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幼儿吧小学教育网小学美术小学美术教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二册)《11.“东西南北”》教案» 正文

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二册)《11.“东西南北”》教案

[04-06 20:46:29]   来源:http://www.youer8.com  小学美术教案   阅读:8649

概要:一、教学目标1.认识纸材可以折成不同造型。2.能独立折出一个完整的“东西南北”,利用画、剪、贴等各种方法制作出与众不同的美丽的立体造型的“东西南北”。3.培养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二、教材分析1.编写思路。折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它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一直深受儿童的喜爱。折纸是通过剪、折、粘贴、描绘等手段,巧妙地把纸制成各种生动有趣的形象,如人物、动物、服装、建筑、花卉等。它造型简洁夸张,富有情趣,是启迪儿童智慧的一项有意义的活动。儿童在折纸活动中不仅能获得成功和满足,还能促进动脑、动手以及各种交往、探索能力的发展。小学的折纸教育是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儿童的折纸兴趣、探索欲望,通过这些丰富而有趣的手工制作,让儿童亲自感受到劳动给他们带来的乐趣。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东西南北”其实是非常普通而常见的纸玩具,但经过学生的再创造,各种各样夸张的造型就出来了,显示出它的生命活力,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本课以《“东西南北”》为题,目的是通过生动活泼的折纸造型方式,满足儿童好玩、好动的心理,激发儿童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教材介绍了折纸步骤,简洁明了,一看就懂。另外,教

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二册)《11.“东西南北”》教案,标签: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案,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案,http://www.youer8.com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纸材可以折成不同造型。
2.能独立折出一个完整的“东西南北”,利用画、剪、贴等各种方法制作出与众不同的美丽的立体造型的“东西南北”。
3.培养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折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它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一直深受儿童的喜爱。折纸是通过剪、折、粘贴、描绘等手段,巧妙地把纸制成各种生动有趣的形象,如人物、动物、服装、建筑、花卉等。它造型简洁夸张,富有情趣,是启迪儿童智慧的一项有意义的活动。儿童在折纸活动中不仅能获得成功和满足,还能促进动脑、动手以及各种交往、探索能力的发展。小学的折纸教育是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儿童的折纸兴趣、探索欲望,通过这些丰富而有趣的手工制作,让儿童亲自感受到劳动给他们带来的乐趣。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东西南北”其实是非常普通而常见的纸玩具,但经过学生的再创造,各种各样夸张的造型就出来了,显示出它的生命活力,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本课以《“东西南北”》为题,目的是通过生动活泼的折纸造型方式,满足儿童好玩、好动的心理,激发儿童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教材介绍了折纸步骤,简洁明了,一看就懂。另外,教材在“想一想”部分提出了同一个“东西南北”不同色彩效果的比较,以及“东西南北”的动物造型等,给学生的创作设计提供借鉴。教师在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不同的造型、装饰(动物、头像、水果等)和色彩搭配产生的效果时,还要对“东西南北”的做法、玩法进行新的拓展。
2.重点、难点。
重点:用彩纸折一个有趣的“东西南北”,初步培养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
难点:对“东西南北”进行夸张的再创造,使它变得更生动有趣。
三、教学设计
●方案一 
课前准备
(学生)彩纸、水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师)课件及示范作品等
教学过程
1.作品欣赏。
(1)教师出示“东西南北”的范作供学生欣赏。
(2)提问:其中的制作方法怎样?
(3)揭题并板书:《“东西南北”》。
(4)部分学生玩“东西南北”,其余学生欣赏。
2.讲授新课。
(1)介绍我国折纸的悠久历史。
(2)讲述“东西南北”的生动性和艺术魅力。
(3)播放“东西南北”的制作过程,教师示范,学生欣赏,注意第四步的折法(主要步骤有:一是将正方形的纸沿斜角对折两次后打开;二是分别将四角往内向中心的交叉点折;三是将纸翻过来,再将四角往内折一次;四是再将纸翻过来,把四角拉开;五是插入手指,“东西南北”就会动了;六是发挥想象,用添画或拼贴的方法做成头像)。
(4)想象、添画或拼贴:让学生用添画或拼贴的方法制作一个生动有趣的小动物头像或其他形象来装饰,并交代要求形象生动、巧妙、富有情趣,并注意卫生、安全。
(5)播放音乐,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3.作业讲评。
(1)评价学生的创作作品。
(2)个别玩、同学互玩。
(3)有条件的班级可以拿用“东西南北”制作的纸偶表演纸偶剧。
4.课外拓展。
(1)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开展其他折纸活动。
(2)学生回家后和父母一起玩。


Tag:小学美术教案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案,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案小学美术 - 小学美术教案

上一篇: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二册)《12.纸拎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