

更多有关自然角精彩内容,请关注教师网2012年专题——   


 


 

目的:


 

1.探索力作用于蛋壳凹面、凸面出现的不同现象。


 

2.初步感知拱形面能承受较大力的现象,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学习用语言描述、简单统计等方法来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


 

①个人材料:1/2的鸡蛋壳(洗净晾干)4~5只,约15厘米长削好的铅笔一支,直径约4.5厘米、高约2厘米的透明胶带纸圈1个,直径约1.2厘米、高约20厘米的粗吸管1根(管腔略大于铅笔)。


 

②分组操作材料:大河、小河模型各一,23厘米×9.5厘米的长方形卡纸2张,“小积木”20块(每块由两枚陆军棋粘合而成),记号笔1支。


 

2.教师操作材料:


 

①“小鸡出壳”桌面教具一套(制作方法附后)。


 

②演示材料:半个海洋球、小盘子、一次性针筒、浅蓝色水。


 

③有关拱桥、隧道、球形屋顶等照片及实物投影仪。


 

④用卡纸做成的拱形桥洞三个(一大二小,如图四)。


 

⑤图片一张,如图三。


 

过程:


 

一、教师设疑激趣,幼儿操作感知


 

1.结合桌面教具,讲述故事《小鸡出壳》(附后),引出疑问:到底是谁啄破了蛋壳?


 

〔评:用桌面牵线教具和故事中小鸡姐妹的对话引出课题,使幼儿置身于有趣的童话世界之中,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启发幼儿用铅笔笔尖模拟小鸡的尖嘴巴“啄”蛋壳,寻求答案。


 

①什么东西比较像小鸡的尖嘴巴?


 

②幼儿模拟操作,得出“鸡妹妹用尖嘴巴啄破蛋壳”的结论。


 

〔评:教师巧妙地启发幼儿用笔尖模拟小鸡的尖嘴巴,使幼儿体验到解决问题、发现答案的愉悦感。〕


 

[1] [2] [3]  下一页


Tag: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幼儿园教案幼儿园教案 - 幼儿园大班教案 -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设计及分析――认识时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