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幼儿吧幼教文章早期教育影响教育父母的心理健康对子女的身心健康的影响» 正文

父母的心理健康对子女的身心健康的影响

[11-20 00:01:39]   来源:http://www.youer8.com  影响教育   阅读:8768

概要:有的父母看到别人的孩子学什么,自己就跟着学什么,不考虑这门专业是否符合孩子的特性。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作为父母,应该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在这个闪光点上加以正确引导,才能让孩子发挥特长,如鱼得水;否则,只能适得其反。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每一位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在完成学校的课业之余,都在为自己的孩子选择特长班,面对纷至沓来的各种兴趣培训班,究竟该为孩子选择什么样的专业,相信这是每位父母都遇到过的问题。我就自身的体会谈一点看法。首先,不能盲从。有的父母看到别人的孩子学什么,自己就跟着学什么,不考虑这门专业是否符合孩子的特性。我认为还是应该“因材施教”。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作为父母,应该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在这个闪光点上加以正确引导,才能让孩子发挥特长,如鱼得水;否则,只能适得其反,父母也会否定孩子,老拿自己孩子的弱项和别的孩子的强项比,比来比去,就认为孩子确实不如别人,从而对孩子产生失望、抱怨的情绪,因而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会破坏孩子学习的兴趣,打击孩子的积极性。每个孩子的思维方式、兴趣爱好以及遗传因素等

父母的心理健康对子女的身心健康的影响,标签:早期教育,宝宝早教,幼儿早教,http://www.youer8.com

  有的父母看到别人的孩子学什么,自己就跟着学什么,不考虑这门专业是否符合孩子的特性。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作为父母,应该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在这个闪光点上加以正确引导,才能让孩子发挥特长,如鱼得水;否则,只能适得其反。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每一位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在完成学校的课业之余,都在为自己的孩子选择特长班,面对纷至沓来的各种兴趣培训班,究竟该为孩子选择什么样的专业,相信这是每位父母都遇到过的问题。我就自身的体会谈一点看法。

  首先,不能盲从。有的父母看到别人的孩子学什么,自己就跟着学什么,不考虑这门专业是否符合孩子的特性。我认为还是应该“因材施教”。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作为父母,应该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在这个闪光点上加以正确引导,才能让孩子发挥特长,如鱼得水;否则,只能适得其反,父母也会否定孩子,老拿自己孩子的弱项和别的孩子的强项比,比来比去,就认为孩子确实不如别人,从而对孩子产生失望、抱怨的情绪,因而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会破坏孩子学习的兴趣,打击孩子的积极性。每个孩子的思维方式、兴趣爱好以及遗传因素等都各不相同,如果我们强求一致,追求整齐划一,那么就没有千差万别、姹紫嫣红、五彩缤纷的世界了。

  其次,别把父母的喜好,当成孩子的兴趣。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受条件限制,有些愿望没能得到实现,所以在为孩子选择专业的时候,往往希望在孩子身上实现自己未遂的心愿。但是别忘了一点:孩子不是我们的翻版,他们身上有他们独特的潜质。孩子虽然没有绝对的判断能力,但是如果父母仔细观察,会发现他们肯定对某一方面有所倾向。我在为孩子选择特长的时候,也曾经走入这个误区。我自己很喜欢听古典音乐,特别是古筝,喜欢那种婉转幽怨的曲调,所以我想让孩子学习古筝,也觉得这个比较适合女孩子,但当我开始熏陶她的时候,孩子刚听了一会就对我说:“妈妈,我不喜欢听古筝,节奏太舒缓了”。听到孩子这样说,我知道勉强不来,我不应该把我个人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我喜欢的东西并不适合她。但我发现她乐感很强,身体协调能力也不错,所以我给她选择了舞蹈,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她自己也很感兴趣,两个月后,我的女儿就在舞蹈班里脱颖而出,我庆幸当初没有强迫她学古筝。

