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幼儿吧小学教育网教育范文教师资料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题库» 正文

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题库

[04-08 01:38:31]   来源:http://www.youer8.com  教师资料   阅读:8412

概要:2)抽象逻辑性思维萌芽 3)言语在思维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幼儿情绪发展的特点? 1)情绪稳定性逐渐提高 2)情绪控制力增强 3)社会 www.youer8.com情感开始发展且逐步丰富和加深。 幼儿言语能力的培养? 1) 创造条件,让幼儿有充分交往与活动的机会 2)重视对幼儿言语能力的训练 3)注意发挥成人言语的榜样作用。、 儿童的学习内部动机分类? 1)为了好分数、不落人后,或是为了得到表扬和奖励而学习, 2)为了履行组织交给自己的任务,或为集体争光而学习 3)为了个人前途而学习 4)为祖国的前途、人民的利益而学习。 小学儿童学习障碍的症状? 1)感知、思维和语言方面 2)在行为、情绪和社会性方面 3)其他方面问题,如发育迟缓、品德问题等 学习障碍儿童的预防和矫治? 1)避免可能造成损伤的因素 2)注意儿童心理健康,培养健康人格 3)关心儿童的学习,及早提供对差生帮助,使他们能跟上班级的学习进度。 1)提供特殊教育 2)记性行为矫正 小学生思维的智力品质特点? 1)随着年级增高而逐步发展 2)抽象逻辑思维还缺乏自觉性 3)抽象逻辑思维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 小学

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题库,标签:教师教学资料,教师随笔,http://www.youer8.com
2)抽象逻辑性思维萌芽
3)言语在思维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幼儿情绪发展的特点?
1)情绪稳定性逐渐提高
2)情绪控制力增强
3)社会

www.youer8.com 情感开始发展且逐步丰富和加深。
幼儿言语能力的培养?
1) 创造条件,让幼儿有充分交往与活动的机会
2)重视对幼儿言语能力的训练
3)注意发挥成人言语的榜样作用。、
儿童的学习内部动机分类?
1)为了好分数、不落人后,或是为了得到表扬和奖励而学习,
2)为了履行组织交给自己的任务,或为集体争光而学习
3)为了个人前途而学习
4)为祖国的前途、人民的利益而学习。
小学儿童学习障碍的症状?
1)感知、思维和语言方面
2)在行为、情绪和社会性方面
3)其他方面问题,如发育迟缓、品德问题等
学习障碍儿童的预防和矫治?
1)避免可能造成损伤的因素
2)注意儿童心理健康,培养健康人格
3)关心儿童的学习,及早提供对差生帮助,使他们能跟上班级的学习进度。
1)提供特殊教育
2)记性行为矫正
小学生思维的智力品质特点?
1)随着年级增高而逐步发展
2)抽象逻辑思维还缺乏自觉性
3)抽象逻辑思维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
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趋势?
1)小一到小三处于上升时期,小一到小二的上升幅度最大,是上升期中的主要发展时期
2)小三到小五处于平稳阶段,起年级见无显著差异
3)小五到小六有处于第二个上升期。
初中生思维发展特点?
 1)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虽开始占优势,但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经验型的,他们   的逻辑思维需要更多的感性经验的支持
2)从少年期开始已有可能初步理解矛盾对立统一的辨证思维规律
3)初二是中学阶段思维发展的关键期。
中学生想象发展的特点?
中学生想象十分丰富、生动、而又十分复杂的其表现在:
1)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
2)想象的创造性不断发展
3)想象的现实性不断提高。
初中生在哪些情况下易出现反抗行为?
1)独立意以受阻碍
2)自主性被忽视或受到防碍
3)当个性伸展受阻碍
4)当成人强迫初中生接受某中观点,中学生拒绝盲目接受。
初中生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那些变化?
1)情感上的脱离   2)行为上的脱离
3)观点上的脱离   4)榜样作用的削弱。
影响高中声自我概念的因素?
1)生理因素    2)认知水平
3)父母的自我概念倾向    4)成功及失败经验的积累。
心理教育完成的任务?
1)心理素质教育2)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题库(四)
心理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二者关系十分密切
1)德育中包含心理教育的内容
2)从二者的内容看,二者都侧重子人的社会化教育
3)二者不同之处,心理教育侧重个体的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而德育则侧重与个体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
4)二者相辅成,但不能相互代替。
心理教育与智育关系?
1)智育中,心理学起十分重要作用,智育中充分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心理规律,非智力因素也是心理教育的重要内容
2)心理教育是智育的基础,侧重于人的自我认识的提高,侧重于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3)智育体现子教学,教学蕴含心理教育,心理教育渗透与各学科教学。
心理教育与体育关系?
1)体育中包含着某些心理教育内容,
2)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与体质的增强也有重要影响。
心理教育工作的意义?
1)对学校教育工作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是素质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2)其目标是,让学校产生最佳心理环境,让班集体产生最佳心理氛围,让学生处于最佳心理状态,
3)社会角度,是避免各种突发事件,保持学校工作正常运转,保证家庭幸福的需要
4)是保证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①促进学生学业成功②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③保证学生正常健康地生活与发展。
如何理解学校心理辅导?
1)学校心理辅导的顺利进行,必须的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为基础
2)心理辅导是对学生进行帮助的过程
3)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是潜能开发。
心理辅导的目标?
学校心理辅导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促使学校教育一致的总目标的实现。中间目标:1)培养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2)初步树立良好的自我意识3)学习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4)发展自己健全的性格5)促进智力的正常发展。
学校心理辅导的内容?
1)学习辅导
2)生活辅导
3)职业辅导。
确定心理教育课目标的原则?
1)超前的社会适应性原则    
2)发展性原则
3)操作性原则
4)情感体验原则
5)针对性原则
诱导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1)从教师在课堂上发挥的作用上看,教师扮演多重角色
2)该模式重要环节是教师能够在班级中创设、确立并维持一个安全和温暖的环境,信赖和理解的和谐气氛
3)还模式主要方式是活动与教师的诱导相结合,是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充分展示内心世界,在群体互动中达到互助和自助。
教学中的心理教育功能主要表现?
1)使学生适应学习2)为学生知识学习、能力形成、思想品德、审美素质发展提供心理基础3)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学科教学中实施心理教育的基本条件?
1)树立现代教育教学观念
2)树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3)掌握必备的心理教育技能。
学科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指导思想?
1)快乐学习,使教学活动成为一个充满快乐的过程
2)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学习负担适度,留给学生一块自由发展的空间,
4)正确鼓励学生,不滥用惩罚
5)让学习评价具有激励性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教师资料教师教学资料,教师随笔教育范文 - 教师资料

上一篇:小学班主任随笔