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幼儿吧小学教育网小学语文小学语文试卷二年级语文试卷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正文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03-29 22:38:42]   来源:http://www.youer8.com  二年级语文试卷   阅读:8180

概要:【用情境式的游戏指导书写,更利于激发学生书写的兴趣,使他们体验到书写和发现的乐趣。】第二课时对话平台复习1、开火车检查生字。2、指名分角色朗读1——6自然段。读文默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思考:伊林娜为什么笑了?交流1、指名读朗志万的话,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2、读读下面的句子,你觉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当前1/共5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每页显示1条/共5条(1)科学家讲的话,我们都应该尽可能地去试一试。 (2)我们要怀疑科学家讲的话。 (3)当我们对科学家的话有怀疑时,一定要想办法证实一下。 (4)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思维方式。 3、假如你是伊林娜,听了朗志万的话,你会说些什么呢?【此环节让学生进行角色转换,教师可以当记者进行采访,同时建议学生把想说的话写下来。】朗读1、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示范读——分组练习读——竞赛读2、伊林娜值得你学习吗?为什么?你想对她说什么?拓展1、从课外书或网上搜集科学家说过的一些名言,想想对我们有什么指导意义。 2、读童话故事《小马过河》,再把自己读后的感受说给小朋友或爸爸妈妈听。3、你能发现爸爸妈妈或老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标签:小学二年级语文试卷,二年级语文试卷分析,http://www.youer8.com
【用情境式的游戏指导书写,更利于激发学生书写的兴趣,使他们体验到书写和发现的乐趣。】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复习

1、开火车检查生字。

2、指名分角色朗读1——6自然段。

读文

默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思考:伊林娜为什么笑了?

交流

1、指名读朗志万的话,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读读下面的句子,你觉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当前1/共5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每页显示1条/共5

(1)科学家讲的话,我们都应该尽可能地去试一试。

(2)我们要怀疑科学家讲的话。

(3)当我们对科学家的话有怀疑时,一定要想办法证实一下。

(4)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思维方式。

3、假如你是伊林娜,听了朗志万的话,你会说些什么呢?

【此环节让学生进行角色转换,教师可以当记者进行采访,同时建议学生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朗读

1、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示范读——分组练习读——竞赛读

2、伊林娜值得你学习吗?为什么?你想对她说什么?

拓展

1、从课外书或网上搜集科学家说过的一些名言,想想对我们有什么指导意义。

2、读童话故事《小马过河》,再把自己读后的感受说给小朋友或爸爸妈妈听。

3、你能发现爸爸妈妈或老师说的、做的有不对的地方吗?细心观察,亲自实践,有礼貌地指出来。

【从课内走向课外,在各种语文活动中强化学生不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写字

1、学生练习书写,教师相机指导。

2、班级交流展示,对于写得好得同学奖励一面小红旗。

伴教锦囊

阅读在线 小郑和造船

明朝时候,有个著名的航海家,曾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他们历尽千辛万苦,战胜过数想不到的困难,先后访问了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过非洲东岸、红海和伊斯兰教圣地麦加,传播了我国古老的文化和生产技术,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文化、经济的交流,这些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创举。这个航海家就是郑和。

郑和是云南昆阳人。小的时候,他的祖父和父亲曾经乘着大船,去过很远很远的地方。每逢他们归来,小郑和都要缠着他们讲故事。那些新奇的故事,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扎下了根。他多么盼望自己也能驾着一条船去远航啊!可是他不太小,驾驶不了大船,他就经常做些小船玩。

小郑和找来纸,叠了许多小船。他把小船放在水面上,让微风把它们吹向远方。他目送着顺水飘荡的小船,心中有了远航的愿望。郑和暗暗下定决心:长大以后,一定要做个航海家,像祖父和父亲那样,乘上船,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渐渐地,郑和不再叠纸船了。只要一有空儿,他就围着造船的叔这一天,郑和捡了一些碎木条和小木片,在屋后的空地上,自己悄悄地造起小木船来啦!

郑和一心一意地造船,把别的事情都丢在了脑后边。为了造船,他常常忘了吃饭和睡觉。没用多少天,郑和就造出了三十多只小木船。

船造好了,郑和的欢喜劲儿就甭提了!一天,他把小木船都运到湖边,用绳子一只一只地连起来,郑重地放到水里,系在大船后面。看着自己造的小木船排成了队,郑和高兴地又蹦又跳,嘴里喊着:“我的船下水啦!我的船下水啦!”

伙伴们好多天没看见郑和了,听到他的喊声,都跑过来,一看:“嗬,郑和造了这么多船啊!真是太好啦!太好啦!”一个个都高兴得拍起手来。

郑和一本正经地说:“我的船队就要出发了,你们愿意做我的水手,跟我去远航吗?”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愿意!愿意!”

郑和让伙伴们上了大船,他自己当船长,等伙伴们拿起船桨,就大声说:“现在起航!”

孩子们一齐划起船来,三十多只小木船跟在大船后面,像一条长龙似的在水面上游动叔、伯伯们转,问这问那,把造船的方法牢牢地记在心里。 。郑和挺着小胸脯,站在船头,不断地下着命令,可威武啦!

这一年,郑和才10岁。

14、邮票齿孔的故事

课前透视

这是由发明家阿切尔身边的小事引发的发明故事。课文篇幅较长,但情节简单,语言朴实。小小的齿孔中闪耀着智慧的火花,孩子们会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悟到发明与生活只有一步之遥,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进而使他们从小养成观察、分析、动手的好习惯。

二年级的孩子对邮票并不陌生,但对于齿孔及相关知识了解不多。课前可布置学生搜集邮票的资料和发明创造的小故事,逐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自主感悟重点词句,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重点词句的感悟,懂得发明和生活只有一步之遥,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观察、分析、动手的好习惯。

信息资料:

生字卡片、邮票(带齿孔和不带齿孔的各一张)、插图。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观察。出示不带齿孔的最早的“黑旋风”邮票的图片问:这是什么?(板书:邮票。)再出示带齿孔的邮票问:两张有什么区别?(一张有齿孔,另一张没有。)(板书:齿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邮票齿孔的故事。

【通过观察对比,创设了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他们自主学习 主动探究新知创设了条件。】

2、谈话。(出示“黑便士” 邮票)谁知道这是什么?(板书:邮票)(撕开邮票)你们看,这些撕开了的小孔象什么?这就叫做:齿孔(板书)别看这小小的邮票齿孔,它的发明还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呢?(补齐课题)。

对话平台

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合作学习交流识字方法,互相检查、指正。结合语句认识生字:伦敦、研究。 借助汉字表义的特点识“裁”“撕”。 借助汉字表音的特点识“究”“政”。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二年级语文试卷小学二年级语文试卷,二年级语文试卷分析小学语文 - 小学语文试卷 - 二年级语文试卷

上一篇:二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