  第三就是不要贪多,应该专而精。有的父母既让孩子学舞蹈,又让孩子学画画,又让孩子学珠心算。做为父母的也可以说:“不管他们学的怎么样,反正都让他们学了,我们已经尽心了,长大了别怪我们就行。”对于这种说法,我是不敢苟同的,这样虽然各个专业都有所涉猎,但大多都是蜻蜓点水、囫囵吞枣,没有一个能真正掌握,起不到让孩子发挥特长的作用,反而会让孩子变的浮躁。兴趣爱好广泛固然是件好事,但物极必反,我们的孩子毕竟还是幼儿,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是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的,他们的童年应该是快乐、无拘无束的,不能把过多的重负压在孩子身上,既然学,就应该把孩子的潜质挖掘出来,让孩子的天分得到充分发挥,追求完美,力求做到极至。

  这仅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也可能有些片面,就当作是“抛砖引玉”吧,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和父母朋友们共同切磋!

  (五)要自觉减轻心理压力

  教育子女成人、成才,父母负有责任,这必然会给父母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这种心理压力,一方面将促进父母重视家庭教育,另一方面如果压力过重将可能导致家教失误。例如,当你参加父母会,孩子成绩不如别人,不能为你“争气”时;当你跟同事、邻居谈论孩子,或带孩子看望亲友感到孩子比别人差,不能为你“争脸”时;当你的孩子受到长辈责怪,说你管教不严,不能为你“光宗耀祖”时,都会给你心理上带来无形的压力。如果再在虚荣心的驱使下,将更感到压力沉重,你很可能在这种“恨铁不成钢”的情况下,教育子女时情绪急躁,方法简单粗暴,造成家庭气氛紧张。因此,必须端正教育思想,从孩子实际出发,自我减轻压力,形成家庭宽容的心理环境,循循善诱,引导孩子在原有基础上奋发上进。

  在大多数父母眼中,孩子天生就该是听话的,因而对他们的好行为总是视而不见,而对他们的一些不良行为却格外注意,甚至逢人便讲,殊不知,这样做只会使孩子的不良行为更加根深蒂固。

  有位母亲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对别人说:“这孩子只爱听故事,不爱讲故事;爱乱画,不爱写字;胆子大得谁都不怕……”结果,孩子上学后,不愿回答老师的提问,爱自己乱画不愿写字,并常常不顾老师的劝阻和批评破坏纪律。 老师和父母都以为他是个弱智儿童,可智力测验的结果却是“智力正常”,最后经专家鉴定,才知道孩子患了“诱导性智愚症”,其病因就来自他母亲那经常性的口头强化。

  在大多数父母眼中,孩子天生就该是听话的,因而对他们的好行为总是视而不见,而对他们的一些不良行为却格外注意,甚至逢人便讲,殊不知,这样做只会使孩子的不良行为更加根深蒂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方招募了一批纪律散漫、不听指挥的人到前线打仗,当局请来心理学家帮助管理这些人。心理学家要求这些人每个月都给家人写一封信,信的内容由心理学家拟好,告诉亲人他们在前线如何勇敢,如何听指挥和立战功等。半年之后,这些人竟都变了样,变得像信中所说的那样勇敢和守纪律。是什么力量使他们变“好”了呢?就是那良好愿望的暗示作用。大人都如此,又何况孩子!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时,首先要看到孩子的好行为,看到他的长处和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予鼓励,然后再提出更高一些的要求,让孩子感到父母对他是信任中含有期待。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要明确告诉他这是不对的,否则,由于孩子的判断能力差,你唠唠叨叨,他还以为你是在表扬他,会更加“我行我素”。再则,要让孩子学习自我竞赛、自我比较,认识到自己的进步,比如在客人面前,父母不妨夸夸孩子的优点和进步之处,这样,强化了好行为,也就淡化了坏行为。

  总之,不要没完没了地唠叨孩子的坏行为、坏习惯,否则,“坏孩子”可能就诞生在父母的言语之中。

上一页  [1] [2] 


Tag:影响教育早期教育,宝宝早教,幼儿早教早期教育 - 影响教育

上一篇:父亲对孩子成长影响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